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棚天窗靠模自动起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628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顶棚天窗靠模自动起吊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生产设备,特别涉及顶棚天窗靠模自动起吊器。



背景技术:

汽车顶棚内饰是汽车整体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车内的装饰性,同时,顶棚内饰还可以提高与车外的隔热、绝热效果,降低车内噪声,提高吸音效果,提高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汽车带天窗顶棚的生产方法中,一般天窗骨架裁切采取靠模方式,靠模是加工中心加工出来的金属件,依靠人工拿上拿下,既费时间又费人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生产效率较高的顶棚天窗靠模自动起吊器。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顶棚天窗靠模自动起吊器,包括机架,起吊架,靠模,胎膜和驱动装置,所述机架包括台板和支撑板,支撑板和台板间隔设置且位于台板上方,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撑板上且与起吊架连接,所述胎膜设置在台板上,所述靠模设置在起吊架下方且与起吊架相对设置,所述靠模两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起吊架包括主体部,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第一、第二转动部分别设置在主体部两侧,第一、第二转动部与主体部分别通过第一、第二转轴连接,所述第一、第二转动部的端部均设有卡钩。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和气缸杆,气缸杆两端分别与气缸和起吊架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架包括连接架,连接架设置在台板一侧,支撑板与连接架上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架底部设有滚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台板上设有多个支架,支架间隔设置,所述胎膜设置在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顶棚天窗靠模自动起吊器设计简单巧妙,操作方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此外,其结构强度较高,便于维护,有效降低了顶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棚天窗靠模自动起吊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起吊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顶棚天窗靠模自动起吊器包括机架1,起吊架2,靠模3,胎膜4和驱动装置5,所述机架1包括台板11和支撑板12,支撑板12和台板11间隔设置且位于台板11上方。所述驱动装置5设置在支撑板12上且与起吊架2连接,所述胎膜4设置在台板11上。所述靠模3设置在起吊架2下方且与起吊架相对设置,所述靠模3两侧设有连接杆31。所述起吊架2包括第一转动部21,第二转动部22和主体部23,第一、第二转动部21、22分别设置在主体部23两侧,第一、第二转动部21、22与主体部23分别通过第一、第二转轴6、7连接,所述第一、第二转动部的端部均设有卡钩8。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生产时,先将顶棚产品放置于胎膜4上,靠模3通过起吊架2放置于顶棚产品上;然后起吊架2翻起第一、第二转动部使得靠模3脱离;驱动装置5带动起吊架2上升,使得起吊架与靠模分离,然后人工裁切天窗;裁切完成后,起吊架2下降,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的卡钩与连接杆31连接,从而起吊靠模3,拿出顶棚产品,从而完成一个循环。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减少人工损耗,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气缸51和气缸杆52,气缸杆52两端分别与气缸51和起吊架2连接,通过气缸驱动气缸杆,使气缸杆伸缩,从而使起吊架2上升或下降。所述机架1包括连接架13,连接架13设置在台板11一侧,支撑板12与连接架13上端连接,从而是连接架13不会影响工人在台板上操作,同时能够增强支撑板的稳定性。所述机架1底部设有滚轮9,从而便于机架1的移动。所述台板11上设有多个支架111,支架111间隔设置,所述胎膜4设置在支架上,使得胎膜保持稳定。

本实施例的顶棚天窗靠模自动起吊器设计简单巧妙,操作方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此外,其结构强度较高,便于维护,有效降低了顶棚的生产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