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1339发布日期:2018-10-12 22:0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背光模组中,通常包括一个LED灯条和导光板,但是有些客户会有特别的要求,即需要设置不同的LED灯条,包括第一LED灯条和第二LED灯条,使用时可单独点亮第一LED灯条或者第二LED灯条,也可以同时点亮,而导光板的网点设计是固定的,如果按第一LED灯条的排列分布设计导光板网点,则第二LED灯条可能不适用或者会造成干涉,而只能将第二LED灯条的排布往前移或往后移,此时单独点亮第一LED灯条时不会产生问题,但如果单独点亮第二LED灯条或者同时点亮时,由于第二LED灯条与导光板网点不对应,此时可观察到明显的光斑或暗区,导致效果不良,目前的导光板设计无法做到使一个导光板同时使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排列规则的LED灯条均有良好的发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由于第一LED灯条的排列规则与第一导光板的第一导光网点的分布相对应,而第二LED灯条的排列规则与第二导光板的第二网点的分布相对应,第一LED灯条和第二LED灯条分别单独开启或者同时开启时,都可以均匀发光,不会发生干涉而造成亮斑或暗区现象,使背光模组有良好的发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导光板组和LED灯组,所述导光板组包括第一导光板和设于所述第一导光板下的第二导光板,所述LED灯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导光板一侧边的第一LED灯条和设于所述第二导光板一侧边的第二LED灯条,所述第一导光板下表面设有按所述第一LED灯条排列规则设计的第一导光网点,所述第二导光板下表面设有按所述第二LED灯条排列规则设计的第二导光网点,所述第一导光板和所述第二导光板之间设有贴合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光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LED灯条的厚度,所述第二导光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LED灯条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贴合层为光学胶。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胶为UV胶。

进一步地,所述贴合层上还设有高反高透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光板的折射率为n1,所述贴合层的折射率为n2,所述第二导光板的折射率为n3,其中n1>n2>n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光板和所述第二导光板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第一LED灯条的排列规则与第一导光板的第一导光网点的分布相对应,而第二LED灯条的排列规则与第二导光板的第二网点的分布相对应,第一LED灯条和第二LED灯条分别单独开启或者同时开启时,都可以均匀发光,不会发生干涉而造成亮斑或暗区现象,使背光模组有良好的发光效果。

贴合层上还设有高反高透膜,其中上表面为高反射,下表面为高透过,以使第一导光板透过贴合层的光线被反射回去,而第二导光板透过贴合层的光线可以通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FPC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下框1、导光板组和LED灯组,所述导光板组包括第一导光板2和设于所述第一导光板2下的第二导光板3,所述第二导光板3设于所述下框1上,所述LED灯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导光板2一侧边的第一LED灯条4和设于所述第二导光板3一侧边的第二LED灯条5,所述第一导光板2和所述第二导光板3之间设有贴合层6。第一LED灯条4和第二LED灯条5的排列规则不同,第一导光板2下表面设有按第一LED灯条4排列规则设计的第一导光网点,第二导光板3下表面设有按第二LED灯条5排列规则设计的第二导光网点,第一导光板2和第二导光板3通过贴合层6贴合。由于第一LED灯条4的排列规则与第一导光板2的第一导光网点的分布相对应,而第二LED灯条5的排列规则与第二导光板3的第二网点的分布相对应,第一LED灯条4和第二LED灯条5分别单独开启或者同时开启时,都可以均匀发光,不会发生干涉而造成亮斑或暗区现象,使背光模组有良好的发光效果。

进一步地,如果客户需要更多不同的LED灯设置在同一个背光模组,还可以设置在第二导光板3下再设一层第三导光板和第三LED灯条,其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光板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LED灯条4的厚度,所述第二导光板3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LED灯条5的厚度,以此保证第一LED灯条4所发出的光线大部分射入第一导光板2而实现均匀发光,以此保证第二LED灯条5所发出的光线大部分射入第二导光板3而实现均匀发光。

进一步地,所述贴合层6为光学胶。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胶为UV胶。

进一步地,所述贴合层6上还设有高反高透膜,其中上表面为高反射,下表面为高透过,以使第一导光板2透过贴合层6的光线被反射回去,而第二导光板3透过贴合层6的光线可以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光板2的折射率为n1,所述贴合层6的折射率为n2,所述第二导光板3的折射率为n3,其中n1>n2>n3。进一步地保证第一导光板2透过贴合层6的光线被反射回去,而第二导光板3透过贴合层6的光线可以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光板2和所述第二导光板3一体注塑成型,其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LED灯条5上还设有FPC7。

请参阅图2,进一步地,该FPC7包括基材层71,基材层71的上表面设置有电路层72,基材层71的下表面设置有金属散热层73,其设置方式可以为电路层72、金属散热层73分别通过双面胶粘贴于基材层71上。由于基材层71的厚度较薄,FPC7上的热量可以通过基材层71扩散到金属散热层73,该金属散热层73能够有效增大FPC7的散热面积,起到均匀散热的作用,从而提高了FPC7的散热效率。其中基材层71可以为聚酰亚胺、聚酯、聚砜或聚四氟乙烯中的任意一种,双面胶为丙烯酸胶层或环氧树脂胶层中的任意一种,该金属散热层73可以为铜箔层。

进一步地,FPC7还包括至少一个贯穿基材层71、电路层72以及金属散热层73的通孔74,该通孔74的内壁设置有与电路层72、金属散热层73接触的导热层,利用通孔74处良好的导热性能,可电性连接基材层71两侧的电路层72以及金属散热层73,发挥良好的导热功能,且导热层可提供导热功能,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其中,该导热层可以为铜胶导电油墨层。

进一步地,在通孔74内设置有与外部导热结构连接的导热体,该导热体从电路层72的一侧与外部导热结构相连接,还与通孔74内的导热层相接触,以使得电路层72、金属散热层73可以通过通孔74与外部导热结构相连接,从而使得FPC7中的热量通过该通孔74中的导热体扩散至外部导热结构,以进一步提高FPC7的散热效率。优选地,为了使通孔74可以与外部导热结构相连接,该通孔74设置于FPC7的边缘位置。

进一步地,该金属散热层73为均匀散热结构,其结构可以为网状结构、条状结构、波浪状结构或蜂窝状结构中的任意一种,通过该均匀散热结构,能够更好地提高散热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