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大偏光尾部杂光的LED透镜及其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1440发布日期:2019-05-15 23:0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除大偏光尾部杂光的LED透镜及其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镜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消除大偏光尾部杂光的LED透镜及其模组。



背景技术:

足球场灯和机场高杆照明灯的偏光角度一般都较大,但在大偏光时尾部容易出现杂光,这种杂光是不被接受的。现有去除杂光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磨砂,但磨砂后透镜不够透亮,不仅影响透镜的透光率,而且影响外观;另一种是通过灯具壳体遮挡来去除杂光,但如果灯具尺寸较大,则灯具壳体无法遮挡。目前还没有一种从透镜设计角度出发来解决大偏光时尾部容易出现杂光问题的透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灯具大偏光时尾部容易出现杂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除大偏光尾部杂光的LED透镜及其模组。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除大偏光尾部杂光的LED透镜,包括平板透镜本体和与平板透镜本体一体成型的透镜单元,所述平板透镜本体下表面与透镜单元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放置LED光源的凹孔,所述平板透镜本体上表面设有与平板透镜本体一体成型的光线分散结构A,所述光线分散结构A对应设于透镜单元远离透镜单元偏光方向的一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平板透镜本体上表面设置光线分散结构A,所述光线分散结构A位于远离透镜单元偏光方向的一侧,可以使尾部杂光分散,从而消除大偏光 LED透镜的尾部杂光。

优选地,所述光线分散结构A由规则体A组成。

优选地,所述规则体A为柱体、波浪体、齿状体、球体或棱镜体中的一种。

一种消除大偏光尾部杂光的LED透镜模组,包括上述消除大偏光尾部杂光的LED透镜,所述透镜单元为多个,所述光线分散结构A为多个且每个所述光线分散结构A与每个所述透镜单元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平板透镜本体下表面设有多个与平板透镜本体一体成型的光线分散结构B,每个所述光线分散结构B均对应设于每颗透镜单元对应的凹孔外部且所述光线分散结构B的一侧与凹孔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光线分散结构B以凹孔的中心为中心、且以透镜单元在平板透镜本体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呈放射状排布。

优选地,所述光线分散结构B由规则体B组成。

优选地,所述规则体B为柱体、波浪体、齿状体、球体或棱镜体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平板透镜本体上设有贯穿平板透镜本体的螺丝孔位。

优选地,所述平板透镜本体下表面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平板透镜本体的每条边上均设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LED透镜通过在平板透镜本体上表面设置光线分散结构A,光线分散结构A位于远离透镜单元偏光方向的一侧,可以使尾部杂光分散,从而消除大偏光LED透镜的尾部杂光。

2.本实用新型LED透镜模组的透镜单元为多个且均向平板透镜本体的同一侧凸设,光线分散结构A为多个且每个光线分散结构A与每个透镜单元相对应,光线分散结构A可以使LED透镜模组的尾部杂光分散,从而消除大偏光LED透镜模组的尾部杂光。

3.本实用新型LED透镜模组通过在平板透镜本体下表面设有多个与平板透镜本体一体成型的光线分散结构B,LED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光线分散结构A反射后再经过光线分散结构B反射,最后经由透镜单元折射出来的杂光会被进一步分散,有利于消除大偏光LED透镜模组的尾部杂光。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H-H剖视图;

图3是图2放置LED光源后的光线路径图;

图4是图2放置LED光源但未设置光线分散结构A的光线路径图;

图5是实施例3的俯视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为图6放置LED光源后的光线路径图;

图8为图6放置LED光源但未设置光线分散结构A的光线路径图。

图9为实施例4的仰视图;

图10为图9的B-B剖视图;

图11为图9放置LED光源后的C-C剖视光线路径图;

图12为实施例4的配光曲线图;

图13为实施例4未设置光线分散结构A和光线分散结构B的配光曲线图。

附图标记:1-平板透镜本体,2-透镜单元,3-螺丝孔位,4-光线分散结构A,5-定位柱,6-光线分散结构B,7-LED光源,8-凹孔,9-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除大偏光尾部杂光的LED透镜,包括平板透镜本体1和与平板透镜本体1 一体成型的透镜单元2,所述透镜单元2凸起的外表面为自由曲面,所述平板透镜本体1下表面与透镜单元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放置LED光源7的凹孔8,所述平板透镜本体1上表面设有与平板透镜本体1一体成型的光线分散结构A4,所述光线分散结构A4对应设于透镜单元2远离透镜单元2偏光方向的一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平板透镜本体1上表面设置光线分散结构A4,所述光线分散结构A4位于远离透镜单元2偏光方向的一侧,可以使尾部杂光分散,从而消除大偏光LED透镜的尾部杂光。

如图1所示为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H-H剖视图,图3为图2放置LED光源后的光线路径图,图4为图2放置LED光源但未设置光线分散结构A的光线路径图。

由图3和图4对比可知,未设置光线分散结构A4时,LED透镜的尾部杂光b较多;设置光线分散结构A4后,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光线分散结构A4的分散作用后,射出的杂光c减少,杂光C没有堆积而是成分散状,且正常配光光线a未发生变化。说明本实施例设置光线分散结构A4 可以使尾部杂光分散,从而消除大偏光LED透镜的尾部杂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具体是所述光线分散结构A4由规则体A组成,所述光线分散结构A4的整体外部轮廓形状可为矩形、方形、梯形、月牙形等任何规则或不规则几何形状。

所述规则体A为柱体、波浪体、齿状体、球体或棱镜体中的一种。

如图1所示,光线分散结构A4由柱体均匀排布而成,光线分散结构A4的外部轮廓形状为凹形,且光线分散结构A靠近透镜单元2的一端为弧面,且该弧面与透镜单元2在平板透镜本体1上的部分弧面重合。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除大偏光尾部杂光的LED透镜模组,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透镜单元2为多个且均向平板透镜本体1的同一侧凸设,所述光线分散结构A4为多个且每个所述光线分散结构A4与每个所述透镜单元2相对应。

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图7为图6放置LED光源后的光线路径图,图8为图6放置LED光源但未设置光线分散结构A的光线路径图。

由图7和图8对比可知,未设置光线分散结构A4时,LED透镜的尾部杂光f较多且集中;设置光线分散结构A4后,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光线分散结构A4的分散作用后,射出的杂光e减少,杂光e没有堆积而是成分散状,且正常配光光线d未发生变化。说明本实施例设置光线分散结构A4可以使尾部杂光分散,从而消除大偏光LED透镜模组的尾部杂光。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具体是所述平板透镜本体1下表面设有多个与平板透镜本体1一体成型的光线分散结构B6,每个所述光线分散结构B6均对应设于每颗透镜单元 2对应的凹孔8外部且所述光线分散结构B6的一侧与凹孔8相接触。

所述光线分散结构B6以凹孔8的中心为中心、且以透镜单元2在平板透镜本体1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呈放射状排布。这样设置不仅能消除尾部杂光,而且增加透镜模组的美观。

所述光线分散结构B6由规则体B组成。所述规则体B为柱体、波浪体、齿状体、球体或棱镜体中的一种。

如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仰视图,光线分散结构B6由柱体均匀排布形成月牙形,光线分散结构B6外部轮廓与凹孔8的边缘部分重合。图10为图9的B-B剖视图,由于在图9放置LED光源的 B-B剖视光线路径上不能反映光线分散结构B6使光线路径发生改变,因此在图9上取C-C剖视的光线路径图,图11为图9放置LED光源后的C-C剖视光线路径图。

由图11可知,LED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光线分散结构A4反射后再经过光线分散结构B6反射,最后经由透镜单元2折射出来的杂光被进一步分散,有利于消除大偏光LED透镜模组的尾部杂光。

图12为本实施例的配光曲线图,图13为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未设置光线分散结构A4和光线分散结构B6的配光曲线图。由图12和图13对比分析可得,在LED透镜模组上设置光线分散结构 A4和光线分散结构B6后,尾部杂光X被消除。

实施例5

如图5-1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具体是所述平板透镜本体1上设有贯穿平板透镜本体1的螺丝孔位3。所述平板透镜本体1下表面设有多个定位柱 5,所述平板透镜本体1的每条边上均设有安装孔9,便于透镜模组与外部其它结构件定位更准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