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中底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112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中底加工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钢中底加工设备的改进发明。



背景技术:

钢中底的加工主要是采用钢卷材通过冲压机冲压下料,为了减少废料产生,现有的卷材的宽度刚好够裁切两片钢中底,而现有的加工设备是采用两台冲压机前后设置,并且左右位置相对错开,这样可以同时裁切两片钢中底,但是两台冲压机所需设备成本高,而且设备占用空间较大,对场地要求也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占用空间小的钢中底加工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钢中底加工设备,包括有卷料架、牵引机构及裁切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有牵引辊及带动牵引辊转动的动力源,所述裁切机构包括有机座、上模、与上模相匹配的下模及带动上模上下升降的动力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的后方设置有带动物料左右往复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底座和移动箱,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移动箱的底面安装有与直线导轨相匹配的滑座,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推动移动箱沿直线导轨左右移动的动力部件。

所述动力部件包括有可伸缩的橡胶管及与橡胶管内腔连接的气源,所述橡胶管的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橡胶管的另一端与移动箱连接,所述橡胶管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移动箱的两侧,所述移动箱在移动工况时,其中一橡胶管充气,另一橡胶管则抽气。

所述橡胶管为纵向褶皱的管子,所述橡胶管充气时,所述管子的褶皱部分被撑开,所述橡胶管抽气时,所述管子的褶皱部分收缩复位。

所述牵引机构和移动机构之间设置有防物料与地面接触的限位部件。

所述限位部件包括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安装有可以转动的限位导辊,所述限位导辊设置在物料的下方。

所述裁切机构的上模设有废料切刀。

所述裁切机构的前方连接有排废通道,所述排废通道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移动箱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有进料辊、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所述出料口设置有出料辊,所述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之间的间距与物料的宽度相同。

所述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安装在限位板上,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导槽,所述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沿导槽左右移动,且通过锁紧螺丝锁紧。

所述裁切机构的侧方连接有钢中底通道,钢中底通道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

本发明通过移动部件,使物料左右往复移动,这样物料的左侧裁切后,移动部件将物料向左推,使右侧未裁切部位移动至裁切机构的下方进行裁切,而后牵引机构将物料向前移动,所述移动部件推动物料向右移动,如此反复,这样采用一台裁切机实现了两排钢中底的裁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占用空间小,设备更方便安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移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其有关细节。参照附图,该种钢中底加工设备,依次包括有卷料架1、牵引机构4、防物料与地面接触的限位部件、带动物料左右往复移动的移动机构及裁切机构13,所述牵引机构4包括有牵引辊3及带动牵引辊转动的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为电机,所述限位部件包括有限位座5,所述限位座5上安装有可以转动的限位导辊6,所述限位导辊6设置在物料的下方,物料2在牵引过程中会松弛,过松时物料2下垂与限位导轨6接触,限位导辊6避免物料2与地面接触,防止物料2受损;所述裁切机构13包括有机座、上模12、与上模相匹配的下模14及带动上模上下升降的动力部件11,所述动力部件11为液压缸或油缸,所述上模12设有废料切刀,上模12和下模14压合时,不仅进行钢中底的裁切,同时将废边料切除,所述裁切机构的侧方连接有钢中底通道,钢中底通道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所述裁切机构13的前方连接有排废通道15,所述排废通道15和钢中底通道向下倾斜设置,废边料由排废通道15排出,成型的钢中底则由钢中底通道排出,统一收集;所述裁切机构13的后方设置有带动物料左右往复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底座19和移动箱21,所述底座19上设置有直线导轨及推动移动箱沿直线导轨左右移动的动力部件,所述移动箱21的底面安装有与直线导轨相匹配的滑座,所述移动箱21具有进料口7和出料口10,所述进料口7设置有进料辊8、左限位块20和右限位块22,所述出料口7设置有出料辊9,所述左限位块20和右限位22块安装在限位板23上,所述限位板23上开设有导槽,所述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沿导槽左右移动,且通过锁紧螺丝24锁紧,所述左限位块20和右限位块22之间的间距与物料2的宽度相同,移动箱21在移动时左、右限位块带动物料随之移动,并且左、右限位块防止物料在移动箱内左右移动,只有移动箱21移动时才能带动物料2移动,从而提高移动的精度,由于左、右限位块可以沿导槽移动,因此可以调节左、右限位块的位置,不仅可以调节左、右限位块之间的间距,还可以调节物料相对上、下模的位置;所述动力部件包括有可伸缩的橡胶管17、18及与橡胶管内腔连接的气源,所述橡胶管为纵向褶皱的管子,所述橡胶管的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橡胶管的另一端与移动箱连接,所述橡胶管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移动箱21的两侧,所述移动箱21在移动工况时,其中一橡胶管充气,另一橡胶管则抽气,移动箱1向橡胶管抽气的该端移动,所述橡胶管充气时,所述管子的褶皱部分被撑开,所述橡胶管抽气时,所述管子的褶皱部分收缩复位,如此实现移动箱移动。

本机工作时,物料2为卷料,置于卷料架1上,所述牵引辊3将物料向前输送,物料2穿过移动箱的进料辊8和出料辊9,进入裁切机构13,首先物料2的左侧进行冲压,动力部件带动上模12向下压,上模12与下模14压合,物料2的左侧被冲压下料,接着左侧的橡胶管17抽气,橡胶管收缩,右侧的橡胶管18充气,橡胶管撑开推动移动箱21向左侧移动,物料2随之向左侧移动,使物料2的右侧与上、下模的对应,并且物料将冲压后的钢中底推入钢中底通道,使其自动落入钢中底通道下方的收料箱内,统一收集,而此时对物料2的右侧进行冲压,再次下料,如此对物料2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进行下料,而后左侧的橡胶管17充气,橡胶管撑开,右侧的橡胶管18抽气,橡胶管收缩,左侧橡胶管17推动移动箱21向右侧移动,物料2随之向右侧移动,牵引辊3则带动物料2向前移动一个工位,此时再次进入物料左侧的冲压,如此反复工作。本发明采用一台裁切机实现了两排钢中底的裁切,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占用空间小,更便于设备的安置。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中底加工设备,包括有卷料架、牵引机构及裁切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有牵引辊及带动牵引辊转动的动力源,所述裁切机构包括有机座、上模、与上模相匹配的下模及带动上模上下升降的动力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的后方设置有带动物料左右往复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底座和移动箱,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移动箱的底面安装有与直线导轨相匹配的滑座,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推动移动箱沿直线导轨左右移动的动力部件。本发明采用一台裁切机实现了两排钢中底的裁切,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占用空间小,更便于设备的安置。

技术研发人员:薛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铭瑞鞋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6
技术公布日:2017.09.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