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挡铆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803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挡铆接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自行车的轴挡上一般会铆接有防尘盖,在加工时,一般将防尘盖套在轴挡上,然后放在铆接机上进行铆接。这种加工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高,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易安全、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的轴挡铆接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挡铆接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铆接底座,该铆接底座内横向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料道和第二料道,且该第二料道位于所述第一料道的下方;

所述第一料道的中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料道相连通的第一进料口,该第一进料口与用于输送防尘盖的第一上料机构相连,所述第二料道的中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料道相连通的第二进料口,该第二进料口与用于输送轴挡的第二上料机构相连;

所述铆接底座的两端内竖向设有贯穿所述铆接底座并同时与所述第一料道和第二料道的端部垂直连通的铆接通道;

所述第一料道内横向滑设有将防尘盖从所述第一进料口推送至所述铆接通道内的第一推料机构,所述第二料道内横向滑设有将轴挡从所述第二进料口推送至所述铆接通道内的第二推料机构;

所述铆接底座的两端外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料道的下方的外侧的铆接支撑板,该铆接支撑板由铆接支撑气缸带动可伸入对应的所述铆接通道内;

所述铆接底座的两端的上方各设有一个铆接冲头,该铆接冲头由铆接气缸带动可伸入对应的所述铆接通道内从而将防尘盖与轴挡铆接在一起。

进一步,每个所述铆接通道的下方设有接料通道。

进一步,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分别位于所述铆接底座的两侧,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均包括振动盘、设于该振动盘的出口处的上料通道,该上料通道的末端与所述第一进料口或者第二进料口相连。

进一步,所述第一推料机构包括横向滑设在所述第一料道内的第一推料块、以及带动该第一推料块横向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推料块的两端设有半圆凹槽。

进一步,所述第二推料机构包括横向滑设在所述第二料道内的第二推料块、以及带动该第二推料块横向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推料块的两端设有半圆凹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轴挡和防尘盖分别放在各自的振动盘内,振动盘分别对轴挡和防尘盖进行排列并通过对应的上料通道输送至第二进料口和第一进料口处,防尘盖通过第一进料口进入第一料道内,轴挡通过第二进料口进入第二料道内,然后铆接底座左侧的铆接支撑气缸带动铆接支撑板伸入对应的铆接通道内,然后第二气缸带动第二推料块沿第二料道向左移动从而将第二进料口处的轴挡推送至左侧的铆接通道内,轴挡沿铆接通道下落并掉在对应的铆接支撑板上,与此同时,第一气缸带动第一推料块沿第一料道向左移动从而将第一进料口处的防尘盖推送至左侧的铆接通道内,防尘盖沿铆接通道下落并掉在轴挡上,然后,左侧的铆接气缸带动铆接冲头下移并伸入对应的铆接通道内从而将左侧的防尘盖与轴挡铆接在一起,然后左侧的铆接气缸带动铆接冲头上移回位,左侧的铆接支撑气缸带动铆接支撑板回位从而退出铆接通道,铆接支撑板不在支撑在铆接后的轴挡的下方,铆接后的轴挡从铆接通道掉入左侧的接料通道内进而进行收集,然后铆接底座右侧的铆接支撑气缸带动铆接支撑板伸入对应的铆接通道内,第二气缸带动第二推料块沿第二料道向右移动从而将第二进料口处的轴挡推送至右侧的铆接通道内,轴挡沿铆接通道下落并掉在对应的铆接支撑板上,与此同时,第一气缸带动第一推料块沿第一料道向右移动从而将第一进料口处的防尘盖推送至右侧的铆接通道内,防尘盖沿铆接通道下落并掉在轴挡上,然后,右侧的铆接气缸带动铆接冲头下移并伸入对应的铆接通道内从而将右侧的防尘盖与轴挡铆接在一起,然后右侧的铆接气缸带动铆接冲头上移回位,右侧的铆接支撑气缸带动铆接支撑板回位从而退出铆接通道,铆接支撑板不在支撑在铆接后的轴挡的下方,铆接后的轴挡从铆接通道掉入右侧的接料通道内进而进行收集,从而完成两个轴挡与防尘盖的铆接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结构,可实现轴挡和防尘盖的自动上料与铆接,不仅操作简易安全,而且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一种轴挡铆接设备,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铆接底座1,该铆接底座内横向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料道2和第二料道3,且该第二料道位于所述第一料道的下方;

所述第一料道2的中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料道相连通的第一进料口,该第一进料口与用于输送防尘盖4的第一上料机构相连,所述第二料道3的中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料道相连通的第二进料口,该第二进料口与用于输送轴挡5的第二上料机构相连,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分别位于所述铆接底座1的两侧,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均包括振动盘、设于该振动盘的出口处的上料通道,该上料通道的末端与所述第一进料口或者第二进料口相连;

所述铆接底座1的两端内竖向设有贯穿所述铆接底座并同时与所述第一料道2和第二料道3的端部垂直连通的铆接通道6;

所述第一料道2内横向滑设有将防尘盖从所述第一进料口推送至所述铆接通道6内的第一推料机构,所述第一推料机构包括横向滑设在所述第一料道2内的第一推料块7、以及带动该第一推料块横向移动的第一气缸8,所述第一推料块的两端设有半圆凹槽,所述第二料道3内横向滑设有将轴挡从所述第二进料口推送至所述铆接通道6内的第二推料机构,所述第二推料机构包括横向滑设在所述第二料道3内的第二推料块9、以及带动该第二推料块横向移动的第二气缸10,所述第二推料块的两端设有半圆凹槽;

所述铆接底座1的两端外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料道的下方的外侧的铆接支撑板11,该铆接支撑板由铆接支撑气缸12带动可伸入对应的所述铆接通道内;

所述铆接底座1的两端的上方各设有一个铆接冲头13,该铆接冲头由铆接气缸14带动可伸入对应的所述铆接通道内从而将防尘盖4与轴挡5铆接在一起,每个所述铆接通道的下方设有接料通道。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轴挡5和防尘盖4分别放在各自的振动盘内,振动盘分别对轴挡和防尘盖进行排列并通过对应的上料通道输送至第二进料口和第一进料口处,防尘盖4通过第一进料口进入第一料道2内,轴挡5通过第二进料口进入第二料道3内,然后铆接底座1左侧的铆接支撑气缸12带动铆接支撑板11伸入对应的铆接通道6内,然后第二气缸10带动第二推料块9沿第二料道3向左移动从而将第二进料口处的轴挡5推送至左侧的铆接通道6内,轴挡沿铆接通道下落并掉在对应的铆接支撑板11上,与此同时,第一气缸8带动第一推料块7沿第一料道2向左移动从而将第一进料口处的防尘盖4推送至左侧的铆接通道6内,防尘盖4沿铆接通道下落并掉在轴挡5上,然后,左侧的铆接气缸14带动铆接冲头13下移并伸入对应的铆接通道6内从而将左侧的防尘盖4与轴挡5铆接在一起,然后左侧的铆接气缸14带动铆接冲头13上移回位,左侧的铆接支撑气缸12带动铆接支撑板11回位从而退出铆接通道6,铆接支撑板11不在支撑在铆接后的轴挡的下方,铆接后的轴挡从铆接通道6掉入左侧的接料通道内进而进行收集,然后铆接底座1右侧的铆接支撑气缸12带动铆接支撑板11伸入对应的铆接通道6内,第二气缸10带动第二推料块9沿第二料道3向右移动从而将第二进料口处的轴挡5推送至右侧的铆接通道6内,轴挡5沿铆接通道6下落并掉在对应的铆接支撑板11上,与此同时,第一气缸8带动第一推料块7沿第一料道2向右移动从而将第一进料口处的防尘盖4推送至右侧的铆接通道6内,防尘盖4沿铆接通道下落并掉在轴挡5上,然后,右侧的铆接气缸14带动铆接冲头13下移并伸入对应的铆接通道6内从而将右侧的防尘盖4与轴挡5铆接在一起,然后右侧的铆接气缸14带动铆接冲头13上移回位,右侧的铆接支撑气缸12带动铆接支撑板11回位从而退出铆接通道6,铆接支撑板不在支撑在铆接后的轴挡的下方,铆接后的轴挡从铆接通道6掉入右侧的接料通道内进而进行收集,从而完成两个轴挡与防尘盖的铆接加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