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三孔群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6231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三孔群钻。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设备是单孔沉头螺丝头,若完成一块板上的三个打眼工序,必须先打一回在扩一回,要经过6次工序,从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人工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提高钻孔效率、节省人力、可方便调整打孔位置的可调三孔群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三孔群钻,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液压油缸、固定在液压油缸上的支撑平台、设置在支撑平台上的三个电机、设置在电机转轴上的钻头卡头、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位于钻头卡头下方的置物板、分别设置在三个电机与支撑平台之间的导轨、设置在导轨下方的调整螺丝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电路控制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置物板侧部设置有调整置物板水平位置的调整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平台下表面上设置有弹簧压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电路控制盘上设置有压力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调整块设置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由原来完成一块板上三个打眼工序经过六次手动改进为现在的一次自动就可以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节约了成本;调整钻孔间距是由三个导轨分别定向调整对应的电机的横向位置,调整完成后拧紧导轨下的调整螺丝固定住钻头位置,打孔时,由液压油缸起落,带动三个钻头同时起落钻孔,钻头下落时,三个弹簧压脚先将待钻孔的板压住定位,防止钻片跑位,置物板上的调整块是调整待钻工件的中心,打完眼群钻自动升起后,同一工件的其他位置可经过调整板快速调整,不用再分别调整钻头的位置,更加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

1电路控制盘、2接近开关、3接近开关架、4电机、5导轨、6调整螺丝、7钻头卡头、8弹簧压脚、9调整块、10工作台、11压力表、12液压油缸、13支撑平台、14置物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可调三孔群钻,包括工作台10、设置在工作台10上的液压油缸12、固定在液压油缸12上的支撑平台13、设置在支撑平台13上的三个电机4、设置在电机4转轴上的钻头卡头7、设置在工作台10上且位于钻头卡头7下方的置物板14、分别设置在三个电机4与支撑平台13之间的导轨5、设置在导轨5下方的调整螺丝6以及设置在工作台10上的电路控制盘1,电路控制盘1控制电机4和液压油缸12。所述置物板14侧部设置有调整置物板14在工作台10上水平位置的调整块9。所述调整块9设置为四个,形成两个正向交叉的调整路线,能便捷的调整到所需横向位置。所述支撑平台13下表面上设置有弹簧压脚8,弹簧压脚8优选为三个,能够形成稳定均匀的压力。所述工作台10上设置有接近开关2和固定接近开关2的接近开关架3,接近开关是一种无需与运动部件进行机械直接接触而可以操作的位置开关,当物体接近开关的感应面到动作距离时,不需要机械接触及施加任何压力即可使开关动作,从而驱动电路控制盘1发出开关电源的命令。所述电路控制盘1上设置有压力表11,观测钻孔压力。

本实用新型由原来完成一块板上三个打眼工序经过六次手动改进为现在的一次自动就可以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节约了成本;调整钻孔间距是由三个导轨5分别定向调整对应的电机4的横向位置,调整完成后拧紧导轨5下的调整螺丝6固定住钻头位置,打孔时,由液压油缸12起落,带动三个钻头同时起落钻孔,钻头下落时,三个弹簧压脚8先将待钻孔的板压住定位,防止板跑位,置物板14上的调整块9是调整置物板14上工件的中心,打完眼群钻自动升起后,同一工件的其他位置可经过调整板9快速调整,不用再分别调整钻头的位置,更加快捷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