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毛丝的翻边方法

文档序号:316081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毛丝的翻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边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无毛丝的翻边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人对电子产品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美观,而且手感要好。因此通常要 对电子产品的许多部件进行翻边处理。在对一些塑性变形性能较强的板材进行翻边加工时,容易在翻折边上出现不规则 的毛丝。这主要是由于对板材的棱边翻折时,棱边受挤压后流动出现随机的流出点,这些流 出点形成翻折边上不规则的毛丝。图1所示为电子产品外壳的部件翻边后产生的毛丝现象。请参考图1。电子产品 外壳10在开口处具有部件20。部件20的两侧棱边被翻折后形成翻折边30。从图1中可 见翻折边30周围延伸出许多毛丝40。要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是在翻边成型后,由人工去除产生的毛丝。然而采用这种人 工作业的方式,不但增加了人力成本,降低了效率,而且产品表面通常仍不够光滑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毛丝的翻边方法,以改善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发明揭露一种无毛丝的翻边方法,应用于板体。板体具有第一折线,将板体分为第 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具有棱边平行于第一折线。翻边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对棱边倒 圆弧。沿第一折线翻折第一部分,使得棱边位于板体的外侧。朝着第二部分按压第一部分。本发明的翻边方法,在翻折前,先对棱边倒圆弧,如此可有效改善翻边后出现毛丝 的现象,使板体表面连续光滑,不易开裂。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所示为电子产品外壳的部件翻边后产生的毛丝现象。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板体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翻边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4所示为图3的翻边方法中各步骤所对应的板体状态的示意图。图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板体的示意图。图6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翻边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7所示为图6的翻边方法中各步骤所对应的板体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板体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于本实施例中,板体1可为电子产品外壳的某一部分,例如为台式电脑主机箱的外壳部件,其可由金属 板材切削成型而得。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本实施例中,板体1具有第一折线Fl,其将板体1分成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 102。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01的长度小于第二部分102的长度。然而,本发明对此不 作任何限定。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01还具有一条棱边E,平行于第一折线Fl。于本实施例 中,棱边E可为第一部分101左侧的下棱边。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其它实施 例中,其亦可为左侧的上棱边。图3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翻边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4所示为图3 的翻边方法中各步骤所对应的板体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图4中的状态(a)、(b)以及(c)分 别对应图3中的步骤S310、S320以及S330。请一并参考图2、图3以及图4。利用本实施 例的翻边方法对图2中的板体1进行翻边处理的步骤如下。在步骤S310中,对棱边E倒圆弧。如此于棱边E处可形成平滑的弧形表面S。于 实际应用中,倒圆弧的圆弧半径通常可小于或等于板体1的厚度。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 何限定。在步骤S320中,沿第一折线Fl翻折第一部分101,使得棱边E位于板体1的外侧。 具体而言,于本实施例中,棱边E为第一部分101左侧的下棱边,为使翻折后棱边E位于板 体1的外侧,可将第一部分101沿第一折线Fl向上翻折。于其它实施例中,当棱边E为第 一部分101的上棱边时,可将第一部分101沿第一折线Fl向下翻折。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于本实施例中,可将第一部分101沿第一折线Fl向上翻折90度。然而,本发明对 此不作任何限定。在步骤S330中,朝着第二部分102按压第一部分101。于本实施例中,可使第一部 分101与第二部分102基本平行。如此,可形成一个较为平整的翻边结构。然而,本发明对 此不作任何限定。于本实施例中,由图4可以看出,将棱边E倒圆弧后,该处可成为平滑的弧形表面 S。在将第一部分101压合于第二部分102后,平滑的弧形表面S成为外露的侧表面。此弧 形表面S不易产生毛丝,且当组装该板体1于电子装置时不易刮伤其它部件以及使用者的手。图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板体的示意图。请参考图5。图5中各 元件与图2中的对应元件皆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的板体2与图2中的板体 1的不同之处在于,板体2还具有第二折线F2,位于第一部分201且平行于棱边E。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折线F2与棱边E之间的距离可小于第二折线F2与第一折线 Fl之间的距离。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图6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翻边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7所示为图 6的翻边方法中各步骤所对应的板体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图7中的状态(a)、(b)、(c)以及 (d)分别对应图6中的步骤S610、S620、S630以及S640。请一并参考图5、图6以及图7。 利用本实施例的翻边方法对图5中的板体2进行翻边处理的步骤如下。在步骤S610中,对棱边E倒圆弧。如此于棱边E处可形成平滑的弧形表面S。于实际应用中,倒圆弧的圆弧半径可小于或等于板体2的厚度。然而,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在步骤S620中,沿第二折线F2将棱边E舆第二折线F2中间的部分弯折成弧形C, 使得棱边E位于板体2的外侧。于本实施例中,弧形C可为四分之一圆弧。然而,本发明对 此不作任何限定。具体而言,于本实施例中,由于棱边E为第一部分201左侧的下棱边,因此,为使翻 折后棱边E位于板体2的外侧,可将棱边E舆第二折线F2中间的部分向上弯折。于其它实 施例中,当棱边E为第一部分201的上棱边时,可将棱边E舆第二折线F2中间的部分向下 弯折。本发明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在步骤S630中,沿第一折线Fl翻折第一部分201,使得棱边E位于板体2的外侧。 即沿着第一折线Fl将第一部分201相对于第二部分202翻折成一角度,使得棱边E位于板 体2的外侧。在步骤S640中,朝着第二部分202按压第一部分201。于本实施例中,可使第一部 分201与第二部分202基本平行。如此,可形成一个较为平整的翻边结构。相较于前一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会沿第二折线F2将棱边E舆第二折线F2中间 的部分弯折成弧形C,再朝着第二部分202按压第一部分201。由图7中的状态(d)可以看 出,弧形表面S部分地压合于第一部分201与第二部分202之间。此时外露的侧表面即为 被弯折成弧形C的那部分板体以及部分的弧形表面S。较图4中的状态(c),此时外露的侧 表面更光滑更不易产生毛丝,且当组装板体2于电子装置时不易刮伤其它部件以及使用者 的手。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边方法,在翻折前,先对棱边倒圆弧,如此可 有效改善翻边后出现毛丝的现象,使翻折边连续光滑,不易开裂。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 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无毛丝的翻边方法,应用于板体,上述板体具有第一折线,将上述板体分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上述第一部分具有棱边平行于上述第一折线,其特征是,上述翻边方法包括对上述棱边倒圆弧;沿上述第一折线翻折上述第一部分,使得上述棱边位于上述板体的外侧;以及朝着上述第二部分按压上述第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方法,其特征是,在沿上述第一折线翻折上述第一部分 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于上述第一部分中,沿平行于上述棱边的第二折线将上述棱边舆上述 第二折线中间的部分弯折成弧形,使得上述棱边位于上述板体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边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弧形为四分之一圆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边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第二折线与上述棱边之间的距离 小于上述第二折线与上述第一折线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方法,其特征是,上述第一部分的长度小于上述第二部 分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板体的材料为金属。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露一种无毛丝的翻边方法,应用于板体。板体具有第一折线,将板体分为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具有棱边平行于第一折线。翻边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对棱边倒圆弧。沿第一折线翻折第一部分,使得棱边位于板体的外侧。朝着第二部分按压第一部分。
文档编号B21D5/16GK101954392SQ20091014000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4日
发明者彭玉华, 邱仁川 申请人:凯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永硕联合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