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降式液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2074阅读:9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升降式液压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液压机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升降式液压机。



背景技术:

液压机在机械制造领域应用很广,现有技术的液压机压制面积大,行程也大,小吨位的液压机压制面积小,行程也小,没有一种液压机压制面积大,但行程要小,压力要小,如果压力过大,对油管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油管容易爆裂,液压油缸也容易受损;另外,液压机在工作时,存在有的时候因为高度的问题,使得液压机无法充分的工作,还需要人工去搬动或者架设一些设备才能到达一定的位置,费时费力。

中国专利号“201520361221.1”公开了一种自动升降式双路液压机,其优点在于:该液压机可通过电机控制升降,不会因为高度而受到限制,无法正常工作,也不需要人去搬动,省时省力,使得液压机的能适应不同的高度,工作面更广;另外,每个油管处都设有过滤网,滤除油中的杂质,使得液压机的使用寿命更长,其不足之处在于,其虽然能够实现升降,但是无法承受高压力,使用寿命短,而且在回油管处设置过滤网,过滤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升降式双路液压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升降式液压机,包括机座、机架和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机架由四个电动缸与机座相互固定,所述机架上设有控制电动缸的PLC控制器,所述液压油缸上部左右对称分别连接有上油管,所述液压油缸下部左右对称分别连接有下油管,所述液压油缸与两侧的上油管和下油管之间通过电磁换向阀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下方位置左右分别设有进油管和回油管,所述进油管和回油管与液压油缸连接,在所述回油管内还设有回油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电动缸包括伺服电机、滚珠丝杆,所述伺服电机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滚珠丝杆,所述伺服电机连接PLC控制器,所述滚珠丝杆连接活塞杆一端,所述伺服电机的另一端以及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耳轴,所述耳轴上设置有轴套。

优选的,所述回油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外罩,所述过滤器外罩内部设有滤芯,所述过滤器外罩的顶端设有过滤器接口阀座,所述接口阀座上设有与滤芯连通的接口。

优选的,所述上油管、下油管、进油管处均设有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结构原理简单,采用PLC控制器控制电动缸,能够实现智能自动升降,且能承受高压,保护整个系统。

(2)本发明采用回油过滤器回油效率高,能够降低液压油缸的漏油风险,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动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回油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2、机架;3、液压油缸;4、电动缸;5、PLC控制器;6、上油管;7、下油管;8、电磁换向阀;9、进油管;10、回油管;11、回油过滤器;12、伺服电机;13、滚珠丝杆;14、联轴器;15、活塞杆;16、耳轴;17、过滤器外罩;18、滤芯;19、接口阀座;20、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升降式液压机,包括机座1、机架2和液压油缸3,液压油缸3固定在机架1上,机架1由四个电动缸4与机座1相互固定,机架2上设有控制电动缸4的PLC控制器5,液压油缸3上部左右对称分别连接有上油管6,液压油缸3下部左右对称分别连接有下油管7,液压油缸3与两侧的上油管6和下油管7之间通过电磁换向阀8连接,电磁换向阀8下方位置左右分别设有进油管9和回油管10,进油管9和回油管10与液压油缸3连接,在回油管10内还设有回油过滤器11,上油管6、下油管7、进油管9处均设有过滤网。

本实施例中,动缸4包括伺服电机12、滚珠丝杆13,伺服电机12一端通过联轴器14连接滚珠丝杆13,伺服电机12连接PLC控制器5,滚珠丝杆13连接活塞杆15一端,伺服电机12的另一端以及活塞杆15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耳轴16,耳轴16上设置有轴套,PLC控制器控制多个电动缸,能够实现智能自动升降,且能承受高压,保护整个系统。

另外,本实施例中,回油过滤器11包括过滤器外罩17,过滤器外罩17内部设有滤芯18,过滤器外罩17的顶端设有过滤器接口阀座19,接口阀座19上设有与滤芯18连通的接口20,液压油缸中的液压油经过滤芯过滤后重新回到液压油缸内,本发明采用回油过滤器回油效率高,能够降低液压油缸的漏油风险,安全性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