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弯曲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6163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钢管弯曲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材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成批量管材弯曲的钢管弯曲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弯曲加工,也即将一根直管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加工为具有特点弯曲度的弯管。在钢管的弯曲加工过程中,应当极力避免管体出现变瘪、起鼓、开裂或断裂现象。目前可对钢管进行弯曲加工的设备中,以人力为动力的弯管装置存在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因人力操作的误差性,易于出现同批次管体间弯曲幅度不一致的缺陷,显然仅适用于某些作坊等小范围的管材加工生产中。而以液压机等作为动力源的大型弯管设备,虽然具备了工作效率高和成品品质好的优势,但是采购、使用及后期维护成本的高昂性则是困扰很多管材制作厂家的一个难题。是否能够针对上述现象,因地制宜的针对管材制作厂家而研发出一种兼具低加工成本和高加工效率的弯管器械,从而实现大批量管材的快速弯曲加工目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钢管弯曲加工装置,其具备操作便捷、成本低廉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能因地制宜的针对管材制作厂家而实现管材的大批量弯曲目的,并有效的保证管材弯曲加工的效率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弯曲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回转配合于支撑架上的定滚轮,定滚轮轮轴处铰接有可绕定滚轮轮轴作铰接摆动动作的悬臂状的摆臂,所述摆臂杆身处回转配合有动滚轮且该动滚轮轴线平行定滚轮轴线;所述动滚轮及定滚轮均为圆弧槽滚轮,两滚轮轮面处的圆弧槽腔彼此围合从而形成供待弯曲钢管插入的孔状区域;以上述动滚轮、定滚轮以及摆臂构成一组弯曲组件,所述弯曲组件为沿铅垂面互为对称布置的两组,且两组弯曲组件处的两只动滚轮轴线彼此平行;本装置还包括布置于支撑架上方处的作为动力源的起吊机构,吊绳一端紧固于起吊机构的工作端处,吊绳另一端分别与各摆臂上的相对与动滚轮铰接端的另一端间构成固接配合。

优选的,两摆臂上的相对与动滚轮铰接端的另一端处彼此反向而向外延伸有弯折段,从而形成摆臂的“L”字状构造;弯折段顶端板体处贯穿布置便于与吊绳处吊钩间配合的吊钩孔。

优选的,定滚轮外径小于钢管待弯曲半径1mm~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人工弯管的效率低下的缺陷以及弯管机所带来的成本高昂性问题。通过采用定滚轮作为支撑轮,以动滚轮作为施力轮,以摆臂作为力臂,并以厂房内随处可见的起吊机构作为动力源,从而实现对钢管两端部的由下而上起吊和钢管管身的同时对称弯曲功能。由于采用了对称分布的两组弯曲组件,本装置可稳定加工出完全对称的弯管成品。此外的,由于动力源采用了厂房内常见的起吊机构,从而可根据不同厂家而因地制宜的随时在需要时组装出本装置,并可随时投入使用,并在不需要时就地卸掉起吊机构而挪作他用即可,其使用便捷性极高。

综上,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本装置具备操作便捷、成本低廉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其在传统人工弯管的效率低下问题以及弯管机所带来的成本高昂性问题之间寻求到了最优化的平衡点,也即能因地制宜根据管材制作厂家的厂房特征,利用厂房内随处可见的起吊机构配合圆弧槽滚轮而可靠实现了管材的成批量弯曲目的,并有效的保证管材弯曲加工的效率性。此外的,由于本装置能对钢管两端实现“同时弯曲”功能,因而也尤其适用于某些对钢管弯曲后的成品对称性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内,实践加工出来的弯管外观平滑漂亮,能够媲美大型弯管机的加工效果。

2)、弯折段的设计,一方面通过吊钩与吊钩孔的配合,实现便捷化的起吊机构相对摆臂的便捷配合目的。另一方面,向外延伸的弯折段,也能使得吊绳被人为的拉开,从而避免吊绳的绳体碰触到定滚轮或支撑架架体等部件,进而杜绝出现吊绳绳体过度摩擦而拉断或吊绳绳体卡住定滚轮轮轴等状况,以提升本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圆弧槽滚轮的结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a-待弯曲钢管

10-支撑架 20-定滚轮

30-摆臂 31-弯折段 31a-吊钩孔

40-动滚轮 50-起吊机构 51-吊绳 51a-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结构包括:支撑架10、定滚轮20、动滚轮40、摆臂30以及厂房内随处可见的起吊机构50。装配时,先组装单侧弯曲组件,再对称组装另一侧的弯曲组件。单侧的弯曲组件的装配过程具体为:首先,将定滚轮20固定于支撑架10上;定滚轮20的外径根据待弯曲钢管a的加工半径而定,一般需要比该加工半径小1mm到3mm。定滚轮20轮轴处可通过轴承和圆柱销等来实现摆臂30的铰接装配,组装时以摆臂30能轻松沿定滚轮20轮轴产生铰接摆动动作为准。摆臂30上再相应的通过轴承件等来安装可作转动动作的动滚轮40,动滚轮40轴线应当平行定滚轮20轴线。在动滚轮40与定滚轮20的选材上,应当选择如图2所示的圆弧槽滚轮,从而保证同组弯曲组件处的定滚轮20轮面槽腔与动滚轮40轮面槽腔所围合形成的孔型区域能够便于插入相应的待弯曲钢管a。在两组弯曲组件组装完成后,将吊钩挂在摆臂30处延伸段的吊钩孔31a内,即可进行相应的管材弯曲操作。

本实用新型实际操作时,如图1所示,先将待弯曲钢管a沿定滚轮20和动滚轮40之间的孔型区域插入至指定位置,操作起吊机构50缓缓上升。受到起吊机构50工作端处吊绳51的拉力,两摆臂30开始产生外扩动作,动滚轮40随之在摆臂30的动力驱动下绕定滚轮20轴线而旋转,从而将钢管弯曲成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