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体及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1455发布日期:2019-05-15 23:0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导光体及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合在车辆用灯具等的灯具使用的导光体。另外,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灯具、例如被用在汽车等车辆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使光源的光经由导光体向灯具前方射出的车辆用灯具。例如,在日本特开2014-116142号公报中公开有具有如下结构的车辆用灯具:使光从侧面入射到板状导光体,利用设置在灯具内侧的主表面的台阶等的反射要素使之反射,并从灯具外侧的主表面向灯具前方射出光。

在利用台阶等的反射要素使光从导光体射出的结构中,难以使导光体均匀地面发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以上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导光体表面的发光的均匀性提高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的导光体是具有棒状部以及板状部的导光体,棒状部具有棒状导光部、以及从棒状导光部的周面突出并沿着棒状导光部延伸的连接凸部,板状部具有彼此背向的两个主表面、以及连接两个主表面的板状部侧面。导光体是棒状部由第1树脂材料形成、板状部由含有光扩散材料的第2树脂材料形成的多色成形品,棒状导光部通过连接凸部连接到板状部侧面。根据该方案,能够提高导光体表面的发光的均匀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连接凸部具有与板状部侧面接合的接合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连接凸部具有配置在接合面两侧并将接合面连接到棒状导光部的周面的两个凸部侧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两个凸部侧面中的一方与板状部的两个主表面中的一方处于同一平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两个凸部侧面分别与板状部的两个主表面处于同一平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接合面相对于凸部侧面倾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板状部的基本厚度比从两个凸部侧面的一方到另一方的接合面的宽度大,连接凸部和棒状导光部的周面的一部分与板状部侧面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两个凸部侧面中的一方或双方,与棒状导光部的周面相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两个凸部侧面中的一方与棒状导光部的周面相接,接合面与同棒状导光部的周面相接一方的凸部侧面成钝角,与另一方的凸部侧面成锐角。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从两个凸部侧面的一方到另一方的接合面的宽度比板状部的基本厚度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至少一方的凸部侧面具有与板状部侧面接合的板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板状部侧面也设置板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连接凸部部分地向板状部侧面突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连接凸部具有与板状部侧面接合的接合面,接合面具有阶梯差,板状部侧面具有与接合面的阶梯差卡合的阶梯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棒状导光部与连接凸部是一体成形品。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棒状导光部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1树脂材料和第2树脂材料具有相同的光学的性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导光体不具有光学台阶或反射元件。

有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形态是车辆用灯具。车辆用灯具也可以具有上述的一个方案的导光体和光源。光源的光也可以是从棒状导光部的光入射面入射到棒状导光部,从棒状导光部经由连接凸部进入板状部,通过光扩散材料从板状部的主表面射出。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3的(A)是沿着图2的A-A线的截面图,图3的(B)是沿着图2的B-B线的截面图。

图4的(A)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的主视图,图4的(B)是沿着图4的(A)的C-C线的截面图。

图5是对实施方式的导光体具有的棒状部的端部放大显示的示意立体图。

图6的(A)以及图6的(B)是用于说明板状部的光射出效率的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图7示出比较例涉及的导光体的截面形状。

图8的(A)以及图8的(B)是例示出在比较例涉及的导光体的成形工序中可能产生的问题的示意图。

图9的(A)到图9的(D)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的其他各种例子。

图10的(A)到图10的(D)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的其他各种例子。

图11的(A)到图11的(C)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的其他各种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通过参考优选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这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而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例示。

以下,基于适当的实施方式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实施方式是例示而不是对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在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所有特征及其组合对于本实用新型不一定是必需的。在各附图示出的相同或者等同的结构要素、部件、以及处理中,赋予相同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对各图示出的各部分的比例和形状是为了容易说明而方便性地设定,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不得以限定的方式解释。另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的“第1”,“第2”等的用语,它并不是要表示任何顺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种结构与另一种结构区分开来。

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主视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图3的(A)是沿着图2的A-A线的截面图。图3的(B)是沿着图2的B-B线的截面图。图4的(A)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的主视图。图4的(B)是沿着图4的(A)的C-C线的截面图。图5是对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具有的棒状部的端部放大显示的示意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0例如是在车辆后方配置的后组合灯。车辆用灯具100包括具有开口部的灯主体102和覆盖灯主体102的开口部的透光性的外罩104。在由灯主体102和外罩104形成的灯室106内收纳有光源110、导光体112、以及遮蔽部件114。光源110、导光体112以及遮蔽部件114分别被固定于灯主体102。此外,在图2中,图示出拆除外罩104以及遮蔽部件114的状态的车辆用灯具100。

光源110例如分别是LED(发光二极管)。此外,各光源也可以是LD(激光二极管)、有机或无机EL(电致发光)等其他的半导体发光元件、或白炽灯泡、卤素灯、放电灯等。

导光体112具有棒状部116和板状部118。作为用于从光源110向板状部118引导光的导光管而设置有棒状部116,棒状部116沿着板状部118的至少一个侧缘部延伸。棒状部116具有棒状导光部120和连接凸部122。棒状导光部120和连接凸部122是一体成形品。板状部118是作为将由棒状部116所引导的光向导光体112的外部射出的发光部而设置的,具有沿着棒状部116的延伸方向细长地延伸的形状。

板状部118具有彼此背向的两个主表面118a、118b。主表面118a位于灯具前方侧,主表面118b位于灯具后方侧。另外,板状部118具有连接两个主表面118a、118b的多个侧面。本实施方式的板状部118是在棒状部116的延伸方向上较长的大致四边形状,有4个侧面118c、118d、118e、118f。

侧面118c和侧面118d在棒状部116的延伸方向、即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另外,侧面118c在铅垂方向上位于侧面118d的下方。侧面118c相对于棒状部116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侧面118d以随着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逐渐地靠近侧面118c的方式弯曲。侧面118e和侧面118f在与棒状部116的延伸方向大体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侧面118e连接侧面118c和侧面118d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侧面118f连接侧面118c和侧面118d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

棒状导光部120是在任意的一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的部分,是圆棒状的导光体。本实施方式的棒状导光部120是圆柱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棒状导光部120具有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一个端部120a(或是端面)、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另一端部120b(或是端面)、以及连接两个端部120a、120b的周面120c。作为一个例子,棒状导光部120缓缓地弯曲延伸,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直线状延伸。或者,棒状导光部120也可以具有沿着延伸方向彼此连接的直线部和弯曲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棒状导光部120也可以是椭圆柱状。

连接凸部122从棒状导光部120的周面120c突出,并沿着棒状导光部120延伸。连接凸部122从周面120c向着棒状导光部120的径向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棒状部116位于板状部118的铅垂方向下方,连接凸部122从棒状导光部120向铅垂方向上方突出。另外,连接凸部122是在棒状导光部120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线状的凸部,遍及棒状导光部120的大致全长地形成在周面120c上。作为一个例子,连接凸部122设置在棒状导光部120的端部120b,而不设置在棒状导光部120的端部120a。在导光体112中,棒状导光部120通过连接凸部122连接于板状部118的侧面118c。

连接凸部122具有接合面122a和两个凸部侧面122b、122c。接合面122a与板状部118的侧面118c连接。接合面122a相当于将两个凸部侧面122b、122c连接的连接凸部122的上面。凸部侧面122b、122c配置在接合面122a两侧,将接合面122a连接到棒状导光部120的周面120c。两个凸部侧面122b、122c彼此背向。接合面122a以与凸部侧面122b、122c正交的方式连接。

另外,在连接凸部122与板状部118接合的状态下,凸部侧面122b、122c将棒状导光部120的周面120c连接到板状部118的主表面118a、118b。两个凸部侧面122b、122c分别与板状部118的两个主表面118a、118b处于同一面上。即,各凸部侧面122b、122c与相邻的板状部118的主表面118a、118b处于同一面上。在与棒状部116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观察时,如图4的(B)所示,各凸部侧面122b、122c与相邻的板状部118的主表面118a、118b成一条直线。连接凸部122和板状部118的接合部没有阶梯差。

作为一个例子,板状部118的厚度例如基本厚度T在1mm至20mm的范围内,优选例如在1mm至5mm的范围内。此外,一般来说,所谓某成形品的“基本厚度”是指在该成形品中整体最被较广地使用的厚度。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棒状导光部120的直径A1是从3mm到20mm的范围,优选例如从5mm到15mm的范围。连接凸部122的宽度A2与板状部118的基本厚度T相等,由此,宽度A2是从1mm到20mm的范围,优选例如从1mm到5mm的范围。连接凸部122的宽度A2相当于两个凸部侧面122b、122c间的距离。连接凸部122的高度A3是从0.5mm到20mm的范围,优选例如是从2mm到10mm的范围。连接凸部122的高度A3相当于从棒状导光部120的周面120c起的连接凸部122的突出高度。

板状部118的基本厚度T比棒状导光部120的直径A1小。此外,连接凸部122的宽度A2比棒状导光部120的直径A1小。连接凸部122的高度A3比棒状导光部120的直径A1小。

如根据图4的(B)和图5所理解的那样,棒状部116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具有组合了圆形状区域和矩形状区域的形状。圆形状区域相当于棒状导光部120的截面,矩形状区域相当于连接凸部122的截面。矩形状区域与圆形状区域相邻并与圆形状区域结合。该截面形状以将圆形区域的直径延长的直线为对称轴成线对称。

车辆用灯具100具有遮蔽部件114。遮蔽部件114是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长条的板状部件。遮蔽部件114是框状,在光源110、棒状部116以及板状部118的周边部分的灯具前方侧延伸。通过遮蔽部件114能够将光源110、棒状部116以及板状部118的周边部分对灯具外部隐藏。通过遮蔽部件114,棒状部116整体被隐藏。即,不仅是棒状导光部120,连接凸部122也被配置得不能从灯具外部看见。板状部118的主表面从构成遮蔽部件114的框体的开口露出。因此,如图1所示,仅板状部118从灯具外部可见。

另外,导光体112是棒状部116由第1树脂材料形成、板状部118由第2树脂材料形成的多色成形品。第1树脂材料以及第2树脂材料都具有透光性,因此,导光体112是整体具有透光性的树脂部件。导光体112作为一体成形品,例如通过以往公知的两色成形来制造。导光体112可以通过将棒状部116作为一次成形品,将板状部118作为二次成形品的不同材料两色成形来制造。也可以将板状部118作为一次成形品,将棒状部116作为二次成形品。导光体112也可以通过以棒状部116(或板状部118)为树脂嵌入物的嵌入成形来制造。

形成棒状部116(即棒状导光部120以及连接凸部122)的第1树脂材料是不含有光扩散材料119的透明树脂材料,形成板状部118的第2树脂材料是含有光扩散材料119的透明树脂材料。透明树脂材料例如是聚碳酸脂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等透明的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典型地,组成第1树脂材料的透明树脂材料和组成第2树脂材料的透明树脂材料是同样材料,但也可以彼此不同。其中,在两者不同的情况下,为了从棒状部116向板状部118的良好的导光性,优选具有共同的光学性质(例如折射率)的透明树脂材料。光扩散材料119被均匀混合到透明树脂材料中。此外,第1树脂材料也可以以比第2树脂材料低的浓度含有光扩散材料119。

如图3的(B)中的虚线区域R的放大图所示,板状部118在内部含有光扩散材料119。作为光扩散材料119,是金属氧化物粒子,例如能够举出二氧化钛粒子。二氧化钛粒子的平均粒径例如是150nm~500nm,优选是160nm~450nm,更优选是170nm~450nm,进一步优选是200nm~400nm,特别优选是220nm~400nm。光扩散材料119的含有量相对板状部118的质量整体例如是0.1~100质量ppm,优选是0.1~50质量ppm,更加优选是0.1~10质量ppm。二氧化钛粒子的金红石转变的比例例如是50质量%以上,优选是60质量%以上,更加优选是7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是90质量%以上。板状部118也可以含有能与所使用的树脂的主要单体共聚的其他单体、以及抗静电剂、抗氧化剂、脱模剂、阻燃剂、润滑剂、流动性改善剂、填充剂、光稳定剂等一般的添加剂。

对于板状部118,在将板厚设为4mm进行测量时,至少一部分的板厚方向的雾度值是超过7%且30%以下。此外,对于棒状部116,在相同条件测量的情况下雾度值是7%以下。另外,对于板状部118,在板厚设为4mm测量时,至少一部分的板厚方向的可见光的透射率(从主表面118a向所有方向射出的光的量相对于在主表面118b的法线方向上从主表面118b向板状部118入射的光的量的比率)为60%以上92%以下。板状部118以及棒状部116的雾度值可以根据JIS K7136使用雾度计HZ-2(SUGA试验机公司制)测量。板状部118可见光透射率可以根据JIS K7361-1使用雾度计HZ-2(SUGA试验机公司制)测量。

另外,板状部118关于从侧面118c~118f入射的光从主表面118a射出时的射出效率,满足以下的条件。图6的(A)以及图6的(B)是用于说明板状部的光射出效率的测量方法的示意图。图6的(A)示出板状部118的尺寸和LED的配置。图6的(B)示出从光射出面C侧观察安装有固定框B的板状部118的情形。

如图6的(A)所示,准备上下方向的长度为100mm,左右方向的长度为190mm,厚度为3.2mm的长方体状的板状部118。将该板状部118的侧面A作为光源光的入射面。并且,在侧面A的法线方向配置LED。LED被配置为焦点P朝向侧面A,并且从焦点P到侧面A的距离为1.85mm。光从LED的发光方面以180°的范围扩散。

另外,如图6的(B)所示,使用固定框B覆盖所准备的板状部118的周围。在用固定框B覆盖的状态下,板状部118的光射出面C成为上下方向的长度为90mm,左右方向的长度为160mm。固定框B的表面和里面都不反射光。另外,在光射出面C的法线方向、在距离光射出面C为√10的距离配置受光面(未图示)。

在该状态下,使光从LED射出。并且,将通过光射出面C的中心的法线和受光面的交点作为中心,测量向受光面上的上下15°×左右25°的矩形区域照射的光的光通量。在板状部118的情况下,在将从LED射出的光的光通量设为1时,该矩形区域被照射的光的光通量成为0.3%以上。

另外,板状部118具有如下的光学特性:在从侧面118c~118f入射光时,在从主表面118a的每单位面积的射出的光量比从与光入射的侧面(例如侧面118c)背向的侧面(例如侧面118d)的每单位面积的射出的光量多,在从主表面118b入射光时,从主表面118a的每单位面积的射出的光量比从侧面118c~118f的每单位面积的射出的光量多。即,板状部118在从侧面118c~118f入射光的情况下和在从主表面118b入射光的情况下,都是从主表面118a射出的光的比例比从侧面118c~118f射出的光的比例高。

光源110被配置为光射出面与棒状导光部120的一个端部120a相对的方式。从光源110射出的光从作为棒状导光部120的光入射面的端部120a入射到棒状部116。入射到棒状部116的光从棒状导光部120经由连接凸部122进入到板状部118。更具体地说,光源110的光从棒状导光部120的一个端部120a向另一个端部120b内面反射地进入到棒状部116。来自光源110的光在从棒状部116的一个端部120a进入另一个端部120b的过程中,一部分进入到连接凸部122,从接合面122a向板状部118的侧面118c泄露,进入到板状部118(参考图3的(A))。

从侧面118c进入板状部118的光,通过在板状部118内部分散的光扩散材料119而使得行进方向朝向主表面118a。并且,从板状部118的主表面118a的整体射出。这样,在光源110点亮时,通过光扩散材料119的光扩散作用,板状部118看起来主表面118a整体均匀地发光。另一方面,光源110非点亮时,板状部118看起来透明。或者,根据光扩散材料119的浓度,板状部118看起来有些着色(例如,呈浅白色)。

图7示出比较例涉及的导光体212的截面形状。在图7中示出与导光体21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导光体212具有将板状部218的侧面218c与棒状部220的周面220c直接连接的结构。即,比较例涉及的导光体212中的接合部224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112不同,不存在相当于连接凸部122的形状。此外,比较例涉及的导光体212并非公知。比较例涉及的导光体212能够通过将棒状部220作为一次成形品、将板状部218作为二次成形品的不同材料两色成形来制造。

图8的(A)以及图8的(B)是例示在比较例涉及的导光体212的成形工序中可能产生的问题的示意图。

图8的(A)示出在接合部224发生的树脂溢出(所谓的包覆)。在两色成形工序中,在成形作为二次成形品的板状部218的模具中,事先保持有作为一次成形品的棒状部220。在将要成为板状部218的熔融树脂流入模具时,熔融树脂的填充压使棒状部220和模具的间隙扩大,与此相伴,熔融树脂可能侵入到该间隙。侵入的树脂就这样固化而发生包覆。板状部218的树脂包覆到棒状部220的周面220c,由此棒状部220的截面形状将与设计上的截面形状(例如,对于良好导光来说理想的圆形截面)背离。漏光和遮光等棒状部220的导光损失变大,这使从板状部218射出的光量降低,或产生发光不均。也可能影响到搭载导光体212的车辆用灯具的配光。

图8的(B)示出在接合部224上产生的裂纹或者剥离。在接合部224存在锐角的缺口时,容易以那里为起点产生裂纹或者剥离。如果产生裂纹和剥离,从棒状部220向板状部218的导光损失变大,这导致从板状部218发射的光量的减少和发光的不均匀。

因此,期望对这样的问题采取对策。根据本发明人的考察,认为上述的包覆和裂纹这样的在导光体212的多色成形工序中产生的问题起因于接合部224形状、即,从板状部218向棒状部220不连续的形状变化。

本实施方式的导光体112具有棒状部116以及板状部118。棒状部116具有棒状导光部120和从棒状导光部120的周面120c突出并沿着棒状导光部120延伸的连接凸部122。板状部118具有彼此背向的两个主表面118a、118b以及连接两个主表面118a、118b的板状部118的侧面118c。导光体112是棒状部116由第1树脂材料形成、板状部118由含有光扩散材料119的第2树脂材料形成的多色成形品,棒状导光部120通过连接凸部122与板状部118的侧面118c连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112,连接凸部122介于棒状导光部120与板状部118之间。棒状导光部120和板状部118可以分别被最合适地设计形状,以提供所期望的光学特性。另一方面,连接凸部122能够最合适地设置形状,以实现棒状部116和板状部118之间的良好的连接。像这样,能够降低包覆和裂纹等在多色成形工序中可能产生的问题的可能性。并能够防止或缓和从板状部118射出的光量降低和发光不均匀。这个对于确保搭载导光体112的车辆用灯具100的配光有用。

另外,连接凸部122具有与板状部118的侧面118c接合的接合面122a、以及配置在接合面122a的两侧并将接合面122a与棒状导光部120的周面120c连接的两个凸部侧面122b、122c。两个凸部侧面122b、122c分别与板状部118的两个主表面118a、118b处于同一平面。这样做,能够抑制从板状部118向棒状部116的不连续的形状变化。因此,难以产生在多色成形工序的熔融树脂压所引起的在棒状部116与模具之间的间隙的扩大。另外,在接合面122a上不易产生锐角的缺口。由此,这样做能够降低在多色成形工序中产生包覆和裂纹等问题的可能性。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0具有光源110和导光体112。导光体112具有棒状部116和板状部118,并具有棒状导光部120的周面120c经由连接凸部122与板状部118的侧面118c连接的结构。另外,板状部118在内部含有光扩散材料119。光源110的光从棒状导光部120的光入射面入射到棒状导光部120,并从棒状导光部120经由连接凸部122进入到板状部118,并通过光扩散材料119从板状部118的主表面118a射出(参照图3的(A))。

由此,与通过设置在灯具内侧的主表面的台阶等反射要素反射从侧面入射的光、并从灯具外侧的主表面使从侧面入射的光射出的导光体相比,能够使导光体112的板状部118更加均匀地面发光。另外,因为能够提高导光体表面的发光的均匀性,所以行人和其他车辆的驾驶者等能够更加可靠地识别车辆用灯具100的发光。由此,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100的被视认性。另外,能够改进车辆用灯具100的设计、外观。

另外,板状部118的主表面118a通过光扩散材料119发光。因此,不需要使用反射要素时所需要的诸如反射面的角度调节的光学控制。由此,能够更简单地成形导光体112,并能够削减制造成本。另外,棒状部116和板状部118是一体成形品。由此,能够提高从棒状部116向板状部118的导光效率。另外,能够削减车辆用灯具100的零部件个数和制造成本。

另外,光源110的光从棒状导光部120的端部120a侧向着端部120b侧内面反射地进入到棒状部116内,在该过程中,向连接凸部122漏出的光进入板状部118。因此,光源110的光在棒状部116内行进的过程中逐渐进入到板状部118侧。由此,能够使板状部118更均匀地面发光。

另外,板状部118能够高效地使从侧面118c入射的光从主表面118a射出。因此,能够将光源110以及棒状部116配置在与板状部118同一平面上。由此,与在板状部118的背面侧配置光源而使板状部118发光的结构相比,能够实现车辆用灯具100的薄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光体112不具有所谓的光学台阶或者其他的反射要素。在棒状导光部120的周面120c没有形成台阶,并且在板状部118的主表面118a、118b也没有形成台阶。但是,根据需要,导光体112也可以具有那样的反射要素。例如,在棒状部116的端部120b也可以设置金属膜或台阶、半球形状等反射要素。由此,能够使到达端部120b的光返回到端部120a侧。其结果,能够增加从板状部118射出的光量。或者,也可以在棒状导光部120的端部120a或者周面120c设置反射要素。也可以在板状部118的主表面118a、118b或侧面118c~118f设置反射要素。

从图9的(A)到图11的(C)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的其他各种例子。导光体的连接凸部能够采用各种形状。在从图9的(A)到图11的(C)中示出与导光体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以下,对于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的各种例子,以与前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于相同的结构简单地说明或者省略说明。

如图9的(A)到图9的(D)所示,在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312中,棒状导光部320通过连接凸部322与板状部118的侧面连接。连接凸部322具有与板状部118的侧面接合的接合面322a、以及配置在接合面322a的两侧并将接合面322a与棒状导光部320的周面320c连接的两个凸部侧面322b、322c。两个凸部侧面322b、322c中的一者或者两者与板状部118的两个主表面118a、118b中一者或者两者处于同一个平面上。棒状部316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具有将圆形状区域和矩形状区域组合后的形状。圆形状区域相当于棒状导光部320的截面,矩形状区域相当于连接凸部322的截面。矩形状区域与圆形状区域相邻并结合到圆形状区域。在从图9的(A)到图9的(D)所示出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312中,也能够降低在多色成形工序中产生包覆和裂纹等问题的可能性。

如图9的(A)所示,两个凸部侧面322b、322c中的一方的凸部侧面322b与棒状导光部320的周面320c相接。在棒状导光部320直线状延伸的情况下,凸部侧面322b成为与棒状导光部320的周面320c相接的平面,在棒状导光部320弯曲地延伸的情况下,凸部侧面322b成为与棒状导光部320的周面320c相接的弯曲面。在导光体312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中,因为棒状导光部320的周面320c成为圆弧状的轮廓线,所以凸部侧面322b成为该圆弧状的轮廓线的切线。相反侧的凸部侧面322c与棒状导光部320的周面320c成直角或其他角度地连接。

这样,连接凸部322的凸部侧面322b与棒状导光部320的周面320c一起形成平坦的表面。凸部侧面322b与棒状导光部320的周面320c之间没有阶梯差。在成形工序中,当导光体312从模具脱模时,该平坦面可以用作抵靠模具的顶针顶针(日文:突き出しピン)的面。在图9的(A)所示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312中,与图4的(B)示出的导光体112相比,能够扩大顶针抵靠的面,能够降低顶针的冲击的影响。能够降低在接合面322a产生裂纹的可能性。另外,在导光体312中,与导光体112相比,通过在成形工序的停止模具内的棒状部316的旋转和加强压模,从而能够容易抑制包覆。

如图9的(B)所示,接合面322a相对凸部侧面322b、322c也可以倾斜。通过倾斜,与接合面322a相对凸部侧面322b、322c正交情况相比,能够扩大接合面322a的面积。通过扩大接合面积,能够提高棒状部316和板状部118接合强度。在提高接合强度的观点中,倾角度322d可以是任意的角度,例如不足90度,例如也可以是从45度到89度的范围。通过接合强度的提高,能够降低在接合面322a产生裂纹的可能性。

另外,接合面322a以与同棒状导光部320的周面320c相接的(作为顶针的抵靠面)凸部侧面322b成钝角、与相对侧的凸部侧面322c成锐角地倾斜。通过这样的倾斜,也能够容易地将棒状部316从模具脱模。从脱模性的观点来看,只要倾角度322d比90度稍稍倾斜即可,例如也可以不足90度、或者在85度到89度的范围。

此外,从提高接合强度的观点来看,也可以是,倾斜的方向是任意的,接合面322a与图示反向、即与凸部侧面322b成锐角,与相对侧的凸部侧面322c成钝角地倾斜。

如图9的(C)所示,也可以是,两个凸部侧面322b、322c中的一个凸部侧面322b与板状部118的两个主表面118a、118b中的一个主表面118a处于同一个平面,另一方面,相对侧的凸部侧面322c与相对侧的主表面118b不处于同一个平面。板状部118的基本厚度T比连接凸部322的宽度A2大,板状部118覆盖在连接凸部322的凸部侧面322c上,与棒状导光部320的周面320c接合。这样,导光体312也可以具有在连接凸部322层积板状部118这样的接合形状。因为对于棒状部316和板状部118的接合,不仅仅用接合面322a,还能够用周面320c的一部分和凸部侧面322c,因此接合面积变大,能够提高棒状部316和板状部118接合强度。通过提高接合强度,能够降低在接合面322a产生裂纹的可能性。

如图9的(D)所示,也可以是,两个凸部侧面322b、322c的双方与棒状导光部320的周面320c相接。在与导光体31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中,不仅仅一侧的凸部侧面322b,相对侧的凸部侧面322c也可以成为周面320c的切线。

如图10的(A)到图10的(D)所示,在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412中,棒状导光部420通过连接凸部422与板状部118的侧面连接。连接凸部422具有与板状部118的侧面接合的接合面422a、以及配置在接合面422a的两侧将接合面422a连接到棒状导光部420的周面420c的两个凸部侧面422b、422c。在棒状部416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上具有将圆形状区域和矩形状区域进行组合的形状。圆形状区域相当于棒状导光部420的截面,矩形状区域相当于连接凸部422的截面。矩形状区域与圆形状区域相邻并与圆形状区域结合。在从图10的(A)到图10的(D)所示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412中,也能够降低在多色成形工序中产生包覆和裂纹等问题的可能性。

如图10的(A)所示,从两个凸部侧面422b、422c的一方到另一方的接合面422a的宽度A2比板状部118的基本厚度T设计得大。两个凸部侧面422b、422c中一方的凸部侧面422c与板状部118的两个主表面118a、118b中的一方的主表面118b处于同一个平面。因此,在另一方的凸部侧面422b和主表面118a之间设置有阶梯差426。这样一来,具有容易抑制包覆这样的优点。即使在冷却作为一次成形品的棒状部416时产生了一些收缩,因为接合面422a的宽度A2在设计上比板状部118的基本厚度T宽,所以能够抑制将要成为板状部118的熔融树脂从接合面422a溢出。

在图10的(B)中也与图10的(A)相同,从两个凸部侧面422b、422c的一方到另一方的接合面422a的宽度A2比板状部118的基本厚度T设计得大。但是,凸部侧面422b、422c与主表面118a、118b不处于同一个平面。在各凸部侧面422b、422c与各主表面118a、118b之间设置有阶梯差426。这样做也能够抑制包覆。

如图10的(C)所示,也可以在两个凸部侧面422b、422c中的一方的凸部侧面422b附加板部428。板部428是为了使接合面422a的宽度A2比板状部118的基本厚度T大而设置的。这样做也能够抑制包覆。板部428既可以附加在相对侧的凸部侧面422c,也可以附加在双方的凸部侧面422b、422c。

如图10的(D)所示,不仅在连接凸部422设置板部428,也可以在板状部118设置板部430。通过设置板状部118的板部430,能够使与连接凸部422连接的板状部118侧面的宽度T'与接合面422a的宽度A2一致。通过在连接凸部422和板状部118双方设置板部428、430,而使接合面积变大,并能够提高棒状部416和板状部118的接合强度。通过接合强度的提高,能够降低在接合面422a产生裂纹的可能性。

如图11的(A)到图11的(C)所示,在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512中,棒状导光部520通过连接凸部522与板状部118的侧面连接。连接凸部522具有与板状部118的侧面接合的接合面522a、以及配置在接合面522a的两侧将接合面522a连接到棒状导光部520的周面520c的两个凸部侧面522b、522c。两个凸部侧面522b、522c中的一方或双方与板状部118的两个主表面118a、118b中的一方或双方处于同一平面。在从图11的(A)到图11的(C)示出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导光体512中,也能够降低在多色成形工序中产生包覆和裂纹等问题的可能性。

在如图11的(A)到图11的(C)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导光体512中,在与棒状部516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中具有将圆形状区域和矩形状区域进行组合的形状。圆形状区域相当于棒状导光部520的截面,矩形状区域相当于连接凸部522的截面。矩形状区域与圆形状区域相邻并与圆形状区域结合。但是,连接凸部522部分地向板状部118的侧面突出。因此,与连接凸部522对应的矩形状区域具有向着板状部118的侧面部分地突出的形状。

如图11的(A)所示,在接合面522a形成有向着板状部118的侧面突出的突出部532,接合面522a相对凸部侧面522b、522c倾斜。板状部118的侧面也与接合面522a的倾斜对应地倾斜。突出部532形成于一方的凸部侧面522b侧,但代替地,也可以形成于另一方的凸部侧面522c侧。相比于接合面522a与凸部侧面522b、522c正交的情况,通过这样的倾斜,能够扩大接合面522a的面积。通过接合面积的扩大,能够提高棒状部516和板状部118的接合强度。从提高接合强度的观点来看,突出部532的倾角度522d可以是任意的角度,例如可以在从1度到45度的范围。通过接合强度的提高,能够降低在接合面522a产生裂纹的可能性。

如图11的(B)所示,接合面522a的突出部532在接合面522a内形成阶梯差534。作为一个例子,阶梯差534形成于接合面522a的中间位置、即板状部118的基本厚度T的一半的位置。与阶梯差534对应,在板状部118的侧面也形成有阶梯差,这些阶梯差卡合。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提高棒状部516与板状部118的接合强度,并能够降低在接合面522a产生裂纹的可能性。

如图11的(C)所示,突出部532在接合面522a形成的阶梯差534也可以倾斜。这种倾斜或渐变阶梯差用于缓和接合面522a上的应力集中。突出部532能够提高棒状部516和板状部118的接合强度。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还可以对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组合,或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叠加各种设计变更等的进一步变形。并且像这样的组合或添加进一步变形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也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通过将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以及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和以下变形的组合而得到的新的实施方式、被组合的实施方式、变形例以及进一步的变形具有各自的效果。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棒状导光部120通过连接凸部122与板状部118的侧面118c连接,但不限于此。棒状导光部120也可以通过连接凸部122与板状部118的其他侧面118d、118e、118f的某一个连接。另外,导光体112也可以具有多个棒状部116。各棒状部116也可以具有棒状导光部120以及连接凸部122。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第1棒状部的棒状导光部通过连接凸部与板状部的第1侧面连接,第2棒状部的棒状导光部通过连接凸部与板状部的第2侧面连接。第1侧面和第2侧面也可以彼此背向。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辆用灯具例示了后组合灯。但是,车辆用灯具不限定于特定的种类或用途,可以广泛应用于转向信号灯、停车灯、车宽灯、日间行车灯、转向灯、危险警示灯、位置灯、倒车灯、雾灯、前灯等各种车辆的灯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