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瓣式铝合金管母线液压制头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2394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瓣式铝合金管母线液压制头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管母线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四瓣式铝合金管母线液压制头模具。



背景技术:

在铝合金管母线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一端事先制作拉伸头,拉伸头制作传统方法大致有两种:第一种为直接用大吨位气锤作用在铝合金管母线一端,通过锤压的方式使其变形收紧;第二种是利用上下两瓣式制头模具通过液压方式来制拉伸头。

第一种制作拉伸头的方式,由于是直接通过锤压的方式使铝合金管管头变形,耗能较大,同时由于管头受力部位分布不均,所形成的拉伸头形状不规则,对正常生产有些影响;此外,在锤压的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金属撞击声,有一定的噪音污染。

第二种制作拉伸头的方式,主要的缺陷在于:

1.由于模具是上下两瓣式结构,所制作的拉伸头是空芯的,在拉伸过程中拉伸头容易出现“被拉断”的现象,连续生产受到了一定影响,降低了生产效率;

2.由于模具是上下两瓣式结构,在制头时在上下两瓣模具的卡合部位容易形成飞边,为此,一般情况下,需要对第一次制头转动90°后进行第二次制头,将飞边压平,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由于在拉伸过程中,铝合金管线自身将受到较大的拉伸力,一旦铝合金管线在头部和中间部位被拉断,由于经过拉伸加工硬化后,上下两瓣式制头模具在对其再次进行制作拉伸头时,铝合金管表面容易发生撕裂而无法制作合格的拉伸头,这样拉断的铝合金管没有办法再次利用,影响了生产效率,成材率明显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铝合金管在传统制头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瓣式合金管母线液压制头模具,可较好的保障铝合金管制头的成材率,同时还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四瓣式铝合金管母线液压制头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左侧模和右侧模,所述上模和下模模体的相对面上具有开口槽,上模开口槽沿着进料方向依次为锥形开口槽A和半圆形开口槽A,下模开口槽沿着进料方向依次为锥形开口槽B和半圆形开口槽B,所述左侧模和右侧模的相对面上与锥形开口槽A相对应的位置均开有槽口相对的锥形开口槽C,左侧模和右侧模的相对面与半圆形开口槽A相对应的位置为平面;所述锥形开口槽A、锥形开口槽B和锥形开口槽C的锥形直径沿着进料方向逐渐减小。

本发明所述的上模开有锥形开口槽A的模体部分为台状体,上模开有半圆形开口槽A的模体部分为矩形体,台状体部分的模体宽度沿着进料方向逐渐减小,直至与矩形体部分的模体宽度一致;所述下模模体为前端具有锥形开口槽B的矩形体,其宽度与上模矩形体部分的模体宽度相同。

本发明所述的左侧模和右侧模上开有锥形开口槽C的模体部分为前窄后宽的楔形体。

本发明所述的上模模体的上端设有一矩形条状凸台,矩形条状凸台上设有螺孔,左侧模与右侧模的外侧面上设有“T”型条状凸台,下模模体的底部也设有一“T”型条状凸台。

相比传统的铝合金管制头方法,本发明具备的优势在于:

1. 由于是四瓣式液压制头模具方式改变管头形状,所制作的拉伸头是实芯的,解决了铝合金管拉伸头经常出现“被拉断”的现象,同时加工期间无噪音,改善作业人员工作环境;

2.采用四瓣式的液压制头模具,使铝合金管管头在水平和垂直四个方向受力均匀,杜绝了挤压过程中出现“飞边”现象,同时对头部和中间部位被拉断的铝合金管再次对其制作拉伸头时,因为铝合管表面不会发生撕裂现象,所以可以得到合格的拉伸头,拉断的铝合金管再次得到了利用,成材率得到明显提高,也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上模俯视图;

图3为上模A-A面剖视图;

图4为下模俯视图;

图5为下模B-B面剖视图;

图6为左模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合并制头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合并制头时铝管末端形状;

图9为本发明合并制头时铝管处于锥形口处的形状。

图中,1-上模,2-下模,3-左侧模,4-右侧模,5-锥形开口槽A,6-半圆形开口槽A,7-台状体,8-矩形体,9-矩形条状凸台,10-螺孔,11-锥形开口槽B,12-半圆形开口槽B,13-“T”型条状凸台,14-锥形开口槽C,15-楔形体,16-升降液压系统,17-水平液压系统,18-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一种四瓣式铝合金管母线液压制头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左侧模3和右侧模4,所述上模底部沿进料方向依次开有锥形开口槽A5和半圆形开口槽A6,锥形开口槽A5的锥形直径沿着进料方向逐渐减小,上模1开有锥形开口槽A5的模体部分为台状体7,上模1开有半圆形开口槽的模体部分为矩形体8,台状体7的宽度沿着进料方向逐渐减小,直至与矩形体8宽度一致;上模1模体的上端还设有矩形条状凸台9,矩形条状凸台9上设有螺孔10。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图5,下模2顶部沿进料方向依次开有锥形开口槽B11和半圆形开口槽B12,锥形开口槽B11的锥形直径沿着进料方向逐渐减小,下模模体为矩形体8,其宽度与上模1矩形体8模体部分的宽度相同;下模2模体的底部也设有“T”型条状凸台13。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左侧模3和右侧模4的相对面上均开有槽口相对的锥形开口槽C14,左侧模和右侧模上开有锥形开口槽B14的模体部分为前窄后宽的楔形体15,与上模中半圆形开口槽A6相对应的模体部位为矩形体8;左侧模与右侧模的外侧面上设有“T”型条状凸台13。

本发明在制头过程中,如图7,上模1的矩形条状凸台通过螺孔10与升降液压系统16连接,左侧模3和右侧模4则通过“T”型条状凸台13直接与水平液压系统17卡合连接,下模2通过“T”型条状凸台13与基座18卡合连接,上模1、左侧模3和右侧模4在液压系统的推动下,锥形开口槽A5、半圆形开口槽A6、锥形开口槽B11、半圆形开口槽C12和锥形开口槽C14合并形成一个前端为锥形口、后端为圆形的模孔,并通过该模孔对管坯端部压制成如图8和图9的形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