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伺服压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6110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伺服压装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伺服压装装置,属于压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针对诸如驱动键等小物件进行装配时,一般都是采用人工使用橡胶锤等半柔性锤体进行个装,装配效率低且装配一致性差,严重的话将影响产品后续装配或使用,因此有必要对此工艺进行改制。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装配工装或装置越来越多,为装配过程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且降低了劳动强度,产品一致性好,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多功能伺服压装装置,用于对驱动键的安装提供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伺服压装装置,其结构紧凑,操作便利,降低了对驱动键的压装错误率及压装劳动强度,提高了压装精准性、产品质量稳定性及工作效率,且压装一致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伺服压装装置,其包括底座及其上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底座上具有可支撑并定位待压装物件的定位部,该定位部上方具有可将待压装驱动键压入所述待压装物件内的压头,所述第二支架顶部具有活动定位所述压头的第一定位板,并在所述第一支架顶部具有第二定位板,该第二定位板定位有压力桩头,该压力桩头下部连接有可对所述压头形成向下压力的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与所述压头之间具有调节盘,该调节盘定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板上并具有中心孔,所述压杆可贯穿通过该中心孔并与所述压头配合;所述调节盘外圆周上具有四个连通至所述中心孔的工艺孔,且该工艺孔两两位置相对并具有同一可与所述中心孔的中心线相交的中心轴线;在一位置相对的工艺孔上对应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端、红外线接收端,该红外线发射端、红外线接收端外接有智能警报器,在另一位置相对的工艺孔上分别设置有调节螺钉、第二弹性件及钢珠,所述钢珠活动定位于所述调节孔端口位置上且部分凸显于所述中心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压杆上部具有筒状结构,所述压力桩头下部伸至该筒状结构内,并通过一销柱与所述筒状结构壁上的竖直长孔限位配合形成定位连接,在该压力桩头端部与筒状结构内底之间具有第一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桩头中部固连有导向盘,该导向盘上固连有导向杆,并在所述第一定位板上具有可与所述导向杆相正对的导向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数量为两个,且该第二支架水平截面呈长方形结构;所述第一定位板呈圆盘状且其外圆周呈倒锥台结构,在该第一定位板上具有两与所述第二支架位置相对的支耳,所述第一定位板通过该支耳与所述第二支架螺钉定位,且在该第一定位板上还具有与所述第二支架进行定位的定位销。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桩头采用一倒立设置的伺服电动缸,该伺服电动缸的缸杆与所述压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紧凑,操作便利,通过调节盘上的红外线发射端、红外线接收端实施监控压杆的工作,并可通过智能警报器进行警报处理;通过由钢珠、调节螺钉及第二弹性件对压杆进行压力调节,进而降低了对驱动键的压装错误率及压装劳动强度,提高了压装精准性、产品质量稳定性及工作效率,且压装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图2所示的多功能伺服压装装置,其包括底座1及其上的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底座1上具有可支撑并定位待压装物件的定位部11,该定位部11上方具有可将待压装驱动键压入待压装物件内的压头4,第二支架3顶部具有活动定位压头4的第一定位板5,并在第一支架2顶部具有第二定位板,该第二定位板定位有压力桩头6,该压力桩头6下部连接有可对压头4形成向下压力的压杆7,该压杆7与压头4之间具有调节盘12,该调节盘12定位于第一定位板5上并具有中心孔,压杆7可贯穿通过该中心孔并与压头4配合;调节盘12外圆周上具有四个连通至中心孔的工艺孔,且该工艺孔两两位置相对并具有同一可与中心孔的中心线相交的中心轴线;在一位置相对的工艺孔上对应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端19、红外线接收端20,该红外线发射端19、红外线接收端20外接有智能警报器,在另一位置相对的工艺孔上分别设置有调节螺钉15、第二弹性件14及钢珠13,钢珠13活动定位于调节孔端口位置上且部分凸显于中心孔内。

具体地,红外线发射端19、红外线接收端20实施监控压杆的工作,将智能警报器设计为带智能控制端的警报器,即红外线发射端19、红外线发射端20之间的等时间隔信号中断即满足一次压装作业,当等时无间隔信号中断即表示系统故障或未形成正确压装需求,此时智能警报器进行警报处理,再由操作人员进行相应调整处理,以降低了对驱动键的压装错误率,提高压装精准性及产品质量稳定性,压装一致性好。而调节螺钉15、第二弹性件14及钢珠13依次由工艺孔外圆周至中心孔方向设置,且该调节螺钉15与工艺孔螺纹连接。由钢珠13对贯穿通过中心孔的压杆7进行压力调节,同时还兼备防错功能。

压杆上部具有筒状结构,压力桩头6下部伸至该筒状结构内,并通过一销柱9与筒状结构壁上的竖直长孔8限位配合形成定位连接,在该压力桩头6端部与筒状结构内底之间具有第一弹性件10。销柱9与竖直长孔8配合时,当销柱9处于竖直长孔8上端时,压力桩头6带动压杆7上升,进而使得压杆7脱离调节盘12;当销柱9处于竖直长孔8下端时,压力桩头6带动压杆7下降,压杆7穿过中心孔、并与钢珠13形成力交互,压杆7继续下降将对待压装驱动键进行压装作业。这里,钢珠13除了压力调节外,还可避免压杆7与压力桩头6之间的直接力撞击,进而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

压力桩头16中部固连有导向盘16,该导向盘16上固连有导向杆17,并在第一定位板5上具有可与导向杆17相正对的导向槽18。

本例中,第二支架3数量为两个,且该第二支架3水平截面呈长方形结构;第一定位板5呈圆盘状且其外圆周呈倒锥台结构,在该第一定位板5上具有两与第二支架3位置相对的支耳,第一定位板5通过该支耳与第二支架3螺钉定位,且在该第一定位板5上还具有与第二支架3进行定位的定位销21,稳定可靠,适宜批量压装作业。

最后,压力桩头采用一倒立设置的伺服电动缸,该伺服电动缸的缸杆与压杆7直接连接,因本身压装力度不大,因此采用伺服电动缸完全可满足整个装置的作业动力。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