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丝网编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网编织机的织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丝编织网的用途较为广泛,例如制成网箱作为大型工程的构件,填满石块后,可用于永久性保护和支持海堤、江河湖泊堤岸的防洪水利设施,或保护和支持沙堤、排水渠、水库、路桥及其他土木工程;或者作为支护网用于矿山、矿井的巷道和采掘工作面的安全防护;或者用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隔离栏网,以及草原、园林绿地、大型建设土地等场合的防护围栏;以及饲养家禽家畜的隔离网,石油管道保温,建筑,等等。目前的正反拧丝网编织机均采用拧丝轮正反转的形式进行工作,目前的装置要求网丝的丝径与拧丝轮的开口相对应,不能随意更换网丝的丝径,为了实现不同丝径的织网工作必须要配备不同开口的拧丝轮,根据编织情况进行更换,更换复杂,工作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可以随意调节网丝丝径的丝网编织机的织网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丝网编织机的织网结构,其包括拧丝机构以及设置于拧丝机构前方用于固定网丝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卡丝板、设置在卡丝板上的卡槽以及用于驱动卡丝板移动的驱动装置。
本发明所述卡槽为v字形或u字形。
本发明所述拧丝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滑板、下滑板以及设置在上滑板与下滑板之间的拧丝轮,所述卡槽的数量比拧丝轮数量的倍少个。
本发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设置在驱动轴上的驱动齿轮以及设置在卡丝板上的卡丝板齿条,所述卡丝板齿条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
本发明所述拧丝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拧丝轮和下拧丝轮,在所述上滑板内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拧丝轮旋转的上旋转齿条,在所述下滑板内设置有用于驱动下拧丝轮旋转的下旋转齿条,在所述上旋转齿条和下旋转齿条之间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与所述上旋转齿条和下旋转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第一电机驱动。
本发明在所述上滑板内设置有用于使上滑板移动的上移动齿条,在下滑板内设置有用于使下滑板移动的下移动齿条,在所述上移动齿条与下移动齿条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所述上移动齿条和下移动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二电机驱动。
本发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以及设置在驱动轴上的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卡丝板相接触。
本发明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杆与所述卡丝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每一个所述拧丝轮均对应的设置有一个卡槽。
所述驱动电机通过plc或cnc进行控制。
所述第一电机驱动通过plc或cnc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本发明在拧丝机构前方设置有卡丝板,当需要进行旋转拧丝时,卡丝板的卡槽将网丝卡住,然后拧丝轮旋转进行拧丝,通过卡丝板对网丝进行固定,对拧丝轮开口要求低,可以根据要求随意更换网丝丝径,调节非常方便,并且结构简单。卡槽采用v字形或u字形,当采用v字形时可以根据网丝的直径调整卡丝板上升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场合。卡丝板通过齿轮齿条进行驱动,结构简单便于维修。上旋转齿条、下旋转齿条、上移动齿条以及下移动齿条均通过齿轮进行传动,齿轮的驱动电机均采用plc或cnc进行控制,可以随时调节齿轮转动,简化整机机构,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上旋转齿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拧丝机构以及设置于拧丝机构前方用于固定网丝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卡丝板7、设置在卡丝板7上的卡槽8以及用于驱动卡丝板7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卡槽8为v字形或u字形或者其他可以卡住网丝的形状,当卡槽8为u字形时其侧壁间距应大于单根网丝的直径而小于单根网丝直径的2倍。
所述拧丝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滑板1、下滑板2以及设置在上滑板1与下滑板2之间的拧丝轮,所述卡槽8的数量比拧丝轮数量的2倍少1个,每一个所述拧丝轮均对应的设置有一个卡槽8,可以有效保证在拧丝过程中卡槽8都可以实现对网丝的卡紧。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驱动轴10、设置在驱动轴10上的驱动齿轮11以及设置在卡丝板7上的卡丝板齿条9,所述卡丝板齿条9与所述驱动齿轮11相啮合,所述驱动电机通过plc或者cnc加工中心进行控制。
所述拧丝轮包括相对设置并且可以相互扣合的上拧丝轮3和下拧丝轮4,在所述上拧丝轮3上设置有第一轮齿12,在下拧丝轮4上设置有第二轮齿13,在所述上滑板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拧丝轮3旋转的上旋转齿条14,上旋转齿条14与第一轮齿12相啮合,在所述下滑板2内设置有用于驱动下拧丝轮4旋转的下旋转齿条15,所述下旋转齿条15与所述第二轮齿13相啮合,在所述上旋转齿条14和下旋转齿条15之间设置有第一齿轮16,所述第一齿轮16分别与所述上旋转齿条14和下旋转齿条15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16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电机通过plc或者cnc加工中心进行控制。在所述上拧丝轮3上设置有上进丝口5,在下拧丝轮6上设置有下进丝口6。
在所述上滑板1内设置有用于使上滑板1移动的上移动齿条17,在下滑板2内设置有用于使下滑板2移动的下移动齿条18,在所述上移动齿条17与下移动齿条18之间设置有第二齿轮19,所述第二齿轮19分别与所述上移动齿条17和下移动齿条18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9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电机通过plc或者cnc加工中心进行控制。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其他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驱动装置的结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10以及设置在驱动轴10上的凸轮20,所述凸轮20与所述卡丝板7相接触。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其他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驱动装置的结构,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21,所述气缸21的气缸杆与所述卡丝板7固定连接。
本发明在使用时网丝通过上进丝口5和下进丝口6进入拧丝机构,然后拧丝轮在上旋转齿条14和下旋转齿条15的作用下进行旋转,旋转一定要求圈数后,卡丝板7上升,将网丝卡进卡槽8,然后拧丝轮反方向旋转,即可实现正反拧的操作,完成正反拧之后,在上滑板1与下滑板2的作用下,上下拧丝轮发生错位,使对应设置的上下拧丝轮向左或向右移动,使位于上部的上拧丝轮与位于其左侧或右侧一个拧丝轮距离的下拧丝轮相对应,继续进行正反拧工作,同时在刺轴的作用下网丝不断向外伸长,完成六角丝网的编织。
本发明采用卡丝板的结构,在旋转拧丝时,卡丝板将网丝卡住,减小网丝丝径对拧丝轮开口大小的要求,避免更换拧丝轮,保证不同丝径的织网顺利进行编织可以有效保证加工质量,同时结构简单,机器损坏率低,加工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