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动力刀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3669阅读:1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动力刀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塔,具体是一种立式动力刀塔。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机械加工技术及装备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数控车床作为机械加工最普遍和最基础的生产设备,其发展方向进一步呈现出高精密、智能化、复合型等趋势。CNC复合加工就是把几种不同的加工工艺,放在同一台数控机床上来实现零件的加工,如在一台数控机床上可以进行车削加工、铣削加工、钻孔加工等,也是近年来金属切削加工领域中最流行的先进制造技术之一。具有复合加工能力CNC机床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通过一次零件装夹,即可实现零件多种不同工艺的加工,从而达到减少机床和夹具,免去工序间的搬运和储存,提高零件加工精度,缩短制造周期和节约作业面积的目的,为使用者带来效益。

但是现有的刀塔仍然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刀塔是圆形的,在外圆边缘上安装刀具,这样使得安装的刀头数量有限,而且圆形刀塔的体积较大,成本造价高;在切换刀头的时候比较麻烦,传统刀塔由一号刀具切换到另外一号刀具时需要旋转刀塔,刀塔在旋转的时候会产生误差,并且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动力刀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动力刀塔,包括箱体、电机座、前轴承座、尾轴承座、主传动轴和多个动力头;所述主传动轴设于箱体内部,主传动轴上均匀设有多个主轴齿轮,所述主传动轴的一端延伸至箱体的一侧壁外部,且主传动轴的一端与前轴承过盈配合,前轴承安装在前轴承座上,前轴承座的一端与电机座固定连接,前轴承座的另一端与箱体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主传动轴的一端通过前轴承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电机驱动主传动轴运动;所述主传动轴的另一端延伸至箱体的另一侧壁外部,且主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尾轴承过盈配合,尾轴承安装在尾轴承座上,尾轴承座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另一侧壁上;所述箱体的前后壁及其上壁均设有多个动力头孔位和多组动力头安装孔组,所述动力头安装孔组包括多个动力头安装孔;所述箱体的动力头孔位处可拆卸的连接有多个动力头,所述动力头包括动力头齿轮、动力头隔套、轴承、动力头轴承座、动力头轴承压盖和被动轴;轴承安装在动力头轴承座上,动力头轴承座上安装有动力头轴承压盖,被动轴的一端穿过轴承,并通过动力头隔套与动力头齿轮连接,动力头隔套紧固套在被动轴上,动力头齿轮紧固套在动力头隔套上;所述动力头轴承座、动力头轴承压盖上均设有与动力头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动力头的动力头齿轮与主传动轴上的主轴齿轮相啮合;所述箱体的动力头孔位处还可拆卸的连接有多个外圆刀座、镗孔刀座,外圆刀座、镗孔刀座上均设有与动力头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外圆刀座上设有外圆刀,镗孔刀座上设有镗孔刀,所述主传动轴上的主轴齿轮与镗孔刀座的镗孔刀齿轮相啮合;所述主传动轴上的主轴齿轮与外圆刀座的外圆刀齿轮相啮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截面为凸字形,箱体的下端设有矩形结构,箱体的上端设有矩形凸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轴齿轮套在主传动轴上,且主轴齿轮与主传动轴过盈配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前后壁及其上壁的动力头孔位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箱体同一长度位置的三个动力头孔位与同一个主轴齿轮的不同部位相啮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多个动力头孔位和多组动力头安装孔组在箱体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头安装孔组包括四个动力头安装孔,四个动力头安装孔位于动力头孔位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立式动力刀塔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安装与拆卸方便;刀头数量多,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安装铣刀、切刀、固定刀具等;本装置固定在机床上不需要移动刀架,只需要移动机床导轨就可以实现加工,而且精密度更精准,工作效率高,可以实现多头传动,也可以安装固定刀头,实现多功能、多用途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立式动力刀塔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立式动力刀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立式动力刀塔的主视图。

图4为立式动力刀塔的侧视图。

图5为立式动力刀塔的C-C剖视图。

图6为立式动力刀塔的B-B剖视图。

图7为立式动力刀塔的D-D剖视图。

图8为立式动力刀塔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动力头;2-箱体;3-电机座;4-前轴承座;5-主轴齿轮;6-主传动轴;7-外圆刀座;8-镗孔刀座;9-外圆刀;10-镗孔刀;11-动力头齿轮;12-动力头隔套;13-轴承;14-动力头轴承座;15-动力头轴承压盖;16-被动轴;17-动力头安装孔;18-动力头孔位;19-尾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8,一种立式动力刀塔,包括箱体2、电机座3、前轴承座4、尾轴承座19、主传动轴6和多个动力头1;所述箱体2的C-C方向的截面为凸字形,箱体2的下端设有矩形结构,箱体2的上端设有矩形凸起,所述主传动轴6设于箱体2内部,主传动轴6上均匀设有多个主轴齿轮5,主轴齿轮5套在主传动轴6上,且主轴齿轮5与主传动轴6过盈配合;所述主传动轴6的一端延伸至箱体2的一侧壁外部,且主传动轴6的一端与前轴承过盈配合,前轴承安装在前轴承座4上,前轴承座4的一端与电机座3通过螺钉固定方式固定连接,前轴承座4的另一端与箱体2的一侧壁通过螺钉固定方式固定连接,所述主传动轴6的一端通过前轴承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电机安装在电机座3上,电机的输出轴与前轴承过盈配合,电机驱动主传动轴6运动;所述主传动轴6的另一端延伸至箱体2的另一侧壁外部,且主传动轴6的另一端与尾轴承过盈配合,尾轴承安装在尾轴承座19上,尾轴承座19通过螺钉固定方式固定安装在箱体2的另一侧壁上;所述箱体2的前后壁及其上壁均设有多个动力头孔位18和多组动力头安装孔组,多个动力头孔位18和多组动力头安装孔组在箱体2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所述动力头安装孔组包括四个动力头安装孔17,四个动力头安装孔17位于动力头孔位18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处;

所述箱体2的动力头孔位18处通过螺栓固定方式连接有多个动力头1,所述动力头1包括动力头齿轮11、动力头隔套12、轴承13、动力头轴承座14、动力头轴承压盖15和被动轴16;轴承13安装在动力头轴承座14上,动力头轴承座14上安装有动力头轴承压盖15,被动轴16的一端穿过轴承13,并通过动力头隔套12与动力头齿轮11连接,动力头隔套12紧固套在被动轴16上,动力头齿轮11紧固套在动力头隔套12上;所述动力头轴承座14、动力头轴承压盖15上均设有与四个动力头安装孔17相对应的四个第一安装孔;所述动力头1的动力头齿轮11与主传动轴6上的主轴齿轮5相啮合,主传动轴6上的主轴齿轮5驱动动力头1转动;

所述箱体2的动力头孔位18处还通过螺栓固定方式连接有多个外圆刀座7、镗孔刀座8,外圆刀座7、镗孔刀座8上均设有与四个动力头安装孔17相对应的四个第二安装孔,所述外圆刀座7上设有外圆刀9,镗孔刀座8上设有镗孔刀10,所述主传动轴6上的主轴齿轮5与镗孔刀座8的镗孔刀齿轮相啮合,主轴齿轮5驱动镗孔刀座8带动镗孔刀10转动;所述主传动轴6上的主轴齿轮5与外圆刀座7的外圆刀齿轮相啮合,主轴齿轮5驱动外圆刀座7带动外圆刀9转动;所述主轴齿轮5与各动力头齿轮11、外圆刀齿轮、镗孔刀齿轮相对应;所述箱体2的前后壁及其上壁的动力头孔位18的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应,箱体2同一长度位置的三个动力头孔位18与同一个主轴齿轮5的不同部位相啮合,工作效率高。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时,由于传动轴与齿轮相互齿合,通过传动轴的工作即可实现有效驱动全部的动力头工作,且传动轴用轴承以及轴承座固定,使得受力距离拉短,刚性越强,工作更为稳定;本装置固定在机床上不需要移动刀架,只需要移动机床导轨就可以实现加工,而且精密度更精准,工作效率高,可以实现多头传动,也可以安装固定刀头,实现多功能、多用途使用。

该立式动力刀塔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安装与拆卸方便;刀头数量多,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安装铣刀、切刀、固定刀具等;本装置固定在机床上不需要移动刀架,只需要移动机床导轨就可以实现加工,而且精密度更精准,工作效率高,可以实现多头传动,也可以安装固定刀头,实现多功能、多用途使用。

在本立式动力刀塔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