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丝机过线导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7549阅读:800来源:国知局
拉丝机过线导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丝机过线导轮,属于拉丝机领域。它包括轮体、轴承,轮体外表面设置2~4个环形凹槽,轮体内表面通过轴承与轴连接,轴承盖通过螺钉固定在轴端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体上设置多个凹槽,减少过线导轮安装数目,实现单个过线导轮完成多次缠绕走线需要,方便安装及维修。
【专利说明】拉丝机过线导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轮,尤其是一种用于金属拉丝机的过线导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金属拉丝机拉丝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后,一般采用自动拉紧收线装置收线,在收线的过程中由于走线往往需要用到多个过线导轮,给安装和维修带来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拉丝机过线导轮,实现单个过线导轮完成多次缠绕走线需要,方便安装及维修。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拉丝机过线导轮,包括轮体、轴承,轮体外表面设置2?4个环形凹槽,轮体内表面通过轴承与轴连接,轴承盖通过螺钉固定在轴端部。
[0005]金属丝线可以在同一个过线导轮的不同凹槽内缠绕,减少过线导轮安装数目,实现单个过线导轮完成多次缠绕走线需要,方便安装及维修。
[0006]所述的凹槽沿轮体轴向均匀设置。
[0007]所述的凹槽横截面为V形,V形截面端部为弧面,尺寸与金属丝线外径尺寸相应。
[0008]所述的轴承为滚动轴承。
[0009]属丝线拉丝成型后,经过线轮组,缠绕到过线导轮,再与张紧轮缠绕,最后丝线经过线导轮进入收线装置。通过调节过线导轮的位置,使得其两个凹槽面分别与过线轮组的出线口和张紧轮的出线口齐平。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体上设置多个凹槽,减少过线导轮安装数目,实现单个过线导轮完成多次缠绕走线需要,方便安装及维修;同时避免了单凹槽多次绕线带来的丝线磨损、断线等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示意图。
[0014]图中:1、轮体;2、轴;3、轴承;4、轴承盖;5、螺钉;6、架体;7、过线轮组;8、张紧轮杆;9、过线导轮;10、张紧轮;11、收线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0016]根据图1所示,拉丝机过线导轮9,包括轮体1、轴承3,轮体I外表面可设置2?4个环形凹槽,优选2个凹槽,凹槽沿轮体I轴向均匀设置,凹槽横截面为V形,V形截面端部为弧面,尺寸与金属丝线外径尺寸相应,轮体I内表面通过滚动轴承3与轴2连接,轴承盖4通过螺钉5固定在轴2端部,轴2与基座固定连接,轮体I可绕轴2转动。
[0017]根据图2所示,金属丝线拉丝成型后,经过线轮组7,缠绕到过线导轮9,再与张紧轮10缠绕,最后丝线经过线导轮9进入收线装置11。通过调节过线导轮9的位置,使得其两个凹槽面分别与过线轮组7的出线口和张紧轮10的出线口齐平。
【权利要求】
1.一种拉丝机过线导轮,包括轮体(I)、轴承(3),其特征在于:轮体(I)外表面设置2?4个环形凹槽,轮体(I)内表面通过轴承(3)与轴(2)连接,轴承盖(4)通过螺钉(5)固定在轴(2)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机过线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沿轮体(I)轴向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丝机过线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横截面为V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机过线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3)为滚动轴承。
【文档编号】B21C1/02GK203470505SQ201320564576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许在天 申请人:山东在天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