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组件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4156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组件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组件及包含该背光组件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图1为现有技术背光模组10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LED灯11为导光板13提供光源,白色边框12设置在导光板13的周边可以反光,起到防漏光的作用,铁框14设置在白色边框12的外侧,可以起到保护白色边框12和导光板13的作用。由于现有技术背光模组采用点光源单侧入光,在LED灯11的光进入导光板13时呈扇状,导光板13越靠近相邻两LED灯间的中点处的光线越弱,光在导光板13的覆盖区域越小,而现有的技术并不能在保证LED灯的发光量的同时将LED灯的尺寸做到足够小,因此LED灯之间的中心距过大,导致导光板13出现弱光区131,因此造成导光板13的入光段出现Host bar(萤火虫漏光)现象。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背光组件,能减少导光板的入光段的Hostbar现象。
[000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能减少导光板的入光段的Hostbar现象。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种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和多个光源,导光板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面,背光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导光板至少第一侧面外侧的导光光纤;导光光纤包括导光层和遮光反光层;遮光反光层包覆导光层;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第一侧面的外侧的导光光纤的导光层内;遮光反光层靠近导光板一侧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光孔,相邻两通光孔的中心距小于相邻两光源的中心距。
[0007]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背光组件的导光板仅第一侧面的外侧设置有导光光纤。
[0008]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导光光纤的遮光反光层靠近导光板的第一侧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光孔,使导光光纤内更多的光进入导光板。
[0009]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背光组件的导光板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面的外侧均设置有导光光纤。
[0010]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导光光纤的遮光反光层靠近导光板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面均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光孔,使导光光纤内更多的光进入导光板。
[0011]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光源为LED灯。
[0012]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LED灯镶嵌在导光板的第一侧面的外侧的导光光纤的导光层内。
[0013]—种背光模组,包括铁框,背光模组还设置有如上述的背光组件,铁框设置在背光组件的外侧。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导光光纤的遮光反光层设置的通光孔之间的中心距小于LED灯之间的中心距,可以减少导光板入光段的Host bar现象。
[0015]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背光模组20包括背光组件21和铁框24。铁框24设置在背光组件21的外侧。背光组件21包括导光板23、多个LED灯25和导光光纤27。导光光纤27设置在导光板23的第一侧面29的外侧,导光光纤27包括导光层271、遮光反光层273和多个通光孔275。遮光反光层273包覆导光层271。遮光反光层273靠近导光板23的第一侧面29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光孔275,使导光光纤27内更多的光进入导光板231ED灯25镶嵌在导光板23的第一侧面29的外侧的导光光纤27的导光层271内。相邻两通光孔275的中心距小于相邻两LED灯25的中心距。
[0021]图3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背光模组20包括背光组件21和铁框24,铁框24设置在背光组件21的外侧。背光组件21包括导光板23、多个LED灯25和导光光纤27。导光光纤27设置在导光板23的第一侧面29、第二侧面31、第三侧面33和第四侧面35的外侧。导光光纤27包括导光层271、遮光反光层273和多个通光孔275。遮光反光层273包覆导光层271。遮光反光层273靠近导光板23的第一侧面29、第二侧面31、第三侧面33和第四侧面35均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光孔275,使导光光纤27内更多的光进入导光板231ED灯25镶嵌在导光板23的第一侧面29的外侧的导光光纤27的导光层271内。相邻两通光孔275的中心距小于相邻两LED灯25的中心距。上述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背光模组20的具体结构,下面简述背光模组20的工作原理。
[0022]LED灯25在导光光纤27的导光层271内发光,光在导光层271内传导,导光光纤27的遮光反光层273对导光层271内的光起到反射和防漏光的作用,导光层271内的光通过设置在遮光反光层273上的通光孔275进入导光板23。相邻LED灯25间的中心距越小,光在导光板23的覆盖区域越大。LED灯25设置在导光光纤27内,且在导光光纤23上设置的多个通光孔275间的中心距小于相邻两LED灯的中心距,使光在导光板23的覆盖区域扩大。可减少Hostbar现象。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和多个光源,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至少第一侧面的外侧的导光光纤;所述导光光纤包括导光层和遮光反光层;所述遮光反光层包覆所述导光层;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外侧的导光光纤的导光层内;所述遮光反光层靠近导光板一侧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光孔,所述相邻两通光孔的中心距小于所述相邻两光源的中心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仅第一侧面的外侧设置有导光光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反光层靠近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光孔,使所述导光光纤内更多的光进入所述导光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面的外侧均设置有导光光纤。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反光层靠近所述导光板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面均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光孔,使所述导光光纤内更多的光进入所述导光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LED灯。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镶嵌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面的外侧的导光光纤的导光层内。8.—种背光模组,包括铁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中所述的背光组件,所述铁框设置在所述背光组件的外侧。
【专利摘要】一种背光组件,包括导光板和多个光源,导光板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侧面,背光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导光板至少第一侧面外侧的导光光纤;导光光纤包括导光层和遮光反光层;遮光反光层包覆导光层;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第一侧面外侧的导光光纤的导光层内;遮光反光层靠近导光板一侧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光孔,相邻两通光孔的中心距小于相邻两光源的中心距。光源发出的光在导光光纤的导光层内传导,并通过遮光反光层上的通光孔传导至导光板,从而可缩短光源间的中心距,扩大光在导光板的覆盖区域,有效解减少导光板入光段的萤火虫漏光现象。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该背光组件的背光模组。
【IPC分类】F21S8/00, F21Y115/10, F21V19/00, F21V8/00
【公开号】CN105605481
【申请号】CN201510990197
【发明人】王旭宏
【申请人】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