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部件和使用它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10858阅读:来源:国知局
弹簧等)。发光部件11的该另一端对应于与发光部件11的该一端相对的部分。
[0041]而且,该照明部件可以进一步包括容纳照明部件的外壳13,该照明部件具有光入射部分和光出射部分。
[0042]外壳13支撑发光部件11、驱动部分12或两者都支撑。外壳13具有面向发光部件11的第一表面111的第一开口 13a。而且,外壳13具有被布置为面向第一开口 13a的第二开口 13b,发光部件11被插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除了被第一开口 13a和第二开口13b暴露到外部的部分之外,外壳13可以覆盖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
[0043]根据发光部件11和驱动部分12的安装位置或使用该照明部件的发光装置的形状或结构,可以省略外壳13的形成。即,相对于本实施例的照明部件的各个方面,可以省略外壳13或可以根据使用照明部件的发光装置的结构或形状来选择性地使用外壳13。
[0044]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照明部件提供为包括发光部件11和驱动部分12的照明模块。
[0045]根据本实施例,通过下述方式来制备发光部件:使用单个过程来烧制具有均一组成性质的磷光和荧光材料,并且通过后处理来形成阶梯差,该阶梯差用于使入射光束所穿过的发光部件的部分在厚度上发生改变。然后,细微地调整入射光束和发光部件相交的入射表面的位置,以提供入射光束所穿过的发光部件的部分在厚度上的改变。因此,在发光装置中,可以方便地和有效率地控制色温。
[0046]图2是被图示来用于解释图1的照明部件的工作原理的视图。
[0047]如图2的(A)中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照明部件被配置为使得入射到与发光部件11的倾斜表面对应的第一表面111 (以下称为“入射表面”)上的第一位置的入射光束Il经由穿过在第一位置处具有第一厚度tl的发光部件11的部分而被从平坦的第二表面112(以下称为“出射表面”)输出为具有第一色温的转换光束。
[0048]如图2的(B)中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照明部件被配置为使得入射到发光部件11的入射表面111上的第二位置的入射光束12经由穿过在第二位置处具有第二厚度t2的发光部件11的部分而从发射表面112被输出为具有第二色温的转换光束。第二厚度t2比第一厚度tl更厚,并且,第二色温不同于第一色温。
[0049]而且,如图2的(C)中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照明部件被配置为使得入射到发光部件11的入射表面111上的第三位置的入射光束13经由穿过在第三位置处具有第三厚度t3的发光部件11的部分而从出射表面112被输出为具有第三色温的转换光束。第三厚度t3比第一厚度tl更薄,并且,第三色温不同于第一色温和第二色温。
[0050]在本实施例中,发光部件11的一端的厚度tn比与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的厚度tm更厚。
[0051]发光部件11的厚度L可以被控制为满足等式I至4的条件。
[0052]【等式I】
[0053]Lmin= L,使得对于 f (L,K,P,F) = CCT,f (L 腳,K,P,D,F) = 15000K
[0054]【等式2】
[0055]Lmax= L,使得对于 f (L,K,P,F) = CCT,f (L 臟,K,P,D,F) = 3000K。
[0056]【等式3】
[0057]0.1ff < F < 10ff
[0058]【等式4】
[0059]LminS L L max
[0060]在等式I至等式4中,L表示在所述发光部件的入射表面和出射表面与所述激发光束相交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K表示所述发光部件的发光物质的种类,P表示所述发光物质的比率,D表示所述发光部件的所述发光物质的颗粒大小,F表示激发光束的光通量,Lmin表示当CCT (相关色温)值是15000K时的L,并且Lmax表示当CCT (相关色温)值是3000K时的L。
[0061]根据上述实施例,使用激光特性,即从激光器发射的光束的方向性和能够将该光束聚焦在一小点上的有益特性,以及被设置为彼此分开预定距离的磷光和荧光材料(Lumiphor)与激光源的布置性质,从激光器发射的光束的色温会随着收集激发光束的单一磷光和荧光材料的特定部分而改变,由此实现能够改变色温的发光装置。
[0062]作为一个示例,通过混合从激光器输出的蓝色激发光束和从磷光和荧光材料转换来的黄色光束来产生白色光束。此时,随着激光激发光束所穿过的磷光和荧光材料的厚度逐渐增大,透射的蓝色激发光束的量减小,黄色转换光束的量增大,并且色温减小。相反,当磷光和荧光材料的厚度减小时,色温增大。
[0063]被称为Iumiphor或Iuminophoric的发光材料可以被用作发光部件的材料。该发光材料的示例可以包括能将光粒子转换为低能级的下转换的材料,或者可以包括能将光粒子转换为高能级的上转换的材料。
[0064]同时,在上述本实施例中,驱动部分连接到发光部件,以改变发光部件相对于入射光束的位置或状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配置。例如,可以将驱动部分独立于发光部件来布置,以改变发出入射光束的光源的位置或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像上述本实施例那样,与入射光束相交的发光部件的相对位置会变化,使得可以获得相同的操作效果。
[0065]而且,像光源的移动那样,可以独立于发光部件和光源来布置驱动部分,以便限制入射光束的光路或引导入射光束使得可以改变与发光部件的入射表面相交的入射光束的光路。在这样的情况下,像上述本实施例那样,与入射光束相交的发光部件的相对位置可以变化,使得可以获得相同的操作效果。然而,在装置的简化和操作方便性上,与其他修改示例作比较优选使用本实施例。
[0066]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照明部件的发光部件的截面图。
[0067]参见图3,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照明部件中,发光部件11具有入射表面,该入射表面有具有阶梯差的阶梯结构。发光部件11的入射表面可以由下述部分构成:平坦的第一入射表面111a,其具有第一厚度tn ;平坦的第二入射表面111b,其具有比第一厚度tn更薄的第二厚度;以及,平坦的第三入射表面111c,其具有比第二厚度更薄的第三厚度tm。在此,平坦的入射表面指的是与发光部件11的出射表面112平行的表面,而不限于此。可以将平坦的入射表面实现为在具有第一厚度、第二厚度和第三厚度的同时相对于出射表面112倾斜。
[0068]发光部件11的一端的厚度可以是第一厚度tn,并且与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的厚度可以是第三厚度tm。
[0069]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的照明部件的发光部件的截面图。
[0070]参见图4,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照明部件中,发光部件11包含具有对称阶梯结构的入射表面111。入射表面111具有对称阶梯结构的情况意味着入射表面111具有类似凹透镜的凹表面的形状。在该情况下,入射表面111可以具有相对于在中心部分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的线段左右对称的形状。
[0071]当然,如果当入射表面111具有凹表面类形状时入射表面可以根据入射表面与入射光束相交的位置而具有厚度差,则入射表面111可以具有基于中心线的左右不对称形状。
[0072]在本实施例中,入射表面111的中心部分的第二厚度tc比入射表面111的一侧的第一厚度tn以及入射表面111的另一侧的第三厚度tm更薄。该另一侧与发光部件11的入射表面111的该一侧相对。
[0073]同时,在上述的本实施例中,已经例不了入射表面111具有凹表面形状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配置。入射表面111可以被实现为具有凸表面形状。在该情况下,像具有凹表面形状的入射表面那样,具有凸表面形状的入射表面也可以根据与入射光束相交的每一个位置具有固定的厚度差。
[0074]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例示了具有凹或凸曲面形状的入射表面,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配置。可以以V型形状来实现入射表面,该V型形状具有图2的倾斜形状的入射表面被布置为对称的结构,或者,可以实现为图3中的阶梯形状的入射表面被设置为对称的V型形状。
[0075]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个实施例的照明部件的发光部件的截面图。
[0076]参见图5,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照明部件中,在包含散射材料的漫射部分14上布置了发光部件11。可以通过在漫射部分14上涂敷发光物质或通过将发光物质结合到漫射部分来提供发光部件11。
[0077]漫射部分14漫射入射光束,并且将其传输到发光部件U。在漫射部分14中使用的散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而不限于此。该散射材料可以被替换为珠、泡沫或通孔等。
[0078]当使用漫射部分14时,入射到发光部件11的入射光束被漫射,使得可以在发光部件11的更宽区域中转换入射光束,由此实现具有期望的色温的转换光束的产生和光效率的改善。
[0079]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再另一个实施例的照明部件的发光部件的截面图。
[0080]参见图6,根据本实施例的照明部件进一步包括反射部分15。反射部分15可以可脱离地附接到外壳13或者可以与外壳13 —体地形成。
[0081]反射部分15使得通过从发光部件11转换经由外壳13的第二开口 13b到达反射部分15的内表面的转换光束(见图1的附图标记Ia)的光路能够适当地以直角变化。反射部分15执行的是与车灯的反射表面或反射器相似的功能。
[0082]反射部分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