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状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2154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面状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备在入光端面配置光源并从射出部射出面状的照明光的导光板的 边灯式的面状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照明机构,广泛采用沿导光板的侧端面配置发出白色光的光 源的边灯式的面状照明装置(背光灯)。以往对于这样的面状照明装置要求轻薄化、高亮度 化以及亮度的均匀性等,但近来随着液晶显示面板的高精细化,对于提高射出光的色调均 匀性的要求也有所增加。以往,对于色调的均匀性,专门研究了针对在导光板的射出面整体 产生的颜色不均的对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
[0003]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5 - 347010号公报
[0004]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12 - 94283号公报
[0005] 然而,近来随着导光板的轻薄化,在导光板上局部产生的颜色不均成为新的问题。 特别是最近以移动电话等小型携带信息设备的领域为中心广泛使用如下的导光板,即、将 越远离配置有光源的侧端面(以下,也称为入光面)则厚度越递减的楔部形成于入光面与 射出部之间由此使导光板的射出部变薄而不受LED的厚度的影响,但在这样的导光板中发 现,从射出部的靠近入光楔部的区域射出的光带有黄度由此所辨认的颜色产生不均。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在导光板的入光面侧局部 产生的颜色不均且射出光色调的均匀性良好的面状照明装置。
[0007] 以下的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示了本发明的结构,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多样的结构而 分项说明。各项并非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对于参考用于实施发明的最靠佳方式而置换、 削除各项的结构要素的一部分或者另外添加其它结构要素,也包含在本申请发明的技术范 围内。
[0008] (1) -种面状照明装置,具备:光源,该光源发出白色光;以及导光板,该导光板具 有作为配置该光源的端面的入光面、和使从该入光面入射的光从作为一方的主面的射出面 呈面状射出的射出部,所述面状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导光板在上述入光面与上述射 出部之间具有入光楔部,该入光楔部包含倾斜面并从上述入光面侧朝向前方而厚度递减, 在上述入光楔部的附近的靠上述射出面侧或者上述射出面的背面侧的至少一方设置有通 过瑞利散射而主要使蓝色光发生散射的蓝色光扩散部(技术方案1)。
[0009] 根据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在入光楔部的附近的靠射出面侧或者射出面侧的 背面侧的至少一方设置通过瑞利散射而主要使蓝色光发生散射的蓝色光扩散部,从而向从 射出部的靠近入光楔部的区域射出的光补充在蓝色光扩散部散射而射出的蓝色光。由此, 能够抑制因射出部的靠近入光楔部的区域带有黄度而被辨认出的颜色不均,进而能够提高 来自导光板的射出光的色调的均匀性。
[0010] (2)在(1)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蓝色光扩散部包含比蓝色 光的波长小的微小的凹凸(技术方案2)。
[0011] 根据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蓝色光扩散部包含比蓝色光的波长小的微小的凹 凸,所以利用该微小的凹凸有效地产生瑞利散射,由此能够使蓝色光以比波长大于蓝色光 的光强的散射强度散射。
[0012] (3)在(2)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微小的凹凸的最大高度比 蓝色光的波长小(技术方案3)。
[0013] 根据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微小的凹凸的最大高度比蓝色光的波长小,所以 能够利用微小的凹凸可靠地产生瑞利散射,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大在蓝色光扩散部散射的蓝 色光的光量。
[0014] (4)在(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蓝色光扩散 部在俯视时沿有效射出区域的上述入光面侧的端部被设置(技术方案4)。
[0015] 根据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蓝色光扩散部在俯视时沿有效射出区域的入光面 侧的端部被设置,由此作为照明光的品质能够有效提高来自重要的有效射出区域的射出光 的色调的均匀性。
[0016] (5)在⑵~⑷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过渡区域, 在该过渡区域,形成有上述微小的凹凸的部分的面积密度随着离开上述入光面而递减(技 术方案5)。
[0017] 根据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设置有过渡区域,在过渡区域,形成有微小的凹凸 的部分的面积密度随着离开入光面而递减,由此在射出部的设置有蓝色光扩散部的区域和 没有设置蓝色光扩散部的区域的边界附近,抑制来自射出面的射出光的色度急剧变化,由 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射出光的色调的均匀性。
[0018] (6)在⑴~(5)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使用向与上述蓝 色光扩散部对应的区域照射激光的金属模来成型上述导光板由此形成上述蓝色光扩散部 (技术方案6)。
[0019] 根据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使用向与蓝色光扩散部对应的区域照射激光的金 属模来成型导光板从而形成蓝色光扩散部,由此控制在金属模加工时照射的激光的功率、 照射时间以及照射区域,从而能够容易与要求的色度对应地形成具备所希望的散射特性的 蓝色光扩散部。
[0020] (7)在⑴~(6)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源包含发 光元件、和接受该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而发光的荧光体(技术方案7)。
[0021] 根据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利用在入光楔部的附近的靠射出面侧或者射出面 的背面侧的至少一方设置的蓝色光扩散部,能够抑制射出部的靠近入光楔部的区域的颜色 不均,并且能够使用由发光元件和荧光体生成伪白色光的廉价的白色光源。
[0022] (8)在(1)~(7)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元件是 发出蓝色光的蓝色发光二极管,上述荧光体是发出黄色光的黄色荧光体(技术方案8)。
[0023] 根据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利用在入光楔部的附近的靠射出面侧或者射出面 的背面侧的至少一方设置的蓝色光扩散部,能够抑制射出部的靠近入光楔部的区域的颜色 不均,并且能够使用由蓝色发光二极管和黄色荧光体生成伪白色光的廉价的白色LED。
[0024] (9)在(7)或⑶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荧光体分被散于覆 盖上述发光元件的密封体(技术方案9)。
[0025] 根据本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利用在入光楔部的附近的靠射出面侧或者射出面 的背面侧的至少一方设置的蓝色光扩散部,能够抑制射出部的靠近入光楔部的区域的颜色 不均,并且能够使用在覆盖发光元件的密封体中分散有荧光体的廉价的白色光源。
[0026] (10)在⑴~(9)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导光板的 射出面侧设置有多个从上述射出部的上述入光面侧向与该入光面对置的端面侧延伸的棱 镜(技术方案10)。
[0027] -般在导光板的射出面侧设置有多个从射出部的入光面侧向与该入光面对置的 端面侧延伸的棱镜(以下,也称为纵棱镜)的面状照明装置中,在光源采用点状光源的情况 下也能够抑制亮线的产生,提高亮度的均匀性,另一方面,来自射出部的靠近入光楔部的区 域的射出光的黄度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然而,根据本申请的面状照明装置,具备通过瑞利 散射而主要使蓝色光发生散射的蓝色光扩散部,由此能够有效抑制较强的黄度,能够提高 射出光的色调的均匀性并且提高亮度的均匀性。
[0028] (11) -种面状照明装置,具备:光源,该光源包含发光二极管和荧光体并发出白 色光;以及导光板,该导光板具有作为配置该光源的端面的入光面、和使从该入光面射入的 光从作为一方的主面的射出面呈面状射出的射出部,所述面状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 导光板在上述入光面与上述射出部之间具有入光楔部,该入光楔部包含倾斜面并从上述入 光面侧朝向前方而厚度递减,在上述入光楔部的附近的靠上述射出面侧或者上述射出面的 背面侧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光扩散部,该光扩散部相比于上述荧光体发出的光而主要使上述 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发生散射(技术方案11)。
[0029] 根据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提供抑制在导光板的入光面侧局部产生的颜色 不均且射出光的色调的均匀性良好的面状照明装置。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的主要部位的侧视图。
[0031] 图2是图1所示的面状照明装置的A - A剖视图。
[0032]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中蓝色光扩散部的形成方法的 一个例子的图。
[0033]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中蓝色光扩散部的过渡区域的 一个例子的图,图4(a)是表示粗面部的面积密度相对于距离蓝色光扩散部的最靠入光面 侧的位置的沿导光方向的距离的图表,图4(b)是示意性表示过渡区域的实施方式的一个 例子的图。
[0034] 图5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中蓝色光扩散部的一部分 的图。
[0035] 图6是对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与比较例的面状照明装置,以 CIE色度系统的xy色度图上的坐标(X,y)表示导光板上的有效射出区域的最靠入光面侧 的测定点的射出光的颜色的图表。
[0036] 图7是对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与比较例的面状照明装置,表示 遍及导光板上的有效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