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工位双模具运送装置及其运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9618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工位双模具运送装置及其运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粉末成型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工位双模具运送装置及其运送方法。



背景技术:

粉末成型压机在压制成型时,每次压制前需要在模具上布料。现有的粉末成型压机大多只有一个压制工位,模具在压制工位完成上一个工件压制后,在原工位取出压制好的工件后,再重新布料,然后再进行下一个件的压制工序。这种单工位、单模具的作业方式,单件作业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已不能满足高效率批量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三工位双模具运送装置及其运送方法,使两个模具在压制工位和两侧的布料工位交替作业,从而使布料和压制工艺可以在不同工位同时进行,以简单的结构、可靠的性能、方便的操作,高自动化、高效率的完成布料和压制成型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工位双模具运送装置,至少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安装有的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模架,所述的移动模架设置有两个,分别为左移动模架和右移动模架,所述的工作台上还安装有左油缸和右油缸,左油缸和右油缸分别位于工作台中心线的两侧且呈对角线布置,左油缸、右油缸通过各自的连接杆分别与右移动模架、左移动模架连接,所述的左油缸推动右移动模架、右油缸推动左移动模架分别在直线导轨上水平移动。

所述的直线导轨包括两条平行设置于工作台面上两侧的导轨和八个滑块,八个滑块两两对称的滑动固定在两条导轨上,且每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滑块上安装一个移动模架。

所述的每个移动模架底部的四个边角分别通过导向螺杆固定在一个滑块上。

所述的导向螺杆与移动模架之间装有碟簧装置。

所述的碟簧装置包括碟簧、调节螺母和压板,所述的碟簧套接在导向螺杆的下端,调节螺母与导向螺杆的上端螺纹连接,调节螺母与碟簧之间通过压板压紧。

所述的导向螺杆与滑块之间安装有减振橡胶板。

所述的工作台上直线导轨的内侧还设置有两条平行的u型导向槽,连接杆在u型导向槽内滑动。

所述的工作台安装在压机下横梁上,工作台上设计有三个工位,工作台的中心与压机中心重合,为压制工位;右油缸推动左移动模架向右移动至工作台中心的压制工位,此时同步水平移动的右移动模架所在位置为右侧布料工位;左油缸推动右移动模架移动至压制工位,此时同步水平移动的左移动模架所在位置为左侧布料工位。

所述的一种三工位双模具运送装置的模具运送方法:通过右油缸推动左移动模架向右移动至工作台中心的压制工位完成压制工序后,再将左移动模架推回至左侧布料工位;然后通过左油缸将右移动模架向左推至压制工位进行压制,完成压制工序后,再将右移动模架推回右侧布料工位;如上,一个移动模架在压制工位压制成型时,另一个移动模架则在其所在侧的布料工位进行取出成品和布料的辅助工作,两个移动模架在布料工位和压制工位交替作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这种三工位双模具运送装置,使两套模具在两侧布料工位和中间压制工位交替作业,实现了布料和压制工序同时进行,并能保证模具运送的平稳和压制时对直线导轨和滑块的保护;该三工位双模具的运送方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实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移动模架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工作台,2.左移动模架,3.右移动模架,4.直线导轨,5.左油缸,6.u型导向槽,7.连接杆,8.右油缸,9.调节螺母,10.压板,11.碟簧装置,12.导向螺杆,13.减振橡胶板,14.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三工位双模具运送装置,至少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安装有的直线导轨4,直线导轨4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模架,所述的移动模架设置有两个,分别为左移动模架2和右移动模架3,所述的工作台1上还安装有左油缸5和右油缸8,左油缸5和右油缸8分别位于工作台1中心线的两侧且呈对角线布置,左油缸5、右油缸8通过各自的连接杆7分别与右移动模架3、左移动模架2连接,所述的左油缸5推动右移动模架3、右油缸8推动左移动模架2分别在直线导轨4上水平移动。

压机工作台1设计有三个工位,工作台1的中心与压机中心重合,为压制工位,两侧为布料工位。工作时,左移动模架2和右移动模架3上的模具分别在工作台1两侧的布料工位完成布料,通过右油缸8先将左移动模架2和布好料的模具运送到中间压制工位进行压制,完成压制工序后,再将左移动模架2到推到左侧布料工位;然后通过左油缸5将右移动模架3和其上布好料的模具运送到中间压制工位进行压制;同时在左侧布料工位取出左移动模架2上压制好的成品,并对左移动模架上的模具重新布料;待右模具压制完成,通过左油缸5将右移动模架3和其上压制好的成品运送到右侧布料取出成品并重新布料;同时,通过右油缸6将左移动模架2及重新布好料的模具运送到中间压制工位进行压制。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直线导轨4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导轨和八个滑块14,八个滑块14两两对称的滑动固定在两条导轨上,且每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滑块上安装一个移动模架,共两个移动模架,分别为左移动模架2和右移动模架3。

工作台1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安装有左油缸5和右油缸8,左油缸5和右油缸8呈对角线布置,且左油缸5、右油缸8通过各自的连接杆7分别与右移动模架3、左移动模架2连接,所述的连接杆7的截面为矩形截面,连接杆7在u型导向槽6内滑动,u型导向槽6设置有两条,两条平行的u型导向槽6设置在工作台1上直线导轨4的内侧,起到导向的作用;左油缸5推动右移动模架3、右油缸8推动左移动模架2在直线导轨4上来回移动,从而实现模架和模具在布料工位和压制工位之间移动切换。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的每个移动模架底部的四个边角分别通过导向螺杆12固定在一个滑块14上;所述的导向螺杆12与移动模架之间装有碟簧装置11,所述的碟簧装置11包括碟簧、调节螺母9和压板10,所述的碟簧套接在导向螺杆12的下端,调节螺母9与导向螺杆12的上端螺纹连接,调节螺母9与碟簧之间通过压板10压紧。

移动模架通过导向螺杆12与滑块14连接,碟簧装置11安装在导向螺杆12和移动模架的空腔内,并用压板10压紧,通过调节螺母9来调节碟簧组的压缩量,从而调节模架下表面与工作台表面之间的间隙;导向螺杆12与直线导轨滑块14之间安装有减振橡胶板13,能有效过滤模架移动时产生的微小振动。每个滑块14与移动模架之间装有碟簧装置,通过碟簧使移动模架和工作台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保证移动模架能够在直线导轨上轻松移动,并通过直线导轨滑块上的减振橡胶板来过滤模架移动时的轻微振动;而在中间压制工位压制时,通过压缩碟簧来消除模架与工作台之间的间隙,使压制时绝大部分压力通过模架直接施加于工作台本身,而导轨只承受压缩碟簧的力,保证压制成型时不损坏直线导轨和滑块。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的工作台1安装在压机下横梁上,工作台1上设计有三个工位,工作台1的中心与压机中心重合,为压制工位;右油缸8推动左移动模架2向右移动至工作台1中心的压制工位,此时同步水平移动的右移动模架3所在位置为右侧布料工位;左油缸5推动右移动模架3移动至压制工位,此时同步水平移动的左移动模架2所在位置为左侧布料工位。

所述的一种三工位双模具运送装置的模具运送方法为右油缸8推动左移动模架2向右移动至工作台1中心的压制工位完成压制工序后,再将左移动模架2推回至左侧布料工位;然后通过左油缸5将右移动模架3向左推至压制工位进行压制,完成压制工序后,再将右移动模架3推回右侧布料工位;如上,一个移动模架在压制工位压制成型时,另一个移动模架则在其所在侧的布料工位进行取出成品和布料的辅助工作,两个移动模架在布料工位和压制工位交替作业。

工作时,调节左移动模架2和右移动模架3分别与两侧布料工位对齐,装入模具并在两侧布料工位完成布料,通过右油缸8先将左移动模架2和布好料的模具运送到中间压制工位进行压制,完成压制工序后,再将左移动模架2到推到左侧布料工位;然后通过左油缸5将右移动模架3和其上布好料的模具运送到中间压制工位进行压制;同时在左侧布料工位取出左移动模架2上压制好的成品,并对左移动模架2上的模具重新布料;待右侧右移动模架3上的模具压制完成,通过左油缸5将右移动模架3和其上压制好的成品运送到右侧布料工位取出成品并重新布料;同时,通过右油缸6将左移动模架2及重新布好料的模具运送到中间压制工位进行压制。两套模具在两侧布料工位和中间压制工位交替作业,从而使布料和压制工艺可以在不同工位同时进行,本发明以简单的结构、可靠的性能、方便的操作,高自动化、高效率的完成布料和压制成型工作。

移动模架在中间压制工位加压时,受到压力的移动模架通过压板10压缩碟簧装置11,压缩量达到一定值时,移动模架与工作台1之间的间隙变为0,移动模架与工作台接触;此时,压机继续加压,模具受到的压力通过移动模架直接传递到工作台上,而直线导轨4和滑块14受到的压力和压缩碟簧装置11的力相同,此力较小,能防止压坏直线导轨和滑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