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19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沿输送方向切割被向预定方向间歇地顺送的板状体来形成带状体的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图12示出在热交换器的散热部中使用的热交换器用片。片由宽度宽的金属制板状体(金属带状体)10制成,在该板状体10上沿宽度方向形成有多列由多个带套环透孔 12,12……形成一列而成的套环列,该带套环透孔12、12……用于供散热管沿长度方向插入。沿该金属带状体10长度方向切割该金属带状体10,制成形成有一列套环列的多张宽度窄的带状材料,接着将带状材料切割成预定长度而形成条状的片。使用图13中示出的冲压装置18进行热交换器用片的制造。在冲压装置18中,自卷绕成线圈状的开卷机14经由夹送辊16拉出热交换器用片的被加工材料即由铝等金属形成的金属带状体10。拉出的金属带状体10插入到油施加装置20中,在其表面附着加工用油,之后间歇地向设置在冲压装置18内的模具装置22顺送。模具装置22为顺送模具,在内部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上模架22a、及处于静止状态的下模架22b。在穿过了该模具装置22的金属带状体10上,沿金属带状体10的宽度方向形成有多列由带套环透孔12、12……沿输送方向(金属带状体10的长度方向)形成一列而成的套环列。利用切割装置M沿该金属带状体10的长度方向切割该金属带状体10,从而制成形成有一列套环列的多张宽度窄的带状材料。接着,将带状材料切割成预定长度而作为条状的片容纳于堆叠器26。图14示出以往的切割装置对。在以往的切割装置M中,在金属带状体10的上表面侧和下表面侧配置用于切割金属带状体10的切割刀100,金属带状体10在上下之间夹入切割刀顶端的刃部而被切割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切割刀100形成为沿金属带状体10的长度方向长尺寸的形状,在欲形成的片列之间配置多个。切割刀100包括可动切割刀100a,其配置于金属带状体10的上表面侧,并能够朝向下方移动;以及固定切割刀100b,其配置于金属带状体10的下表面侧,并用于与对应的可动切割刀IOOa —起切割金属带状体。此外,可动切割刀IOOa固定于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动模36,动模36利用未图示的驱动装置上下移动。作为驱动装置,可以使用在模具装置22中使上模架2 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液压缸体等。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549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图15 图16示出以往的切割状态。在以往的切割装置M中,利用模具装置22中的冲床的上下移动使动模36上下移动,当可动切割刀IOOa下降时进行切割。但是,存在如下问题当沿输送方向输送切割后的金属带状体并自接下来应切割的位置再次进行切割时,若导致已经切割的位置和接下来切割的位置偏离,则由于切割位置的偏离而产生切割片(所谓的须)。若在金属带状体的输送时的输送量恒定的情况下切割位置发生偏离,则如图15 所示那样产生较短的切割片。此外,在加工过程中金属带状体的输送量变化的情况下,由于已经切割的位置与接下来欲切割的位置之间的重叠部分变长,因此如图16所示那样生成较长的切割片,如此,特别是在输送量变化的情况下,由于生成较长的切割片,因此为了稳定地供给均勻的产品而需要注意。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不会生成切割片的方式切割被间歇地顺送的金属带状体的切割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发明的切割装置,其用于沿输送方向切割被向预定方向间歇地顺送的板状体而形成多张宽度窄的带状体,其特征在于,该切割装置包括上刀,其配置于上述板状体的上表面侧;下刀,其以能够与上述上刀咬合的方式配置于上述板状体的下表面侧;以及驱动部件,在切割上述板状体时,该驱动部件使上述上刀和上述下刀中的至少一者驱动,以使上述上刀和上述下刀咬合;上述上刀和上述下刀配置为在上述板状体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始终咬合,并配置为在板状体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当进行切割时咬合。采用该结构所得到的作用如下所述。由于上刀和下刀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始终处于咬合,因此咬合的上刀和下刀配置在已经切割的切割处的端部(切割处中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因此,当开始接下来的切割动作时,已经切割的切割处不会与重新开始切割的部位偏离,能够防止由于切割处偏离导致生成切割片。此外,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件以使上述上刀和上述下刀自上述板状体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朝向上游侧去逐渐咬合的方式使上述上刀和上述下刀中的至少一者驱动。根据该结构,由于自已经处于咬合的位置朝向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去逐渐切割,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切割处偏离导致生成切割片。此外,也可以是,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件具有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与上述板状体的输送装置连结,并用于将上述输送装置的向输送方向的运动转变成铅垂面上的旋转运动,在上述连杆机构的作用下,伴随上述输送装置的输送动作,上述上刀或上述下刀以位于上述板状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预定的转动中心为中心转动,上述上刀和上述下刀以自上述板状体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朝向上游侧去逐渐咬合的方式工作。而且,也可以是,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杆机构使上述上刀或上述下刀以基于输送装置的输送量的转动角度工作,从而能够以基于输送装置的输送量的长度切割上述板状体。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使切割长度与板状体的移动量对应,因此即使在板状体的移动量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生成较长的切割片。另外,也可以是,其特征在于,上述切割装置包括上模,其固定有上述上刀;转动轴,其设置于上述上模的沿上述板状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预定部位,并以能够在铅垂面上转动上述上模方式设置;偏置部件,其用于朝向上方偏置上述上模;以及按压部件,其克服上述偏置部件的偏置力自上方按压上述上模的沿板状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由此使上述上模以上述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而使上述上刀和上述下刀以自板状体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朝向上游侧去逐渐咬合的方式工作。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以不会产生切割片的方式间歇地进行板状体的切割。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当切割板状体时生成切割片。


图1的(a) (e)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切割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切割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3是切割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自图3的状态驱动了上刀时的第1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自图4的状态进一步驱动上刀而完成切割时的第1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6是切割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图8是图6的B-B剖视图;图9是切割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自图9的状态驱动了上刀时的第2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11是表示自图10的状态进一步驱动上刀而完成切割时的第2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12是欲形成热交换器用片的金属带状体的俯视图;图13是用于制造热交换器用片的制造装置的说明图;图14是以往的切割装置的侧视图;图15是用于说明利用以往的切割装置生成切割片的说明图;图16是用于说明利用以往的切割装置生成较长的切割片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切割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的切割装置30虽然设置于在以往的技术中所说明的热交换器用片制造装置,但是关于热交换器用片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引用了图13,在这里省略有关其整体结构的说明。首先,在图1的(a) (e)中示出本发明的原理性示意图,并说明上刀42和下刀 44的结构及切割动作。
切割装置30包括配置于板状体10的上表面侧的上刀42、及配置于板状体10的下表面侧的下刀44。上刀42及下刀44沿板状体10的输送方向形成长尺寸,利用咬合的上刀 42和下刀44切割沿预定方向间歇输送的板状体10,从而制造出沿输送方向较长的带状材料。另外,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板状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为形成有带套环透孔的金属带状体。本发明中的上刀42和下刀44以在金属带状体10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始终咬合的方式配置。具体地说明的话,下刀44以刀锋呈水平的方式固定配置。上刀42以其沿金属带状体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始终与下刀44咬合、且其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比下刀44的刀锋位于上方的方式配置成自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至上游侧朝向斜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刀42为可动刀,在进行切割时,上刀42以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以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为中心下降的方式转动,以自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朝向上游侧去逐渐与下刀44咬合。图1的(a)为切割前的状态。在金属带状体10中,已经被之前的切割动作切割的切割处的输送方向后端部成为基准位置,上刀和下刀在该位置咬合。接着,如图1的(b)所示,上刀42以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预定位置为中心,朝向下方转动上游侧,从而进行切割。在图1的(c)中示出上刀42和下刀44在长度方向上整体咬合的情况,在该位置完成切割。在图1的(d)中,上刀42以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预定位置为中心,朝向上方转动上游侧,而解除与下刀44的咬合,并且利用未图示的输送装置的输送动作沿输送方向输送金属带状体10。在图1的(e)中,切割处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端部到达基准位置而停止输送动作,并且上刀42停止向上方转动,从而完成1次切割动作。然后,可进行下一次的切割动作(图 1 的(a))。如此,在之前的切割处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使上刀42和下刀44始终咬合, 而能够使下一次的切割动作也自上刀42和下刀44咬合的状态开始。此时,在之前的切割处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内,仍配置有咬合状态的刀锋,因此能够防止之前的切割处和下一次的切割处偏离,从而防止生产切割片(须)。(第1实施方式)接着,根据图2 图5说明本发明的切割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图2示出自金属带状体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观看切割装置时的情况,图3 图5 示出自金属带状体的输送方向的侧面观看切割装置时的情况。多个上刀42固定于位于各上刀42上方的上模块46,该上模块46固定于上模板 48的下表面。该上模块46及上模板48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说的上模。在上模板48的与金属带状体的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转动轴 47,上模板48设置为以转动轴47为中心在铅垂面上转动自如。转动轴47借助轴承49支承于基墩51。该转动轴47配置于上模板48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由于图2是自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观看的,因此上刀42和下刀44之间处于始终咬
6合的状态。多个下刀44固定于配置在下刀44下方的下模块59,而且下模块59固定于下模板50的上表面。下模板50及下模块59以非可动而固定形式形成。因而,下刀44设置成相对于可动刀即上刀42作为固定刀。在上模板48的下表面设置有自下方偏置而向上推起上模板48的偏置部件52。偏置部件52包括用于与上模板48的下表面抵接的销54、自下方以弹簧力向上推起销M的弹簧55、以及用于覆盖销M及弹簧55周围的壳体56。销M抵接于上模板48的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下表面,使上模板48的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以转动轴47为中心上升。在上模板48的上方设置有按压部件58,该按压部件58用于以预定的定时间歇地下降并按压上模板48的上表面。按压部件58包括与由未图示的模具装置22(参照图13) 进行的上下移动动作连动地进行动作的基座部58a、及自基座部58a朝向下方突出的抵接部58b。利用液压缸体等进行模具装置22的上下移动动作。若按压部件58下降而自上方按压上模板48的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则上模板48 边使弹簧阳压缩边下降,使上刀42下降而自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上游侧去逐渐切割金属带状体10。另外,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说的驱动部件相当于上模块46、上模板48、偏置部件52 及按压部件58。另外,虽然在图2中已省略,但如图3 图5所示那样设置有部件按压器60,该部件按压器60用于与上模板48的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的上表面抵接来限制上模板48 的上端位置。由此,能够防止偏置部件52导致上模板48过度上升。图3是切割开始前的状态,固定有上刀42的上模板48被偏置部件52向上方偏置, 并且下表面抵接于部件按压器60的下表面而处于大致水平的状态。此时,如图3左侧示出的放大图那样,上刀42和下刀44之间仅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咬合。图4示出按压部件58下降、且按压部件58的抵接部58b的下端部抵接于上模板 48的上表面的情况。由按压部件58的抵接部58b抵接的抵接位置相比于设置有转动轴47 的位置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图5示出与图4的状态相比按压部件58进一步下降、且抵接部58b按压上模板48 的相比于转动轴47靠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部位。于是,利用转动轴47在铅垂面上转动自如地被保持的上模板48克服偏置部件52的偏置力,而以转动轴47为中心以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方移动的方式转动。因此,上刀42下降而与下刀44在长度方向(输送方向)上整体咬合,完成金属带状体10的切割。(第2实施方式)接着,根据图6 图11说明本发明的切割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另外,对于与第 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有时省略其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将输送装置70的往复运动部件72的向输送方向的移动动作转变成上刀42的在铅垂面上的转动动作这种连杆机构,以下说明其具体结构及动作。
图6是切割装置及连结有切割装置的金属带状体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图7是图 6中的A-A剖视图,图8是图6中的B-B剖视图。多个上刀42固定于上模块46,上模块46 固定于上模板48。在上模板48的宽度方向(与金属带状体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个侧面设置有转动轴47。上模板48能够伴随着转动轴47的转动动作以转动轴47为中心在铅垂面上转动。转动轴47借助轴承49支承于基墩51。该转动轴47配置于上模板48的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在各转动轴47的外侧端部分别连结有用于使转动轴47驱动的连杆构件62。在连杆构件62中的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上部形成有用于与第2连杆构件64连结的弧状槽65,该第2连杆构件64用于传递来自输送装置70的动作。在弧状槽65内插入有设置在第2连杆构件64的上端部的销66。销66能够配合第2连杆构件64的动作而在弧状槽65内移动。销66在弧状槽65内进行动作,由此销66使连杆构件62的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以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为中心转动。第2连杆构件64的上端部借助销66与连杆构件62连结,下端部借助销69与输送装置70的往复运动部件72连结。在第2连杆构件64的下端部形成有沿第2连杆构件 6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直线槽73,自往复运动部件72向侧方延伸并被固定的销69插入于直线槽73内。此外,以固定轴67为中心在铅垂面上转动自如地保持第2连杆构件64的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央处。由于销69与往复运动部件72 —起沿水平方向移动,因此销69推动第2连杆构件 64的下端部而使第2连杆构件64的下端部以固定轴67为中心转动。如上所述,若输送装置70的往复运动部件72沿水平方向移动,则第2连杆构件64 的下端部也被销69牵引而转动。由于第2连杆构件64以设定于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处的固定轴67为中心转动,因此第2连杆构件64的上端部以向与下端部的转动方向相反的反方向转动的方式进行动作。在这里,说明输送装置70。输送装置70是用于沿输送方向间歇地输送金属带状体10的装置,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往复运动部件72在初始位置和输送位置之间往复移动而牵引金属带状体10。在往复运动部件72的上表面上向上方突出配置有输送销76,输送销76自下方进入形成于金属带状体10上的带套环透孔12 (参照图12)内并牵引带套环透孔12而使金属带状体10移动到输送位置(图9的状态)。若金属带状体10到达输送位置,则往复运动部件72停止移动,并且输送销76以自带套环透孔12向下方脱离的方式下降。若输送销76下降,则往复运动部件72开始向初始位置移动(图10的状态)。而且,若往复运动部件72到达初始位置,则往复运动部件72停止移动(图11的状态)。然后,输送销76上升而进入金属带状体10的带套环透孔12内,成为能够输送金属带状体10的状态。接着,根据图9 图11说明用于与输送装置70的输送动作连动地切割金属带状体10的切割装置30的动作。
如图9所示,自利用输送装置70将金属带状体10输送到输送位置的状态起开始切割动作。在该位置上,向附图右向的输送方向侧移送输送装置70的往复运动部件72。此外,此时,连结于往复运动部件72的第2连杆构件64的下端部在自往复运动部件72的侧面突出的销69的作用下向输送方向移动。因此,第2连杆构件64的上端部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且配置为使销66位于连杆构件62的弧状槽65的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接着,如图10所示,若往复运动部件72为了返回初始位置而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则自往复运动部件72的侧面突出的销69在直线槽73内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动第2连杆构件64的下端部。第2连杆构件64的下端部被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动,由此第2连杆构件64以固定轴67为中心转动,其上端部向输送方向移动。若第2连杆构件64的上端部向输送方向移动,则第2连杆构件64的上端部的销 66在弧状槽65内移动同时向上方推动连杆构件62。若在第2连杆构件64的动作下,连杆构件62的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上升,则连杆构件62整体以转动轴47为中心转动。S卩,转动轴47向连杆构件62的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下降的方向转动。由于转动轴47固定于上模板48,因此上模板48以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下降的方式以转动轴47为中心转动。由此,固定于上模板48的上刀42以使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下降的方式以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为中心转动,自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朝向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去逐渐与下刀 44咬合。图11的状态示出往复运动部件72到达初始位置的情况。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连杆构件64位于沿铅垂方向延伸的位置,第2连杆构件64的上端部将连杆构件62的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向上推起到最上方。而且,转动轴47向转动轴47的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下降的方向转动的转动量成为最大。因此,固定于转动轴47的上模板48的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也移动到下降程度最大的位置,上刀42和下刀44成为沿输送方向整体咬合的状态。因此,在该位置完成金属带状体10的切割。之后,往复运动部件72向应使金属带状体10移动至输送位置的输送方向移动。往复运动部件72向输送方向移动时的切割装置30的动作可以理解成使图9 图11所示的切割装置进行逆向动作。S卩,若往复运动部件72向输送方向移动,则输送销76向输送方向牵引金属带状体 10,并且销69使第2连杆构件64的下端部向输送方向移动。若第2连杆构件64的下端部向输送方向移动,则第2连杆构件64以固定轴67为中心转动,其上端部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于是,第2连杆构件64的上端部的销 66在弧状槽65内向下降方向移动,向下按压连杆构件62的沿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于是,连杆构件62使转动轴47向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下降的方向转动,使固定于转动轴47的上模板48以转动轴47为中心以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上升的方式转动。于是,上刀 42与下刀44的咬合逐渐解除,上刀42以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为中心向沿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上升的方向转动。
通过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完成了 1次切割之后,输送装置70向输送方向输送金属带状体10,同时在切割装置30中进行解除上刀42和下刀44之间的咬合的动作。如上述的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采用根据输送装置70的往复运动部件72的移动量来确定上刀42的转动角度这种结构,若移动量较少则转动角度也变小,结果切割长度也变短。如图10所示,当往复运动部件72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了距离L时,上刀 42和下刀44的咬合长度为L+α,此外,如图11所示,当往复运动部件72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了距离2L时,上刀42和下刀44的咬合长度为2L+ α,成为依赖于往复运动部件72的移动距离的咬合长度。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使切割长度与输送装置70中的金属带状体10的移动量相对应,因此即使在如以往技术中所说明的那样(参照图16)输送量较小的情况下, 也能够避免生成较长的切割片。另外,在到此为止的说明中说明了形成有多个带套环透孔的金属带状体10的切割装置,但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平坦的金属带状体、树脂制带状体的切割。
权利要求
1.一种切割装置,用于沿输送方向切割被向预定方向间歇地顺送的板状体而形成多张宽度窄的带状体,其特征在于,该切割装置包括上刀,其配置于上述板状体的上表面侧;下刀,其以能够与上述上刀咬合的方式配置于上述板状体的下表面侧;以及驱动部件,在切割上述板状体时,该驱动部件使上述上刀和上述下刀中的至少一者驱动,以使上述上刀和上述下刀咬合;上述上刀和上述下刀配置为在上述板状体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始终咬合,并配置为在板状体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当进行切割时咬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件以使上述上刀和上述下刀自上述板状体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朝向上游侧去逐渐咬合的方式使上述上刀和上述下刀中的至少一者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件具有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与上述板状体的输送装置连结,并用于将上述输送装置的向输送方向的运动转变成铅垂面上的旋转运动,在上述连杆机构的作用下,伴随上述输送装置的输送动作,上述上刀或上述下刀以位于上述板状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预定的转动中心为中心转动,上述上刀和上述下刀以自上述板状体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朝向上游侧去逐渐咬合的方式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杆机构使上述上刀或上述下刀以基于输送装置的输送量的转动角度工作,从而能够以基于输送装置的输送量的长度切割上述板状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切割装置包括上模,其固定有上述上刀;转动轴,其设置于上述上模的沿上述板状体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预定部位,并以能够在铅垂面上转动上述上模的方式设置;偏置部件,其用于朝向上方偏置上述上模;以及按压部件,其克服上述偏置部件的偏置力自上方按压上述上模的沿板状体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由此使上述上模以上述转动轴为中心转动而使上述上刀和上述下刀以自板状体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朝向上游侧去逐渐咬合的方式工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不会生成切割片的方式切割被间歇地顺送的板状体的切割装置。该切割装置(30)用于沿输送方向切割被向预定方向间歇地顺送的板状体(10)而形成多张宽度窄的带状体,该切割装置包括上刀(42),其配置于板状体(10)的上表面侧;下刀(44),其以能够与上刀(42)咬合的方式配置于板状体(10)的下表面侧;以及驱动部件(47、58),在切割板状体时,该驱动部件使上刀和下刀中的至少一者驱动,以使上刀(42)和下刀(44)咬合;上刀(42)和下刀(44)配置为在板状体(10)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始终咬合,并配置为当切割时在板状体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咬合。
文档编号B23D15/10GK102554331SQ20111033998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日
发明者森下圭一 申请人:日高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