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14647阅读:来源:国知局
发光装置的功耗过大、浪费额外的电能,另外,还可以降低使用中因为单颗LED光源22的发光不良而造成显示明显缺失的风险。
[0029]在本公开中,反光圈14包括设置于反光圈14周侧的弧形反光面141,该弧形反光面141围合在灯座21与透光罩13之间,即该弧形反光面141的截面为90°左右的弧形,LED光源22位于弧形反光面141的下方,如此设置再通过设置弧形反光面141各个部分与LED光源22入射光线(即射向弧形反光面)的角度,以将LED光源22所散发向反光圈14的光线发射向透光罩13。其中,可选的,在下盖体12朝向上盖体11的方向,该反光圈14与透光罩13之间具有逐渐减小的距离,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避免发光组件2直接照射到透光罩13上,以使透光罩13的外层出现局部过亮的情况。
[0030]进一步地,本公开的LED光源22不高于下盖体12与上盖体11的相对端面,从而使LED光源22所产生的光不会直接照射向透光罩13。具体地,上盖体11包括弯折延伸出的第一侧壁111,即该第一侧壁111围合形成上容置腔体;该下盖体12包括弯折延伸出的第二侧壁121,即该第二侧壁121围合形成下容置腔体。其中,透光罩13分别与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21固定相连以形成环状发光装置的环形面。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二侧壁121的自由端相对灯座21的高度不小于LED光源22的顶面相对灯座的高度,其中,LED光源22的顶面为该LED光源22远离灯座21的一侧面,第二侧壁121的自由端为下盖体12与透光罩13相连接的一端。具体地,该灯座21位于下盖体12的下容置腔体内,并且灯座21上的LED光源22的顶面距离灯座21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侧壁121的自由端相对灯座21的高度,如此设置以使该LED光源22的端面低于下盖体12与透光罩13相对的端面,从而避免LED光源22所发出的光直接经透光罩13散发出去,造成环状发光装置所发出的光不均匀。本公开的实施例使LED光源22所发出的光经反光圈14反射到透光罩13上,再经透光罩13处理后散发出去,不仅凸显了设计的精致,而且使环状发光装置发光更加均匀、柔和,尤其在光线较暗或者夜晚,均匀柔和的光会让人觉得舒适、不刺眼,更加有助于保护视力。
[0031]其中,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上盖体11的第一侧壁111的自由端端面和下盖体12的第二侧壁121的自由端端面分别设有凹槽,透光罩13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与凹槽配合固定连接的凸起,该凹槽与凸起可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中,上盖体11的第一侧壁111的自由端端面和下盖体12的第二侧壁121的自由端端面分别设有凸起,透光罩13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与凸起配合固定连接的凹槽,该实施例中同样是采用凹槽和凸起过盈配合固定的。当然,在本公开的其实实施例中,并不限于仅采用凸起和凹槽的配合方式,也可以通过相互嵌合的方式配合固定,例如盒子与盒盖的装配方式;或者也可以通过粘胶固定等等。
[0032]在本公开中,利用本公开环状发光装置的结构特点,使环状发光装置的LED光源所发出的光经过反光圈反射出,该环状发光装置主要通过三大部分配合发光,分别是发光组件、反光圈、以及加入均光粉的透光罩,另外该上盖体和下盖体起到保护环状发光装置内元器件的作用。其中将发光组件的LED光源设置于透光罩的结构面以下,以使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经过反光圈反射后,再经透光罩散发出,从而使该环状发光装置所发出的光形成均匀柔和的效果,避免发光组件处亮度较为集中,出现局部过亮的情况。相比采用密集小功率灯珠获得均匀发光的方案,本公开环状发光装置的综合功耗将降低,降低了对LED光源高能效比、高耐热性的要求,更加环保;同时降低使用中因为单颗LED光源的不良造成显示明显缺失的风险。
[0033]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指出。
[0034]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主权项】
1.一种环状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壳体、装配于所述环状壳体内的发光组件,所述环状壳体包括上盖体、下盖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之间的透光罩; 其中,所述环状发光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体与所述发光组件之间、供将所述发光组件所散发出的光反射向所述透光罩的反光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圈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光圈周侧的弧形反光面,所述弧形反光面围合在所述灯座与所述透光罩之间;其中,在所述下盖体朝向所述上盖体的方向,所述弧形反光面与所述透光罩之间具有逐渐减小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灯座,以及设置于所述灯座上的多个LED光源;其中,所述灯座为与所述环状壳体配合的环形灯座,多个所述LED光源等间距的分布在所述灯座的边缘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状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LED光源之间的间距为7mm至10mnin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状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包括弯折延伸出的第一侧壁,所述下盖体包括弯折延伸出的第二侧壁,所述透光罩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固定相连以形成所述环状发光装置的环形面;其中,所述第二侧壁的自由端相对所述灯座的高度不小于所述LED光源的顶面相对所述灯座的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状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自由端端面分别设有凹槽,所述透光罩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固定连接的凸起。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状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自由端端面分别设有凸起,所述透光罩的两端面分别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固定连接的凹槽。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环状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罩上涂覆有均光粉。
【专利摘要】本公开提出一种环状发光装置,包括:环状壳体、装配于所述环状壳体内的发光组件,所述环状壳体包括上盖体、下盖体、以及连接在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之间的透光罩;其中,所述环状发光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体与所述发光组件之间、供将所述发光组件所散发出的光反射向所述透光罩的反光圈。本公开环状发光装置的结构特点,使环状发光装置的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经过反光圈反射后射向透过罩,最后经透光罩散发出,从而使该环状发光装置所发出的光均匀柔和,避免发光组件处亮度较为集中,出现局部过亮的情况。
【IPC分类】F21V13/04, F21Y101/02, F21V17/10, F21S2/00
【公开号】CN104930374
【申请号】CN201510331328
【发明人】杨元军
【申请人】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