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5208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模组,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0002] 相比于传统的发光源,发光二极管化i曲t血itting Diode, LED)具有重量轻、体 积小、污染低、寿命长等优点,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光源,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领域 当中。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光场分布呈朗伯分布,即其正上方的光强最强,周围的光强依次减 弱,因此常需要加设一光学透镜来使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更为发散且均匀。然而,该光学 透镜的设置使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强发散到一定程度后,发光二极管正上方的光强仍然大 于周围区域的光强,从而使该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发光亮度不均匀。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发光亮度均匀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
[0004] 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包括基板、设置于该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光源、设置于 该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正向出光方向上的光学元件W及设置于该光学元件上方的扩散板,该 基板的上表面为反射光线的反射面,该光学元件上设置有对应该发光二极管光源的通光 孔,该扩散板正对该光学元件的通光孔处设置有朝向该通光孔的反射体,且该反射体上具 有正对该通光孔的反射面,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出的光线出射到该反射体的反射面上时被反 射至该基板的上表面,再被该基板的上表面反射至扩散板。
[0005] 由于该基板的反射面W及在该扩散板上的反射面的设置,使得该发光二极管光源 正上方的光强减弱,周围区域的光强增加,从而平衡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各区域的光强, 使得该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的出光亮度更为均匀。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0007]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主权项】
1. 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包括基板、设置于该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光源、设置于该 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正向出光方向上的光学元件以及设置于该光学元件上方的扩散板,其特 征在于:该基板的上表面为反射光线的反射面,该光学元件上设置有对应该发光二极管光 源的通光孔,该扩散板正对该光学元件的通光孔处设置有朝向该通光孔的反射体,且该反 射体上具有正对该通光孔的反射面,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出的光线出射到该反射体的反射面 上时被反射至该基板的上表面,再被该基板的上表面反射至扩散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通光孔的尺寸较该发光 二极管光源的尺寸大。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反射体的反射面的尺寸 较该通光孔的内径大。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反射体的纵向截面为三 角形,该反射体上的反射面包括有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 面均为平面。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 面均为曲面。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光学兀件具有相对的一 顶面和一底面,该顶面朝向该扩散板,该底面正对该发光二极管光源,该通光孔贯穿该光学 元件的顶面和底面的中部。
【专利摘要】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包括基板、设置于该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光源、设置于该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正向出光方向上的光学元件以及设置于该光学元件上方的扩散板,该基板的上表面为反射光线的反射面,该光学元件上设置有对应该发光二极管光源的通光孔,该扩散板正对该光学元件的通光孔处设置有朝向该通光孔的反射体,且该反射体上具有正对该通光孔的反射面,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出的光线出射到该反射体的反射面上时被反射至该基板的上表面,再被该基板的上表面反射至扩散板。
【IPC分类】F21V13-00, F21Y101-02, F21S2-00
【公开号】CN104565879
【申请号】CN201310467465
【发明人】陈柏洲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