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孔加工钻铰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83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深孔加工钻铰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刀,尤其是一种深孔加工钻铰刀,属于机械加工刀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深孔加工,通常是对孔的长度与孔的直径比大于10的孔进行加工。现有技术中的深孔加工刀具,刀杆往往受孔径的限制,直径小,长度大,造成刚性差,强度低,切削时易产生振动、波纹和锥度,从而影响深孔的直线度和表面粗糙度。而这些孔中的大多数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加之部分被加工材料自身即为难加工材料,因此为深孔加工带来极大困扰。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新型的深孔加工刀具以克服上述缺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深孔加工钻铰刀,其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克服了上述不足,利于切入工件和防止偏心、切削力径向稳定优化,避免了在铰削加工中的震动,保证铰孔精度和光洁度。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该深孔加工钻铰刀主要包括刀柄和位于刀柄末端的刀刃,其中,所述刀刃包括有螺旋槽、刃带和钻尖,所述刃带位于所述螺旋槽的侧面顶端,所述钻尖位于所述刃带的末端;所述螺旋槽由主螺旋槽和副螺旋槽构成,所述主螺旋槽和副螺旋槽之间采用所述刃带过渡连接。优选地,所述副螺旋槽为副前角螺旋槽,其形成副刃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该产品利于切入工件,防止偏心;副螺旋槽的参与切削,使切削力径向稳定优化, 避免了在铰削加工中的震动,保证铰孔精度和光洁度。
图1 本实用新型的深孔加工钻铰刀的结构示意图;图2 图1的A-A剖视图;图3 图1中的钻尖5的放大图。符号说明2、主螺旋槽;3、副螺旋槽;4、刃带;5、钻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2所示,该深孔加工钻铰刀主要包括刀柄和位于刀柄末端的刀刃,其中,刀刃包括有螺旋槽、刃带4和钻尖5,刃带4位于螺旋槽的侧面顶端,钻尖5位于刃带4的末端;其中螺旋槽由主螺旋槽2和副螺旋槽3构成,主螺旋槽2和副螺旋槽3之间采用刃带4过渡连接。[0017]优选地,副螺旋槽3为副前角螺旋槽,其形成副刃带。采用上述结构,形成如图3的特殊钻尖形状,更利于切入工件,防止偏心;而副螺旋槽的参与切削,使切削力径向稳定优化,避免了在铰削加工中的震动,保证铰孔精度和光
洁度ο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深孔加工钻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和位于刀柄末端的刀刃,其中,所述刀刃包括有螺旋槽、刃带(4)和钻尖(5),所述刃带(4)位于所述螺旋槽的侧面顶端,所述钻尖(5)位于所述刃带⑷的末端;所述螺旋槽由主螺旋槽(2)和副螺旋槽(3)构成,所述主螺旋槽⑵和副螺旋槽⑶之间采用所述刃带⑷过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孔加工钻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螺旋槽C3)为副前角螺旋槽,其形成副刃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刀,属于机械加工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深孔加工钻铰刀,其包括刀柄和位于刀柄末端的刀刃,其中,刀刃包括有螺旋槽、刃带和钻尖,刃带位于螺旋槽的侧面顶端,钻尖位于刃带的末端,螺旋槽由主螺旋槽和副螺旋槽构成,主螺旋槽和副螺旋槽之间采用刃带过渡连接;该结构利于切入工件,防止偏心,且使切削力径向稳定优化,避免了在铰削加工中的震动,保证了铰孔精度和光洁度。
文档编号B23D77/00GK202037379SQ20112009511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7日
发明者徐晓田, 陈新民 申请人:厦门锐锋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