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凹陷修复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353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凹陷修复套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汽车维修技术领域,尤其一种汽车凹陷修复套装。



背景技术:

车辆受到冲击等产生的车身凹陷或变形时,汽车钣金是修复凹陷的常用技术手段,针对凹陷或者变形的部位进行维修时:小面积凹陷通常采用反复加热、冷却的方法,辅助外力推顶使凹陷回复形变,需指出的是该方法在处理凹陷后,凹陷的边缘位置依然存在小型的变形,需要后续长时间自行回复;大面积凹陷在维修时,方法与上述类似,不同的是需要去除凹陷处的漆面,当对凹陷进行初步回复后,再对其边缘的小型变形进行处理,例如涂覆填充材料,提高凹陷处的结构强度和平整度,最后进行喷漆或者烤漆表面处理;

传统修复凹陷的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存在主观因素较多,例如加热的温度控制、加热时间、施加外力的大小、推顶工具的形状等会影响回复形变的效果,其中大型凹陷修复工作负荷大、时间长、效率低。

授权公告号CN202655390U公开一种钣金凹陷修复工具,用于修复钣金表面的凹陷,包括:吸附扣、卡槽块、手柄、拉杆与把手;吸附扣后端的卡扣卡于卡槽块前端的卡槽中,卡槽块后端通过拉杆与把手连接;手柄套于拉杆上。该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在使用过程中仅通过外力直接对凹陷处进行拉平,使用范围较窄,例如在平整度较差(折弯处)、凹陷面积较大或者结构强度较大(钢板)的位置使用时,效果不佳。

授权公告号CN102756015B公开一种钣金修复夹具,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圆筒状滚筒;用圆筒旋转轴能转动地支撑滚筒的滚筒支撑轴;支撑滚筒支撑轴的支撑体;设置在支撑体的一端,与滚筒电连接的电极;和作为通路的冷却通路,其用于对滚筒的接触面释放冷却空气。该结构采用滚筒作为加热装置的结构设计,无法保证对凹陷全方位的加热,存在加热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凹陷修复套装,不仅可以对凹陷表面脏污进行彻底清除,对凹陷处快速加热有效减少凹陷处的内部结构变化量,并采用牵引装置将凹陷处缓慢拉平,有效预防快速拉扯造成结构损伤的问题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凹陷修复套装,包括外壳、清污装置、加热装置和牵引装置,

所述清污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伸出外壳左侧并固定连接圆形底座,所述圆形底座周向设置多个清污刷,相邻清污刷之间设置第一出风口;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加热模块和送风模块,所述外壳右侧设置第二出风口,所述外壳的前端面设置进风口,所述送风模块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设置第一风管,所述加热模块设置在第一风管内;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吸盘、连接杆、横杆、支撑杆和丝杆调节套装,所述连接杆为空心结构且其下端与吸盘相连通,所述连接杆内设置排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一端与吸盘相连通,排气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抽真空机,所述横杆包括上横杆和下横杆,所述上横杆上设置第一套管,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贯穿所述第一套管,所述下横杆与连接杆垂直固定,所述丝杆调节套装为两个,每个丝杆调节套装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上横杆和下横杆铰接,两个丝杆调节套装分别位于连接杆的两侧,所述丝杆调节套装包括上丝杆、下丝杆以及位于上丝杆和下丝杆之间的螺纹套,所述支撑杆为两个,两个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上横杆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脚垫。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风口为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中心线为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风口右端设置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的内壁设置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上下两端面均设置把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清污装置包括电机和圆形底座,圆形底座周向设置多个清污刷,且相邻清污刷之间设置第一出风口,修复凹陷之前通过清污装置对凹陷处进行清理,特别是叶子板等容易藏污纳垢的且容易出现凹陷的位置,当电机带动清污刷高速旋转时,清污刷带动其周围的空气进行流动,所以圆形底座和清污刷位置的空气压力较小容易在圆形底座中心积尘,从而造成清污不彻底的问题,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将清污刷设计为分隔式结构,即采用第一出风口将圆形底座的内外进行连通,使用时,圆形底座内的灰尘通过第一出风口流通到外部,有效增强本装置的清污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圆形底座内外空气流动效率,可以将第一出风口设计成倾斜结构或者弧形结构,即第一出风口为倾斜设置或者为弧形。

2.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加热模块和送风模块,外壳右侧设置第二出风口,外壳的前端面设置进风口,送风模块的右端与第二出风口之间设置第一风管,加热模块设置在第一风管内;第二出风口右端设置第二风管,第二风管的内壁设置内螺纹,通过在第二风管内设置内螺纹,可以对使热风形成旋转气流,从而提高热风的前进速度,从而实现对凹陷处的快速加热,提高加热效率,防止长时间加热导致凹陷处的结构应力发生较大的变化。

3.牵引装置包括吸盘、连接杆、支撑杆和丝杆调节套装,使用时通过抽真空机将吸盘内的空气进行抽离,使吸盘吸在凹陷处,然后将支撑杆架设在凹陷的两侧,在支撑杆的下端设置脚垫,不仅增加支撑杆与车体的接触面积,而且防止支撑杆打滑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架设完毕后,在加热装置的配合下,通过左右两侧的丝杆调节套装对下横杆和上横杆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由于上横杆和两个支撑杆为一个整体并相对凹陷处为静止状态,从而实现下横杆和连接杆的缓慢上行,通过吸盘将凹陷拉至平整。

需指出的是,本发明的清污装置和加热装置设计在同一外壳内,有效加强整个套装的结构紧凑性,便于携带和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清污装置和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清污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清污装置和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清污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外壳,2-电机,3-圆形底座,4-清污刷,5-第一出风口,6-加热模块,7-送风模块,8-把手,9-进风口,10-第一风管,11-吸盘,12-连接杆,13-支撑杆,14-排气管路,15-抽真空机,16-上横杆,17-下横杆,18-第一套管,19-上丝杆,20-下丝杆,21-螺纹套,22-防滑凸起,23-脚垫,24-第二风管,25-内螺纹,26-小型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外壳1、清污装置、加热装置和牵引装置,清污装置包括安装在外壳1内的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伸出外壳1的左侧并固定连接圆形底座3,圆形底座3的边缘周向固定连接多个清污刷4,相邻清污刷4之间预留空隙即第一出风口5,第一出风口5的中心线为倾斜设置;

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1内的加热模块6和送风模块7,外壳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8,外壳1的右侧开设第二出风口(图未示),外壳1的前端面设置进风口9,送风模块7的右端与第二出风口之间设置第一风管10,加热模块6安装在第一风管10内;

牵引装置包括吸盘11、连接杆12、横杆、支撑杆13和丝杆调节套装,连接杆12为空心结构且其下端与吸盘11相连通,连接杆12内设置排气管路14,排气管路14的下端与吸盘相连通,排气管路14的上端连接抽真空机15,横杆包括上横杆16和下横杆17,上横杆16上设置第一套管18,连接杆12的上端贯穿第一套管18,下横杆17与连接杆12垂直固定连接,丝杆调节套装为两个,每个丝杆调节套装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上横杆16和下横杆17铰接,两个丝杆调节套装为两个分别位于连接杆12的两侧,丝杆调节套装包括上丝杆19、下丝杆20以及位于上丝杆19和下丝杆20之间的螺纹套21,支撑杆13为两个,两个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上横杆16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支撑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脚垫23,脚垫23为橡胶材质且呈锥形。

本装置在使用方法为:

S1:对凹陷处正反两面的灰尘进行清除:通过清污装置对凹陷处的正反两面的灰尘进行清理,其中第一出风口的结构设计使清污刷内部的空气向外部快速流动,将灰尘带出,提高凹陷处的洁净度;

S2:对凹陷处的正面或反面进行加热:开启加热装置使第二出风口对凹陷处进行充分加热,其中进风口可以保证加热装置的空气流通;

S3:对凹陷处进行牵引修复:先将吸盘紧贴对凹陷处,通过抽真空机进行真空处理,使吸盘吸紧凹陷处,再将支撑杆的下端与凹陷处周围的结构进行接触,此时连接杆与下横杆固定连接,连接杆与第一套管套接,同时调节两个螺纹套使下横杆带动连接杆向上对凹陷进行修复;

S4:重复S2和S3,使凹陷处恢复正常。

实施例二

本发明包括外壳1、清污装置、加热装置和牵引装置,清污装置包括安装在外壳1内的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伸出外壳1的左侧并固定连接圆形底座3,圆形底座3的边缘周向固定连接多个清污刷4,相邻清污刷4之间预留空隙即第一出风口5,第一出风口5为弧形设置;

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1内的加热模块6和送风模块7,外壳1的右侧开设第二出风口,外壳1的前端面设置进风口9,送风模块7的右端与第二出风口之间设置第一风管10,加热模块6安装在第一风管10内;第二出风口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风管24,第二风管24的内壁开设内螺纹25;

牵引装置包括吸盘11、连接杆12、横杆、支撑杆13和丝杆调节套装,连接杆12为空心结构且其下端与吸盘11相连通,连接杆12内设置排气管路14,排气管路14的下端与吸盘相连通,排气管路14的上端连接抽真空机15,横杆包括上横杆16和下横杆17,上横杆16上设置第一套管18,连接杆12的上端贯穿并套接在第一套管18内,下横杆17与连接杆12垂直焊接固定,丝杆调节套装为两个,每个丝杆调节套装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上横杆16和下横杆17铰接,两个丝杆调节套装为两个分别位于连接杆12的两侧,丝杆调节套装包括上丝杆19、下丝杆20以及位于上丝杆19和下丝杆20之间的螺纹套21,支撑杆13为两个,两个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上横杆16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支撑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脚垫23,脚垫23为橡胶材质且呈锥形。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出风口5的中心线为弧形;第二出风口右端设置第二风管24,第二风管24的内壁一体成型两个内螺纹25,本结构设计可以对使热风形成旋转气流,从而增加热风的前进速度,从而实现对凹陷处的快速加热。

实施例三

本发明包括外壳1、清污装置、加热装置和牵引装置,清污装置包括安装在外壳1内的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伸出外壳1的左侧并固定连接圆形底座3,圆形底座3的边缘周向固定连接多个清污刷4,相邻清污刷4之间预留空隙即第一出风口5,第一出风口5的中心线为倾斜设置;

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1内的加热模块6和送风模块7,外壳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8,外壳1的右侧开设第二出风口(图未示),外壳1的前端面设置进风口9,送风模块7的右端与第二出风口之间设置第一风管10,加热模块6安装在第一风管10内;

牵引装置包括吸盘11、连接杆12、横杆、支撑杆13和丝杆调节套装,吸盘11的边缘为双层结构,在双层结构的中间设置多个小型吸盘26,连接杆12为空心结构且其下端与吸盘11相连通,连接杆12内设置排气管路14,排气管路14的下端与吸盘相连通,排气管路14的上端连接抽真空机15,横杆包括上横杆16和下横杆17,上横杆16上设置第一套管18,连接杆12的上端贯穿第一套管18,下横杆17与连接杆12垂直固定,丝杆调节套装为两个,每个丝杆调节套装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上横杆16和下横杆17铰接,两个丝杆调节套装为两个分别位于连接杆12的两侧,丝杆调节套装包括上丝杆19、下丝杆20以及位于上丝杆19和下丝杆20之间的螺纹套21,支撑杆13为两个,两个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上横杆16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支撑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脚垫23,脚垫23为橡胶材质且呈锥形。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6所示,吸盘11的边缘为双层结构,在双层结构的中间设置多个小型吸盘26,吸盘11和小型吸盘26的末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本结构设计针对洁净度不高的吸附位置或者不规则形状的凹陷进行吸附时,可以有效增加吸盘与凹陷处的吸附点,从而提高牵引效果。

实施例四

本发明包括外壳1、清污装置、加热装置和牵引装置,清污装置包括安装在外壳1内的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伸出外壳1的左侧并固定连接圆形底座3,圆形底座3的边缘周向固定连接多个清污刷4,相邻清污刷4之间预留空隙即第一出风口5,第一出风口5的中心线为倾斜设置;

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1内的加热模块6和送风模块7,外壳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把手8,把手8的内侧有防滑凸起22,外壳1的右侧开设第二出风口(图未示),外壳1的前端面设置进风口9,送风模块7的右端与第二出风口之间设置第一风管10,加热模块6安装在第一风管10内;

牵引装置包括吸盘11、连接杆12、横杆、支撑杆13和丝杆调节套装,连接杆12为空心结构且其下端与吸盘11相连通,连接杆12内设置排气管路14,排气管路14的下端与吸盘相连通,排气管路14的上端连接抽真空机15,横杆包括上横杆16和下横杆17,上横杆16上设置第一套管18,连接杆12的上端贯穿第一套管18,下横杆17与连接杆12垂直固定,丝杆调节套装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上横杆16和下横杆17铰接,丝杆调节套装为两个分别位于连接杆12的两侧,丝杆调节套装包括上丝杆19、下丝杆20以及位于上丝杆19和下丝杆20之间的螺纹套21,支撑杆13为两个且其上端与上横杆16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支撑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脚垫23,脚垫23为橡胶材质且呈锥形。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7所示,把手8的内侧有防滑凸起22,本结构设计有效提高使用者与把手8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防止长时间使用造成滑脱的现象发生,有效提高操作的可靠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