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锻压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件自动定位的锻压机。
背景技术:
锻压是锻造和冲压的合称,是利用锻压机械的锤头、砧块、冲头或通过模具对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在一些小型锻压设备中,如压齿机等需要工人手动放置工件的机器,工人可能会因为马虎大意而导致工伤事件的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工件自动定位的锻压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工件自动定位的锻压机,方便生活中的使用,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工件自动定位的锻压机,包括锻压机本体和感应控制装置,所述锻压机本体包括底座和L型立柱,所述底座固定在地面上,所述L型立柱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侧边上,所述底座上端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平行固定两根形状相同的滑柱,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工件放置块,所述工件放置块的底部设有与滑柱相对应的滑孔,所述工件放置块与滑柱通过滑孔滑动连接,所述滑槽中与滑柱平行的两个侧面上设有丝杆,所述丝杆连接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电机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工件放置块的两侧端面上设有与丝杠相匹配的滚丝,所述丝杆上的齿与滚丝上的齿啮合,所述感应控制装置包括红外线感应开关和红外线发射装置,所述红外线感应开关固定在工件放置块的侧边上,所述红外线发设装置固定在压块上与红外线感应开关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压块固定连接液压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液压装置固定在L型立柱上。
优选的,所述液压装置采用双开关控制,所述双开关包括红外线感应开关和双手按压式开关,所述双手按压式开关设置在底座上,增加了操作时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钢化玻璃防护罩,防止工件蹦出。
优选的,所述丝杆连接的电机型号相同,并采用同一开关控制,所述开关为双手按压式开关,使工件放置块两侧受到的力相同,使其可以平稳的滑动。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增加操作者的安全性;
2、采用红外线可以定位的更加准确;
3、采用双开关控制可以防止操作者手被压到;
4、采用丝杆传动可以使滑动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件自动定位的锻压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件自动定位的锻压机滑槽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L型立柱;3、滑槽;4、滑柱;5、工件放置块;6、丝杆;7、电机;8、红外线感应开关;9、红外线发射装置;10、压块;11、液压装置;12、双手按压式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工件自动定位的锻压机,包括锻压机本体和感应控制装置,所述锻压机本体包括底座1和L型立柱2,所述底座1固定在地面上,所述L型立柱2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1侧边上,所述底座1上端面设有滑槽3,所述滑槽3中平行固定两根形状相同的滑柱4,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工件放置块5,所述工件放置块5的底部设有与滑柱4相对应的滑孔,所述工件放置块5与滑柱4通过滑孔滑动连接,所述滑槽3中与滑柱4平行的两个侧面上设有丝杆6,所述丝杆6连接电机7的输出轴,所述电机7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工件放置块5的两侧端面上设有与丝杠相匹配的滚丝,所述丝杆6上的齿与滚丝上的齿啮合,所述感应控制装置包括红外线感应开关8和红外线发射装置9,所述红外线感应开关8固定在工件放置块5的侧边上,所述红外线发设装置固定在压块10上与红外线感应开关8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压块10固定连接液压装置11的输出端,所述液压装置11固定在L型立柱2上。
所述液压装置11采用双开关控制,所述双开关包括红外线感应开关8和双手按压式开关12,所述双手按压式开关12设置在底座1上,增加了操作时的安全性,所述底座1上设有钢化玻璃防护罩,防止工件蹦出,所述丝杆6连接的电机7型号相同,并采用同一开关控制,所述开关为双手按压式开关12,使工件放置块5两侧受到的力相同,使其可以平稳的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件自动定位的锻压机工作流程为:将工件放到工件放置装置上后双手按住双手按压式开关12,工件放置块5在丝杆6的带动下在滑柱4上滑动,当红外线感应开关8感应到红外线后,压块10才会在液压装置11的作用下工作,对工件进行锻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