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缸式气、液动切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24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置缸式气、液动切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管材切割加工机械领域。
二、背景技术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对各种管材尤其是大规模管材切割加工机械提高 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切割效率高、费用低、易操作、人性化,而且要求机器本身成本 低、故障少、维修简便、性高可靠,有的还要求能对管端倒角和精整加工。用各种带锯加工均 达不到这一要求。现有切管机多采用液动卡紧,近年来也有气动卡紧切管机研制出来,但无 论是用气缸还是液压缸卡紧钢管,均采用与主轴同轴线的设计,这样制作出的产品,不但结 构复杂、成本较高、可靠性差、操作不便,而且故障率较高,维修费工费高,使其综合效率大 打折扣。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要设计一种卡紧气缸或液压缸中心线与主轴轴心线不同轴的、方 便操作维修的、高效可靠切割管材的、能适应大规模加工管材的、能对管材进行倒角及精整 加工的外置缸式气、液动切管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卡紧气缸或液压缸与主轴不同心,外置于主轴一侧, 缸的活塞杆伸出端铰结着拨叉,拨叉联接着耳轴套,耳轴套两端支撑在滑座上,利用杠杆原 理,拨叉带动耳轴套,推动随主轴旋转的推动轴承,迫使定位套、滑块、滑套、弹簧、弹簧卡头 做轴向运动,弹簧卡头由多块组成,在圆周方向呈一定角度分布,在锥套的作用下,弹簧卡 头在轴向运动的同时,也做径向位移,收缩后卡紧工件,并能与工件一同旋转,扩张后松开 工件。电动机带动皮带轮,通过小齿轮、大齿轮及与其固结的剖分轴套,驱动主轴、滑套、调 节螺母、推力轴承、定位套、滑块、锥套、弹簧卡头、卡牙一起旋转。轴承安装在主轴箱内。摇 动手轮,推动刀台、刀架做垂直于主轴轴线方向的进刀,刀具即可对管材切割、倒角及精整 加工,更换不同规格的卡牙可切割加工相应规格的管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外置缸式结构,设计合理、结构新颖、造价低、故障 少、维修简便、可靠性高,切割的同时还可对管端倒角和精整加工,既可气动,也可液动,易 操作、人性化、综合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切割费用比带锯切割降低55%以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与工作情况。卡紧气缸或液压缸(1)外 置于主轴(6) —侧,缸(1)的活塞杆伸出端铰结着拨叉(2),拨叉(2)联接着耳轴套(12),耳轴套(12)支撑在滑座(23)上,利用杠杆原理,拨叉(2)带动耳轴套(12),推动随主轴(6)旋 转的推力轴承(13),迫使定位套(14)、滑块(15)、滑套(7)、弹簧(17)、弹簧卡头(18)做轴 向运动;弹簧卡头(3)由多块组成,在圆周方向呈一定角度分布,在锥套(16)的作用下,弹 簧卡头(18)在轴向运动的同时,也做径向位移,收缩后能卡紧工件,并能与工件一同旋转, 扩张后松开工件。电动机带动皮带轮(3),通过小齿轮(4)、大齿轮(5)及与其固结的剖分 轴套(10),驱动主轴(6)、滑套(7)、调节螺母(11)、推力轴承(13)、定位套(14)、滑块(15)、 锥套(16)、弹簧(17)、弹簧卡头(18)、卡牙(19) 一起旋转,轴承(8)安装在主轴箱(9)内。 摇动手轮(22),推动刀台(21)、刀架(20)做垂直于主轴(6)轴线方向的进刀,刀具即可对 管材进行切割、倒角或精整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外置缸式结构,设计合理、结构新颖、造价低、故障 少、维修简便、可靠性高,切割的同时还可对管端倒角和精整加工,既可气动,也可液动,易 操作、人性化、综合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切割费用比带锯切割降低55%以上。
权利要求一种外置缸式气、液动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卡紧气缸或液压缸(1)与主轴(6)不同心,外置于主轴(6)一侧;卡紧气缸或液压缸(1)的活塞杆伸出端铰结着拨叉(2),拨叉(2)联接着耳轴套(12),耳轴套(12)支撑在滑座(23)上;主轴(6)一端安装着弹簧卡头(18),弹簧卡头(18)由多块组成,在圆周方向呈一定角度排布。
专利摘要一种外置缸式气、液动切管机属管材切割机械领域。主要技术是气动或液动卡紧缸外置于主轴一侧,其活塞杆伸出端胶结着拨叉,拨叉联接着耳轴套,耳轴套支撑在滑座上,利用杠杆原理,拨叉带动耳轴套,推动随主轴旋转的推力轴承,迫使定位套、滑块、滑套、弹簧卡头做轴向运动;在锥套的作用下,弹簧卡头在轴向运动的同时,也做径向位移,收缩时卡紧工件并与工件一同旋转,扩张时松开工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外置缸式结构,设计合理、结构新颖、造价低、故障少、维修简便、可靠性高、切割的同时还可对管端倒角和精整加工,既可气动,也可液动,易操作、人性化、综合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切割费用比带锯切割降低55%以上。
文档编号B23D21/00GK201735873SQ200920258080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4日
发明者李忠理, 李文超 申请人:李文超;李忠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