一种高效分流的舞台灯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0034发布日期:2018-11-09 20:1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分流的舞台灯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分流的舞台灯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舞台灯光领域中,所使用的舞台灯具的功率通常都比较大,尤其是光源部位,如选用气体放电灯和珀金灯作为光源的舞台灯,此类光源在运行过程中受光源自身技术特性的制约,只能将很少一部分电能转换为可见光,大部分电能都转换为热量、红外线、紫外线等形式消耗掉,使得工作时灯泡自身的温度很高,并且灯泡的各个区域的温度要求不同,进而影响灯具使用效果及使用寿命,甚至会导致灭灯等严重后果。因此,需对灯泡的不同部分进行散热冷却到不同的温度。特别是高功率的珀金灯作为光源的舞台灯,需要对灯泡的不同部分及不同角度进行散热,满足不同的温度要求。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使用单独的风道对灯泡进行散热冷却,直接吹到灯泡的里面。因此在灯泡的散热过程中,角度很难调试,散热没有针对性。此外,反光杯里面的挥发卤化物在球面过低的地方会沉积,造成玻璃发白现象,因此在灯散热良好的同时光源周围位置的温度也不能过低,才可保持卤化物的气体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分流的舞台灯散热装置,所述舞台灯散热装置散热更有针对性,使灯泡不同区域在各个角度同时满足散热要求,可有效提高散热效率,节约散热结构空间,提高灯具运行效果,延长灯具使用寿命,增加灯具使用可靠性及稳定性。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分流的舞台灯散热装置,包括:送风机构、与送风机构连接的散热风嘴、与散热风嘴对接的风嘴导流板、设置在风嘴导流板上的用于将风导入风嘴导流板的多个导流风口和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光源和反光杯,所述散热风嘴和风嘴导流板之间能够彼此相对移动,送风机构产生的风通过散热风嘴进入相应导流风口,导流风口再将风引入反光杯内对光源进行降温,且至少有一个导流风口能够始终将风引向光源中心。

本实用新型中,送风装置用于产生散热气流,由于散热风嘴和风嘴导流板之间能够彼此相对移动,且保证风能够引向光源中心,从而可以调整散热风嘴的位置,使其与不同的导流风口相对,不同的导流风口对应光源的不同位置,从而可以调节光源不同位置的温度,且同时可以保证光源中心位置始终保持散热状态。在此过程中,通过调节散热风嘴的位置,可以较好地分配光源球面两边的风量,从而可以有效控制调节光源中心和底部的温度,使光源中心温度不至于过高,球面低位置的温度不至于过低,一方面保证光源使用寿命,一方面避免反光杯里面的挥发卤化物在球面过低的地方沉积造上玻璃发白现象,始终保持卤化物的气体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舞台灯散热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散热风嘴的可移动散热风嘴架。由于散热风嘴设置在可移动散热风嘴架上,散热风嘴能够随可移动散热风嘴架的移动而移动,从而可以调整散热风嘴的位置,使其与不同的导流风口相对,从而可以调节光源不同位置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驱动可移动散热风嘴架沿导流风口排列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嘴导流板上至少设有3个导流风口,与光源中心对接的导流风口位于中间位置。将与光源中心对接的导流风口设置于中间位置可使散热气流吹向光源中心的频率更高,提高光源中心散热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风口包括与光源中心对接的中心导流风口、与光源一侧对接的第二导流风口和与光源另一侧对接的第三导流风口,第二导流风口和第三导流风口的宽度均小于散热风嘴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导流风口小于散热风嘴的宽度。

将散热风嘴的宽度设置成大于任一导流风口的宽度,可保证中心导流风口与散热风嘴始终处于连通状态,当舞台灯散热装置运行时,光源中心位置可始终保持散热状态。当散热风嘴移向第二导流风口时,此时散热气流能够沿第二导流风口和中心导流风口吹向光源一侧和光源中心,使光源一侧和光源中心散热状态良好;当散热风嘴移向第三导流风口时,此时散热气流能够沿第三导流风口和中心导流风口吹向光源另一侧和光源中心,使光源另一侧和光源中心散热状态良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嘴导流板上设有使风从导流风口通向光源的风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包括将风从中心导流风口引向光源中心的第一风道、将风从第二导流风口引向光源一侧的第二风道以及将风从第三导流风口引向光源另一侧的第三风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导流风口之间由U型挡板隔断,所述U型挡板的开口方向背向散热风嘴。在导流风口处相邻导流风口之间设置U型挡板隔断,可以缩小各导流风口的宽度,提高散热时气体流速,提高散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风机构为鼓风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嘴导流板采用耐高温材料制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散热风嘴和风嘴导流板之间能够彼此相对移动,且至少有一个导流风口能够始终将风引向光源中心,从而可以调整散热风嘴的位置,使其与不同的导流风口相对,可以调节光源不同位置的温度,且同时可以保证光源中心位置始终保持散热状态;将散热风嘴设置在可移动散热风嘴架上,并设置多个导流风口,从而可以通过移动可移动散热风嘴架调整散热风嘴的位置,使散热气流吹向不同的导流风口从而流向光源的不同位置,实现对光源针对性散热;将散热风嘴的宽度设置成大于任一导流风口的宽度,可保证中心导流风口与散热风嘴始终处于连通状态,当舞台灯散热装置运行时,光源中心位置可始终保持散热状态;在导流风口处相邻导流风口之间设置U型挡板隔断,可以缩小各导流风口的宽度,提高散热时气体流速,提高散热效率;本实用新型所述舞台灯散热装置散热更有针对性,使灯泡不同区域在各个角度同时满足散热要求,增加光源使用寿命,提高了灯具运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舞台灯散热装置俯视图。

图2是舞台灯散热装置仰视图。

图3是舞台灯散热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风嘴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风嘴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送风机构;2、风嘴导流板;3、可移动散热风嘴架;4、光源;5、反光杯;6、导流风口;61、中心导流风口;62、第二导流风口;63、第三导流风口;7、散热风嘴;8、U型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高效分流的舞台灯散热装置,包括:送风机构1、与送风机构连接的散热风嘴7、与散热风嘴7对接的风嘴导流板2、设置在风嘴导流板2上的用于将风导入风嘴导流板2的多个导流风口6、用于安装散热风嘴7的可移动散热风嘴架3、反光杯5以及光源4,所述散热风嘴7和风嘴导流板2之间能够彼此相对移动,送风机构1产生的风通过散热风嘴7进入相应导流风口,导流风口再将风引入反光杯5内对光源4进行降温,至少有一个导流风口能够始终将风引向光源中心。所述送风机构1为鼓风机,所述舞台灯散热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可移动散热风嘴架3沿导流风口6排列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电机(图中未标示)。

本实施例中,送风装置1用于产生散热气流,由于散热风嘴7设置在可移动散热风嘴架3上,散热风嘴7能够随可移动散热风嘴架3的移动而移动,从而可以调整散热风嘴7的位置,使其与不同的导流风口相对,不同的导流风口对应光源的不同位置,从而可以调节光源不同位置的温度。在此过程中,通过调节散热风嘴7的位置,可以有效控制调节光源中心和底部的温度,使光源中心温度不至于过高,球面低位置的温度不至于过低,一方面保证光源4使用寿命,一方面避免反光杯5里面的挥发卤化物在球面过低的地方沉积造上玻璃发白现象,始终保持卤化物的气体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风口包括与光源中心对接的中心导流风口61、与光源一侧对接的第二导流风口62和与光源另一侧对接的第三导流风口63,所述中心导流风口61、第二导流风口62和第三导流风口63的宽度均小于散热风嘴7 的宽度。将散热风嘴7的宽度设置成大于任一导流风口的宽度,可保证中心导流风口61与散热风嘴7始终处于连通状态,当舞台灯散热装置运行时,光源中心位置可始终保持散热状态。当散热风嘴7移向第二导流风口62时,此时散热气流能够沿第二导流风口62和中心导流风口61吹向光源一侧和光源中心,使光源一侧和光源中心散热状态良好;当散热风嘴移向第三导流风口63时,此时散热气流能够沿第三导流风口63和中心导流风口吹向光源另一侧和光源中心,使光源另一侧和光源中心散热状态良好。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风嘴导流板2上设有使风从导流风口6通向光源的风道9。具体地,所述风道包括将风从中心导流风口61引向光源中心的第一风道、将风从第二导流风口62引向光源一侧的第二风道以及将风从第三导流风口63引向光源另一侧的第三风道(图中未标示)。

实施例2

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一种高效分流的舞台灯散热装置,包括:送风机构1、与送风机构连接的散热风嘴7、与散热风嘴7对接的风嘴导流板2、设置在风嘴导流板2上的用于将风导入风嘴导流板2的多个导流风口6、用于安装散热风嘴7的可移动散热风嘴架3、反光杯5以及光源4,所述散热风嘴7和风嘴导流板2之间能够彼此相对移动,送风机构1产生的风通过散热风嘴7进入相应导流风口,导流风口再将风引入反光杯5内对光源4进行降温,至少有一个导流风口能够始终将风引向光源中心。所述送风机构1为鼓风机,所述舞台灯散热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可移动散热风嘴架3沿导流风口6排列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电机(图中未标示)。所述导流风口包括与光源中心对接的中心导流风口61、与光源一侧对接的第二导流风口62和与光源另一侧对接的第三导流风口63,所述中心导流风口61、第二导流风口62和第三导流风口63的宽度均小于散热风嘴7的宽度。所述风嘴导流板2上设有使风从导流风口6通向光源的风道。具体地,所述风道9包括将风从中心导流风口61引向光源中心的第一风道、将风从第二导流风口62引向光源一侧的第二风道以及将风从第三导流风口 63引向光源另一侧的第三风道。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相邻导流风口之间由U型挡板隔断8,所述U型挡板8的开口方向背向散热风嘴7。在导流风口处相邻导流风口之间设置U型挡板隔断,即在中心导流风口与第二导流风口之间、中心导流风口与第三导流风口之间设置U型挡板8,可以缩小各导流风口的宽度,提高散热时气体流速,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所述高效分流的舞台灯散热装置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1基本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