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折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8715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钢筋折弯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筋折弯机。



背景技术:

因工作需要,在建筑工地上,经常需要对钢筋进行折弯作业,用于搭建水泥浇筑的骨架等。最开始采用手工折弯,在工作台上焊接定位螺钉,然后人工进行弯曲,劳动强度大,折弯的品质也不够理想。后来市场上出现钢筋折弯机,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

公开号为CN20532456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筋折弯装置。该钢筋折弯装置通过调节转盘与两个固定转盘形成折弯钢筋的机构。调节器通过控制调节杆来控制调节转盘与两个固定转盘的相对位置来决定钢筋的折弯弯度,从而满足不同弯曲度钢筋的要求。

该钢筋折弯装置在工作台上还设置有与工作台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网罩。网罩既能够压住弹射的钢筋,增强装置的安全性能,又能够进行拆除便于人们更换转盘。但是,当人们需要拆卸转盘时,需要先将网罩从工作台上拆除。而当人们完成转盘的更换后,仍然需要将网罩装回工作台。因此,操作较为繁琐,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拆卸覆盖板即可实现固定转盘和调节转盘更换的钢筋折弯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筋折弯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两个固定转盘和一个调节转盘,所述机架上表面的边缘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机架的一端连接有覆盖两个固定转盘和一个调节转盘的覆盖板,所述连接杆靠近机架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杆,所述机架设置有与转动杆套接的限位套,所述转动杆固套有第一齿轮,所述机架设置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心处穿设有用于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的驱动杆,当驱动杆转动时,转动杆相对于限位套发生转动,所述机架设置有贯穿机架并挤压驱动杆的紧固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转动时,带动与驱动杆套接的第二齿轮转动。而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从而能够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又因为第一齿轮套接有转动杆,所以转动杆能够发生转动。而转动杆能够通过连接杆带动覆盖板转动。而紧固螺栓挤压驱动杆能够固定住驱动杆移动后的位置,也就固定住覆盖板转动后的位置。当覆盖板转动至不再位于固定转盘和调节转盘正上方时,可以对固定转盘和调节转盘进行拆卸。反之,当覆盖板转动至位于固定转盘和上方时,起到压住弹射的钢筋,增强装置的安全性能的作用。因此,该钢筋折弯机无需拆卸覆盖板即可实现固定转盘和调节转盘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的圆周外侧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限位套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限位部、与限位部铰接的转动部和用于活动限制转动部相对限位部转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部设置有用于环形凸起卡入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起卡入定位槽中,从而能够起到限制转动杆发生轴向移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部设置有用于环形凸起卡入的卡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起卡入卡位槽中,则环形凸起能够受到卡位槽的限位作用,加上定位槽对环形凸起的限位作用,增强对转动杆的轴向移动的限制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位槽从槽口往槽底延伸并贯穿转动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般情况下,为了便于安装转动杆,转动部位于限位部的上方。此时,当人们正常站立时,人们的视线位于转动部背离限位部的一侧。若是卡位槽未贯穿转动部,则卡位槽位于转动部朝向限位部的一侧,则人们因为受到转动部的阻挡无法准确对准卡位槽和环形凸起。而卡位槽贯穿转动部,则人们可以从卡位槽中可以观察到环形凸起是否卡入卡位槽,增加操作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限位部远离与转动部铰接一端的固定杆、与固定杆套接并可绕着固定杆转动的定位杆、设置转动部远离与限位部铰接一端用于定位杆穿透转动部的限位槽,当定位杆穿透转动部后,驱动定位杆转动至与限位槽错位以固定转动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转动部转动,在转动部转动过程中,同时调整定位杆绕着固定杆转动至与限位槽对齐,则转动部与固定块抵接时,定位杆穿过限位槽。驱动定位杆转动至与限位槽错位以固定转动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与限位部之间的距离等于转动部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杆转动后,定位杆抵接于转动部背离限位块的一侧,则转动部和定位杆之间产生摩擦阻力,起到限制定位杆转动的作用。若是转动部的厚度小于定位杆与限位部之间的距离,则定位杆由于缺少限制而容易发生转动。若定位杆转动至与限位槽对齐位置,则转动部失去定位杆的限制而能够再次发生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覆盖板设置有多个贯穿覆盖板的连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通槽的设置使人们能够观察到两个固定转盘和一个调节转盘,从而便于操作钢筋卡入固定转盘和调节转盘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驱动杆转动时,带动与驱动杆套接的第二齿轮转动。而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从而能够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又因为第一齿轮套接有转动杆,所以转动杆能够发生转动。而转动杆能够通过连接杆带动覆盖板转动。而紧固螺栓挤压驱动杆能够固定住驱动杆移动后的位置,也就固定住覆盖板转动后的位置。当覆盖板转动至不再位于固定转盘和调节转盘正上方时,可以对固定转盘和调节转盘进行拆卸。反之,当覆盖板转动至位于固定转盘和上方时,起到压住弹射的钢筋,增强装置的安全性能的作用。因此,该钢筋折弯机无需拆卸覆盖板即可实现固定转盘和调节转盘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设置固定块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设置转动杆一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限位套和机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去除转动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固定块;3、定位孔;4、调节杆;5、第一手轮;6、刻度;7、调节转盘;8、固定架;9、转动盘;10、固定转盘;11、螺杆;12、覆盖板;13、连通槽;14、连接杆;15、转动杆;16、环形凸起;17、限位套;18、限位部;19、转动部;20、定位槽;21、固定杆;22、定位杆;23、卡位槽;24、限位槽;25、第一齿轮;26、第二齿轮;27、驱动杆;28、第二手轮;29、紧固螺栓;30、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参照图1、2和3,一种钢筋折弯机,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呈长方体状的固定块2。固定块2靠近机架1一侧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固定块2的定位孔3。定位孔3内设置有可沿着定位孔3移动的调节杆4。调节杆4两端伸出定位孔3,其中一端固接有第一手轮5,便于人们驱动调节杆4转动。调节杆4设置有手轮的一端设置有刻度6。调节杆4远离固设有手轮的一端固接有调节转盘7。调节转盘7包括固定架8和转动盘9,转动盘9能够在固定架8的支撑作用下绕着转动盘9的轴心线转动。调节杆4与固定架8固定连接。机架1上设置有两个固定转盘10,两个固定转盘10连线垂直于调节杆4的轴向。钢筋30位于两个固定转盘10和一个转动盘9之间。固定块2的上表面设置有螺杆11,当螺杆11穿过固定块2与调节杆4抵接时,调节杆4轴向固定。

参照图1、2和3,固定块2的上表面抵接有覆盖两个固定转盘10和一个调节转盘7的覆盖板12。覆盖板12设置有多个贯穿覆盖板12的连通槽13。覆盖板12垂直连接有两根连接杆14。两根连接杆14位于覆盖板12远离固定块2一侧的两端。两根连接杆14远离覆盖板12的一端连接有同一根转动杆15。参照图3、4和5,转动杆15的两端均设置有环形凸起16。机架1设置有与转动杆15套接的限位套17。限位套17包括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限位部18和与限位部18铰接的转动部19。限位部18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环形凸起16卡入的定位槽20。限位部18远离与转动部19铰接一端设置有固定杆21。固定杆21套接有可绕着固定杆21转动的定位杆22。定位杆22与限位部18之间的距离等于转动部19的厚度。转动部19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环形凸起16卡入的卡位槽23,卡位槽23从卡位槽23的槽口往卡位槽23的槽底延伸并贯穿转动部19。卡位部远离与转动部19铰接一端设置有用于定位杆22穿透转动部19的限位槽24。限位槽24和定位杆22的形状相同。

参照图3,转动杆15固套有第一齿轮25,第一齿轮25啮合有第二齿轮26。第二齿轮26的轴心处穿设有用于驱动第二齿轮26转动的驱动杆27。驱动杆27平行于转动杆15,驱动杆27远离第二齿轮26的一端贯穿机架1的一侧。驱动杆27贯穿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手轮28。机架1设置有贯穿机架1并挤压驱动杆27的紧固螺栓29,紧固螺栓29与机架1螺纹连接。

工作过程:利用第二手轮28驱动驱动杆27转动时,带动与驱动杆27套接的第二齿轮26转动。而第二齿轮26与第一齿轮25啮合,从而能够带动第一齿轮25转动。又因为第一齿轮25套接有转动杆15,所以转动杆15能够发生转动。而转动杆15能够通过连接杆14带动覆盖板12转动。而紧固螺栓29挤压驱动杆27能够固定住驱动杆27移动后的位置,也就固定住覆盖板12转动后的位置。当覆盖板12转动至不再位于固定转盘10和调节转盘7正上方时,可以对固定转盘10和调节转盘7进行拆卸。反之,当覆盖板12转动至位于固定转盘10和上方时,起到压住弹射的钢筋30,增强装置的安全性能的作用。因此,该钢筋30折弯机无需拆卸覆盖板12即可实现固定转盘10和调节转盘7更换。

当需要转动部19和限位部18配合以限制转动杆15发生轴向移动时,先将转动杆15的环形凸起16卡入定位槽20中,再驱动转动部19转动至靠近限位部18。在转动部19靠近限位部18的过程中,同时调整定位杆22绕着固定杆21转动至与限位槽24对齐,则转动部19与固定块2抵接时,定位杆22穿过限位槽24。驱动定位杆22转动至与限位槽24错位,从而完成转动部19的固定。此时,环形凸起16也卡入卡位槽23中。当需要将转动杆15和限位部18进行分离时,驱动定位杆22转动至与限位槽24对齐。此时,驱动转动部19转动至定位杆22离开限位槽24。进一步转动转动部19,则转动部19失去对转动杆15的限位作用,转动杆15能够和限位部18分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