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冲压单机多工位垫板减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冲压模具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单机多工位冲压以其生产效率高,人员占用率低,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被冲压生产线广泛采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对于各个工位的工装设备需要进行统一锁付在同一块垫板上,首先能确保各工位定位的准确性,保证机械手投放料位置精准,由于是多工位生产,所以垫板尺寸会比较大,重量也很重,而换模的台车及冲床台面都有一定的承重范围,如果生产工装过重或接近冲床或台车承受力的极限,这样就会影响到设备生产的安全,也会大大缩短冲压设备的使用寿命,使得生产的产品品质也不能得到保证,影响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压单机多工位垫板减重装置,通过在垫板背面铣减重槽孔等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压单机多工位垫板减重装置,包括上模垫板和下模垫板,所述上模垫板上设置有供多工位压机的顶杆穿过的顶杆过孔,所述上模垫板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固定工装设备的键槽,所述键槽的上下两端安装有减重槽孔,使得垫板的整体重量减轻,所述上模垫板的中间设置有防止多工位压机冲压时产生渣屑排出 的废料孔,所述上模垫板的四个角上设置有便于起吊的上模垫板吊耳,上模垫板的相对端缘设置有便于卡扣于多工位压机的上模垫板U形槽,上模垫板上设置有锁紧螺栓孔,上模垫板通过锁紧螺栓孔与下模垫板的凹槽连接,使得上模垫板和下模垫板固定结合在一起,所述下模垫板的相对端缘设置有下模垫板吊耳和下模垫板U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键槽分别设置于上模垫板和下模垫板的宽度中心线位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垫板U形槽和下模垫板U形槽分别对称分布于上模垫板和下模垫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边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键槽内卡接有用于导向冲压冲头的导向块,键槽的槽壁上安装有定位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重槽孔的深度为上模垫板厚度的一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重槽孔关于键槽呈均匀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冲压单机多工位垫板减重装置,通过在垫板背面设置有减重槽孔,使得垫板的重量减轻,缩短了生产过程中人员更换工装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能够减轻设备的负载,使得冲压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得生产的产品品质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下模垫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垫板U形槽;2-上模垫板;3-键槽;4-上模垫板吊耳;5-锁紧螺栓;6-废料孔;7-顶杆过孔;8-减重槽孔;9-下模垫板U形槽;10-下模垫板;11-下模垫板吊耳;1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冲压单机多工位垫板减重装置,包括上模垫板2和下模垫板10,所述上模垫板2上设置有供多工位压机的顶杆穿过的顶杆过孔7,所述上模垫板2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固定工装设备的键槽3,所述键槽3的上下两端安装有减重槽孔8,使得垫板的整体重量减轻,所述上模垫板2的中间设置有防止多工位压机冲压时产生渣屑排出的废料孔6,所述上模垫板2的四个角上设置有便于起吊的上模垫板吊耳4,上模垫板2的相对端缘设置有便于卡扣于多工位压机的上模垫板U形槽1,上模垫板2上设置有锁紧螺栓5,上模垫板2通过锁紧螺栓5与下模垫板10的凹槽12连接,使得上模垫板2和下模垫板10固定结合在一起,所述下模垫板10的相对端缘设置有下模垫板吊耳11和下模垫板U形槽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上模垫板2和下模垫板10通过锁紧螺栓5固定到模具上,再将起吊装置固定到上模垫板吊耳4和下模垫板吊耳11上,启动起吊装置,使起吊装置将模具起吊并安装到压机工作台上,此时将上模垫板U形槽1和下模垫板U形槽9卡扣于压机工作台上,卡扣压机的顶杆穿过顶杆过孔7,减重槽孔8可以减轻垫板的重量,使得工装设备能够更多的锁附在同一个垫板中,当使用完成后,可拧开上模垫板2和下模垫板10将其拆卸开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