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215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轧制圆铜线的小规格铜带轧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铜带材采用分切的方式生产,这种分切方式生产铜带材的方式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缺点:1、铜带材的宽度要靠上、下两切刀间的隔套长度来保证,所以对一组隔套的长度尺寸、形位公差等要求极其严格,加工工序复杂;2、生产不同宽度的铜带需配备相应规格的隔套,备附件规格繁多,相近规格难以区分;3、小规格(宽度< 3mm)铜带材很难分切出来,即使分切也得先分切成大一规格的铜带,再将其继续分切成小规格铜带,只有中间部分是成品,两边均为废料,浪费极大;4、分切方式因无法排线,只能收卷成盘式,收卷长度受到限制,且盘式收卷直径较大,不方便搬运,且捆扎不好易松卷,产生废品;5、分切厚度受到限制,厚度过厚难以切透,厚度过薄易造成卷边,产生废品;6、分切方式对材料的软硬度要求较高,太软会粘刀,无法分切;7、分切精度低,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快捷,同时解决了目前分切方式只能收卷成盘、收卷长度受到限制,以及无法实现大长度收卷、无法分切小规格铜带材的问题,同时分切精度高,
生产效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上轧辊部分、下轧辊部分、用于调整上轧辊部分与下轧辊部分之间距离的轧辊调整机构、固定在机架左侧的导向条一和固定在机架右侧的导向条二,以及设置在上轧辊部分与下轧辊部分之间的压簧一和压簧二,所述上轧辊部分和下轧辊部分分别设置在机架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上轧辊部分和下轧辊部分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轧辊、圆环和偏心联轴器,所述轧辊的左端通过滑块一和滚针轴承一支撑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滚针轴承一位于滑块一与轧辊之间,所述滑块一与导向条一相配合且可沿着导向条一上下滑动,所述滑块一的左端固定有轴承盖一;所述轧辊的右端通过滑块二和滚针轴承二支撑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滚针轴承二位于滑块二与轧辊之间,所述滑块二与导向条二相配合且可沿着导向条二上下滑动,所述滑块二的右端固定有轴承盖二;所述轧辊的左右两端均位于机架的外部,所述偏心联轴器设置在轧辊的左端,所述圆环固定安装在轧辊的中部,所述圆环通过设置在其右侧的锁紧螺母锁紧,所述压簧一位于上轧辊部分上的滑块一与下轧辊部分上的滑块一之间,所述压簧二位于上轧辊部分上的滑块二与下轧辊部分上的滑块二之间。上述的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调整机构包括安装板、蜗杆、蜗杆套、手轮、螺母、斜齿轮一、斜齿轮二、同步带轮一、同步带、同步带轮二、减速电机和电磁离合器,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机架上,所述蜗杆通过套在蜗杆上的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支撑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均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的内侧均设置有推力轴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推动上轧辊部分的滑块一沿着导向条一上下滑动的螺杆轴一和滑块二沿着导向条二上下滑动的螺杆轴二,所述斜齿轮一固定安装在螺杆轴一上且与蜗杆相啮合,所述斜齿轮二固定安装在螺杆轴二上,所述蜗杆套套在蜗杆上且与斜齿轮二相啮合,所述支撑板二套在蜗杆套上,所述手轮固定在蜗杆套的外端,所述螺母设置在靠近手轮的蜗杆一端且用于将蜗杆套压紧在蜗杆上,所述同步带轮一套在蜗杆的另一端,所述电磁离合器的外壳通过螺杆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电磁离合器的内芯固定在蜗杆上,所述电磁离合器位于同步带轮一的外端面上,所述减速电机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同步带轮二固定安装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同步带轮二与同步带轮一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上述的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的中心均开有深孔,所述轧辊的右端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上设置有伸入深孔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深孔之间形成回水腔,所述回水腔与设置在旋转接头上的回水管相连通。上述的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一上设置有加油孔一,所述滑块一上安装有通过加油孔一对滚针轴承一进行润滑的油杯一,所述滑块二上设置有加油孔二,所述滑块二上安装有通过加油孔二对滚针轴承二进行润滑的油杯二。上述的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一和导向条二的数量均为两根,两根所述导向条一前后对称设置,两根所述导向条二前后对称设置;所述压簧一和压簧二的数量均为两根,两根所述压簧一前后对称设置,两根所述压簧二前后对称设置。上述的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轧辊部分上的锁紧螺母与所述下轧辊部分上的锁紧螺母的螺纹旋向相反。上述的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盖一的左端与轧辊之间设置有油封一,所述轴承盖一与滚针轴承一之间设置有隔套一,所述轧辊与滑块一之间设置有油封二,所述油封二与滚针轴承一之间设置有隔套二。上述的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盖二与轧辊之间设置有油封三和球轴承,所述球轴承位于油封三的内侧,所述球轴承与滚针轴承二之间设置有隔套三,所述球轴承的外侧设置有挡圈;所述轧辊与滑块二之间设置有油封四,所述油封四与滚针轴承二之间设置有隔套四。上述的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轴一和螺杆轴二的下端均安装有压盖。上述的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通过键一固定安装在轧辊的中部,所述电磁离合器的内芯通过键二固定在蜗杆上,所述减速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手轮通过销固定在蜗杆套的外端。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且使用方便快捷。2、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偏心联轴器分别带动上轧辊部分上的轧辊和下轧辊部分上的轧辊转动,从而带动上轧辊部分上的圆环和下轧辊部分上的圆环转动,实现对圆铜线进行压延变形,以生产一定规格的铜带材,因此轧制成品规格不受限制,一台设备可生产多种规格的铜带。3、本实用新型轧制长度不受限制,可配备工字轮收排线,生产大长度的铜带材。4、本实用新型彻底解决了小规格铜带材的生产问题,且轧制精度高。5、本实用新型压延圆环磨损后可配对修磨,循环使用,使用寿命长。6、本实用新型轧辊机构可根据加工工艺要求每台轧机配备一套或多套,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7、本实用新型轧辊调整机构可单独对上轧辊的左右两端进行调整,也可同步调整,灵活、方便。8、本实用新型选用斜齿轮与蜗杆和蜗杆套啮合,当斜齿轮沿轴线上下移动时,啮合中心距始终保持不变,所以无论怎样调整,蜗杆和蜗杆套均与斜齿轮都充分啮合。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去除轧辊调整机构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G处放大图。图3为图1的E向视图。图4为图3的F-F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6为图5的A向视图。图7为图6的B向视图。图8为图6的C-C剖视图。图9为图6的D-D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一偏心联轴器;2-1—油杯一 ;2-2—油杯二 ;3—油封一 ; 4一隔套一 ;5—轴承盖一;6-1—滑块一; 6-2—滑块二;6-11—加油孔一;6-22一加油孔二 ; 7—轧棍;8—隔套二 ;9—油封_.; 10—键一 ;11—圆环;12—锁紧螺母;12-1—盲孔;13-1—滚针轴承一;13-2滚针轴承二; 14-1 一导向条一;14_2—导向条二;15—轴承盖二; 16—球轴承;17—挡圈;18—油封三; 19一深孔;20—旋转接头;21—进水管; 22—回水管;23—隔套三;24-1一压簧一 ;24-2—压簧二 ;25—油封四;26一机架; 27—隔套四;31—螺母;32—手轮; 33—销;34-1—支撑板一;34-2—支撑板二 ; 35—推力轴承;36—蜗杆套;37-1一斜齿轮一 ;37-2—斜齿轮二 ;38—蜗杆;[0049]39—同步带轮一;310—电磁离合器;311—键二;312—螺杆; 313 —同步带;314—同步带轮二 ;315—减速电机;316—支架;317—安装板;321—压盖; 322-1—螺杆轴一 ;322-2—螺杆轴二。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26、上轧辊部分、下轧辊部分、用于调整上轧辊部分与下轧辊部分之间距离的轧辊调整机构、固定在机架26左侧的导向条一 14-1和固定在机架26右侧的导向条二 14-2,以及设置在上轧辊部分与下轧辊部分之间的压簧一 24-1和压簧二 24-2,所述上轧辊部分和下轧辊部分分别设置在机架26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上轧辊部分和下轧辊部分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轧辊7、圆环11和偏心联轴器1,所述轧辊7的左端通过滑块一 6-1和滚针轴承一 13-1支撑安装在机架26上,所述滚针轴承一 13-1位于滑块一 6-1与轧辊7之间,所述滑块一 6-1与导向条一 14-1相配合且可沿着导向条一 14-1上下滑动,所述滑块一 6-1的左端固定有轴承盖一 5 ;所述轧辊7的右端通过滑块二 6-2和滚针轴承二 13-2支撑安装在机架26上,所述滚针轴承二 13-2位于滑块二 6-2与轧辊7之间,所述滑块二 6-2与导向条二 14-2相配合且可沿着导向条14_2上下滑动,所述滑块二 6-2的右端固定有轴承盖二 15 ;所述轧辊7的左右两端均位于机架26的外部,所述偏心联轴器I设置在轧辊7的左端,所述圆环11固定安装在轧辊7的中部,所述圆环11通过设置在其右侧的锁紧螺母12锁紧,所述压簧一 24-1位于上轧辊部分上的滑块一 6-1与下轧辊部分上的滑块一 6-1之间,所述压簧二 24-2位于上轧辊部分上的滑块二6-2与下轧辊部分上的滑块二 6-2之间。如图5至图9所示,所述轧辊调整机构包括安装板317、蜗杆38、蜗杆套36、手轮32、螺母31、斜齿轮一 37-1、斜齿轮二 37-2、同步带轮一 39、同步带313、同步带轮二 314、减速电机315和电磁离合器310,所述安装板317固定在机架26上,所述蜗杆38通过套在蜗杆38上的支撑板一 34-1和支撑板二 34-2支撑安装在安装板317上,所述支撑板一 34_1和支撑板二 34-2均固定在安装板317上,所述支撑板一 34-1和支撑板二 34_2的内侧均设置有推力轴承35,所述安装板317上设置有用于推动上轧辊部分的滑块一 6-1沿着导向条
一14-1上下滑动的螺杆轴一 322-1和滑块二 6-2沿着导向条二 14_2上下滑动的螺杆轴二322-2,所述斜齿轮一 37-1固定安装在螺杆轴一 322-1上且与蜗杆38相啮合,所述斜齿轮
二37-2固定安装在螺杆轴二 322-2上,所述蜗杆套36套在蜗杆38上且与斜齿轮二 37_2相啮合,所述支撑板二 34-2套在蜗杆套36上,所述手轮32固定在蜗杆套36的外端,所述螺母31设置在靠近手轮32的蜗杆38 —端且用于将蜗杆套36压紧在蜗杆38上,所述同步带轮一 39套在蜗杆38的另一端,所述电磁离合器310的外壳通过螺杆312固定在安装板317上,所述电磁离合器310的内芯固定在蜗杆38上,所述电磁离合器310位于同步带轮一 39的外端面上,所述减速电机315安装在安装板317上,所述同步带轮二 314固定安装在减速电机315的输出轴上,所述同步带轮二 314与同步带轮一 39之间通过同步带313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轧辊7的中心均开有深孔19,所述轧辊7的右端安装有旋转接头20,所述旋转接头20上设置有伸入深孔19的进水管21,所述进水管21与深孔19之间形成回水腔,所述回水腔与设置在旋转接头20上的回水管22相连通。冷却水由进水管21流进深孔19,经回水腔后由回水管22流出,依次循环,通过热传递对两圆环11进行在线冷却。如图1所示,所述滑块一 6-1上设置有加油孔一 6-11,所述滑块一 6-1上安装有通过加油孔一 6-11对滚针轴承一 13-1进行润滑的油杯一 2-1,所述滑块二 6-2上设置有加油孔二 6-22,所述滑块二 6-2上安装有通过加油孔二 6-22对滚针轴承二 13_2进行润滑的油杯二 2-2。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导向条一 14-1和导向条二 14_2的数量均为两根,两根所述导向条一 14-1前后对称设置,两根所述导向条二 14-2前后对称设置;所述压簧一 24-1和压簧二 24-2的数量均为两根,两根所述压簧一 24-1前后对称设置,两根所述压簧二 24-2前后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轧辊部分上的锁紧螺母12与所述下轧辊部分上的锁紧螺母12的螺纹旋向相反,保证上下轧辊相对转动时锁紧螺母12不松动。如图1所示,所述轴承盖一 5的左端与轧辊7之间设置有油封一 3,所述轴承盖一5与滚针轴承一 13-1之间设置有隔套一 4,所述轧辊7与滑块一 6-1之间设置有油封二 9,所述油封二 9与滚针轴承一 13-1之间设置有隔套二 8。如图1所示,所述轴承盖二 15与轧辊7之间设置有油封三18和球轴承16,所述球轴承16位于油封三18的内侧,所述球轴承16与滚针轴承二 13-2之间设置有隔套三23,所述球轴承16的外侧设置有挡圈17,所述轧辊7与滑块二 6-2之间设置有油封四25,所述油封四25与滚针轴承二 13-2之间设置有隔套四27。如图7所示,所述螺杆轴一 322-1和螺杆轴二 322_2的下端均安装有压盖321,使得螺杆轴一 322-1和螺杆轴二 322-2与上轧辊部分的轧辊7良好接触。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圆环11通过键一 10固定安装在轧辊7的中部,所述电磁离合器310的内芯通过键二 311固定在蜗杆38上,所述减速电机315通过支架316固定安装在安装板317上,所述手轮32通过销33固定在蜗杆套36的外端。如图1所示,所述锁紧螺母12的外圆开有盲孔12-1,用于插入扳手拧紧或松开锁紧螺母12。本实施例中,轧辊7的左端通过滑块一 6-1和滚针轴承一 13-1支撑安装在机架26上,所述轧辊7的右端通过滑块二 6-2和滚针轴承二 13-2支撑安装在机架26上,使上轧辊部分上的轧辊7和下轧辊部分上的轧辊7转动时为线接触方式,摩擦力小,转动平稳。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采用平行挤压的方式进行轧制,使用时,上轧辊部分和下轧辊部分的偏心联轴器I均与动力源连接,由两偏心联轴器I分别带动上轧辊部分上的轧辊和下轧辊部分上的轧辊转动,从而带动上轧辊部分上的圆环11和下轧辊部分上的圆环11转动,实现对圆铜线进行压延变形,以生产一定规格的铜带材,两圆环11之间的间隙即为轧制后铜带材的厚度。当铜带材厚度发生变化时,偏心联轴器I会自动调整中心距再驱动上轧辊部分上的轧辊和下轧辊部分上的轧辊转动,带动两圆环进行轧制。在生产过程中,滑块一 6-1可在导向条一 14-1的导向作用下上下滑动,滑块二 6-2可在导向条二 14-2的导向作用下上下滑动,以生产不同厚度规格的铜带或在线调整铜带厚度。具体组装使用时,首先让蜗杆38与配对的斜齿轮一 37-1完好啮合,然后缓慢转动手轮32,带动蜗杆套36转动,使得蜗杆套36与配对的斜齿轮二 37-2也完好啮合。需要手动单独调整上轧辊部分的轧辊(上轧辊)7左右两端的高低时,松开螺母31,当调整位于斜齿轮一 37-1下方的上轧辊的高低时,在位于斜齿轮一 37-1与斜齿轮二 37-2之间的蜗杆38上采用旋转扳手转动蜗杆38,驱动斜齿轮一 37-1转动,由于斜齿轮一 37-1与螺杆轴一 322-1为键连接,因此斜齿轮一 37-1带动螺杆轴一 322-1转动,由于安装板317固定不动,所以依据旋向原理,螺杆轴一 322-1转动时会同时上升或下降,当螺杆轴一 322-1下降时,迫使压盖321下压滑块一 6-1,滑块一 6-1在导向条一 14-1的导向作用下下滑,并压缩压簧一 24_1,使得上轧辊一端下移,当螺杆轴一 322-1上升时,压簧一 24-1的弹力向上推动滑块一 6-1,经导向条一 14-1导向,使得上轧辊一端上移;当需要调整位于斜齿轮二 37-2下方的上轧辊的高低时,转动手轮32,驱动斜齿轮二 37-2转动,其调整原理与调整位于斜齿轮一 37-1下方的上轧辊的高低原理相同。当需要手动同步调整上轧辊的高低时,电磁离合器310断电,拧紧螺母31,转动手轮32,则斜齿轮一 37-1和斜齿轮二 37-2同时同向转动,依据旋向原理,螺杆轴一 322-1和螺杆轴二 322-2会同时上升或同时下降,使得滑块一 6_1和滑块二6-2在导向条一 14-2和导向条二 14-2的导向作用下同时上移或下滑,从而使得上轧辊被手动调整平移,改变手轮32的旋转方向,即可改变上轧辊的平移方向。当需要自动同步调整上轧辊的高低时,确保螺母31被拧紧,电磁离合器310通电,同步带轮一 39被电磁离合器310的磁环吸合,同步带轮二 314通过同步带313驱动同步带轮二 314转动,由于同步带轮一 39被吸合,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同步带轮一 39带动电磁离合器310的内芯一起转动,由于内芯与蜗杆38为键连接,所以蜗杆38转动,平时螺母31都是拧紧的,所以蜗杆38和蜗杆套36同时同步转动,驱动斜齿轮一 37-1和斜齿轮二 37-2同时同向转动,从而螺杆轴一 322-1和螺杆轴二 322-2会同时上升或同时下降,使得上轧辊两端的滑块一 6-1和滑块二 6-2在导向条一 14-2和导向条二 14-2的导向作用下同时上移或下滑,从而使得上轧辊被自动调整平移,改变减速电机315的转向,即正反转,即可改变上轧辊的平移方向。另外,由于上轧辊部分上的滑块一 6-1与下轧辊部分滑块一 6-1之间用两根压簧
一24-1支撑连接,上轧辊部分上的滑块二 6-2与下轧辊部分上滑块二 6-2之间用两根压簧
二24-2支撑连接,当滑块一 6-1和滑块二 6-2带着上轧辊部分上的轧辊7下滑时,压簧一24-1和压簧二 24-2提供一定的阻尼,起到缓冲的作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6)、上轧辊部分、下轧辊部分、用于调整上轧辊部分与下轧辊部分之间距离的轧辊调整机构、固定在机架(26)左侧的导向条一(14-1)和固定在机架(26)右侧的导向条二(14-2),以及设置在上轧辊部分与下轧辊部分之间的压簧一(24-1)和压簧二(24-2),所述上轧辊部分和下轧辊部分分别设置在机架(26)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上轧辊部分和下轧辊部分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轧辊(7)、圆环(11)和偏心联轴器(1),所述轧辊(7)的左端通过滑块一(6-1)和滚针轴承一(13-1)支撑安装在机架(26)上,所述滚针轴承一(13-1)位于滑块一(6-1)与轧辊(7)之间,所述滑块一(6-1)与导向条一(14-1)相配合且可沿着导向条一(14-1)上下滑动,所述滑块一(6-1)的左端固定有轴承盖一(5);所述轧辊(7)的右端通过滑块二(6-2)和滚针轴承二( 13-2 )支撑安装在机架(26 )上,所述滚针轴承二(13-2)位于滑块二( 6-2 )与轧辊(7 )之间,所述滑块二(6-2)与导向条二(14-2)相配合且可沿着导向条二(14-2)上下滑动,所述滑块二(6-2)的右端固定有轴承盖二(15);所述轧辊(7)的左右两端均位于机架(26)的外部,所述偏心联轴器(I)设置在轧辊(7)的左端,所述圆环(11)固定安装在轧辊(7)的中部,所述圆环(11)通过设置在其右侧的锁紧螺母(12)锁紧,所述压簧一(24-1)位于上轧辊部分上的滑块一(6-1)与下轧辊部分上的滑块一(6-1)之间,所述压簧二(24-2)位于上轧辊部分上的滑块二(6-2)与下轧辊部分上的滑块二(6-2)之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调整机构包括安装板(317)、蜗杆(38)、蜗杆套(36)、手轮(32)、螺母(31)、斜齿轮一(37-1)、斜齿轮二(37-2)、同步带轮一(39)、同步带(313)、同步带轮二(314)、减速电机(315)和电磁离合器(310),所述安装板(317)固定在机架(26)上,所述蜗杆(38)通过套在蜗杆(38)上的支撑板一(34-1)和支撑板二(34-2)支撑安装在安装板(317)上,所述支撑板一(34_1)和支撑板二( 34-2 )均固定在安装板(317 )上,所述支撑板一(34-1)和支撑板二( 34-2 )的内侧均设置有推力轴承(35),所述安装板(317)上设置有用于推动上轧辊部分的滑块一(6-1)沿着导向条一(14-1)上下滑动的螺杆轴一(322-1)和滑块二(6-2)沿着导向条二(14_2)上下滑动的螺杆轴二(322-2),所述斜齿轮一(37-1)固定安装在螺杆轴一(322-1)上且与蜗杆(38 )相啮合,所述斜齿轮二( 37-2 )固定安装在螺杆轴二( 322-2 )上,所述蜗杆套(36 )套在蜗杆(38)上且与斜齿轮二(37-2)相啮合,所述支撑板二(34-2)套在蜗杆套(36)上,所述手轮(32)固定在蜗杆 套(36)的外端,所述螺母(31)设置在靠近手轮(32)的蜗杆(38)一端且用于将蜗杆套(36)压紧在蜗杆(38)上,所述同步带轮一(39)套在蜗杆(38)的另一端,所述电磁离合器(310)的外壳通过螺杆(312)固定在安装板(317)上,所述电磁离合器(310)的内芯固定在蜗杆(38)上,所述电磁离合器(310)位于同步带轮一(39)的外端面上,所述减速电机(315)安装在安装板(317)上,所述同步带轮二(314)固定安装在减速电机(315)的输出轴上,所述同步带轮二(314)与同步带轮一(39)之间通过同步带(313)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7)的中心均开有深孔(19),所述轧辊(7)的右端安装有旋转接头(20),所述旋转接头(20)上设置有伸入深孔(19)的进水管(21),所述进水管(21)与深孔(19)之间形成回水腔,所述回水腔与设置在旋转接头(20)上的回水管(22)相连通。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一(6-1)上设置有加油孔一(6-11),所述滑块一(6-1)上安装有通过加油孔一(6-11)对滚针轴承一(13-1)进行润滑的油杯一(2-1),所述滑块二(6-2)上设置有加油孔二(6-22),所述滑块二(6-2)上安装有通过加油孔二(6-22)对滚针轴承二(13-2)进行润滑的油杯二(2-2)。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一 (14-1)和导向条二( 14-2)的数量均为两根,两根所述导向条一(14-1)前后对称设置,两根所述导向条二(14-2)前后对称设置;所述压簧一(24-1)和压簧二(24-2)的数量均为两根,两根所述压簧一(24-1)前后对称设置,两根所述压簧二(24-2)前后对称设置。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轧辊部分上的锁紧螺母(12)与所述下轧辊部分上的锁紧螺母(12)的螺纹旋向相反。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盖一(5)的左端与轧辊(7)之间设置有油封一(3),所述轴承盖一(5)与滚针轴承一(13-1)之间设置有隔套一(4),所述轧辊(7)与滑块一(6-1)之间设置有油封二(9),所述油封二(9)与滚针轴承一(13-1)之间设置有隔套二(8)。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盖二(15)与轧辊(7)之间设置有油封三(18)和球轴承(16),所述球轴承(16)位于油封三(18)的内侧,所述球轴承(16)与滚针轴承二(13-2)之间设置有隔套三(23),所述球轴承(16)的外侧设置有挡圈(17);所述轧辊(7)与滑块二(6-2)之间设置有油封四(25),所述油封四(25)与滚针轴承二(13-2)之间设置有隔套四(27)。
9.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轴一(322-1)和螺杆轴二(322-2)的下端均安装有压盖(321)。
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11)通过键一(10)固定安装在轧辊(7)的中部,所述电磁离合器(310)的内芯通过键二(311)固定在蜗杆(38)上,所述减速电机(315)通过支架(316)固定安装在安装板(317)上,所述手轮(32)通过销(33)固定在蜗杆套(36)的外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规格铜带轧机的轧辊机构,包括机架、上轧辊部分、下轧辊部分、调整上轧辊部分与下轧辊部分间距的轧辊调整机构、固定在机架左右两侧的导向条一和导向条二,以及设置在上轧辊部分与下轧辊部分之间的压簧一和压簧二,上轧辊部分和下轧辊部分分别设置在机架的上部和下部,上轧辊部分和下轧辊部分均包括轧辊、圆环和偏心联轴器,轧辊左端通过滑块一和滚针轴承一安装在机架上,滑块一与导向条一配合,轧辊右端通过滑块二和滚针轴承二安装在机架上,滑块二与导向条二配合,偏心联轴器设置在轧辊左端,圆环固定在轧辊中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无法分切小规格铜带和所生产的小规格铜带精度低的问题,可大长度收卷,生产效率高。
文档编号B21B31/16GK202984270SQ20122058070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6日
发明者赵艳丽, 李安, 王勇 申请人: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