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缝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1680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带缝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带制作成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带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彩图板在初步制作成型的其中一个步骤是将前一批生产的尾料钢带与新进入生产线的钢带进行缝合处理。目前,钢板与钢带之间的缝合连接方式一般都是相互咬合的方式连接,而这种咬合的连接均是单行咬合或者单列咬合连接,在大型钢带连接中,仅仅是单行或者单列的咬合会造成连接不稳,后续成型过程中容易使得咬合位置松脱,导致整卷钢带的生产质量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带缝合装置,能够保证缝合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带缝合装置,具有在前方的接带辊以及后方的送带辊,钢带从接带辊向送带辊方向平移输送,接带辊与送带辊之间设有缝合部件,所述缝合部件包括在竖向可对向运动的上缝合模和下缝合模,上缝合模的下表面设有向下突出的缝合凸台,缝合凸台在水平方向上呈M*N矩形阵列布置,其中M与N均为大于3的整数,下缝合模相对于每个缝合凸台的位置设有与缝合凸台凹凸配合的缝合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带辊、送带辊、上缝合模和下缝合模均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安装有控制接带辊运转的接带电机,机架上安装有控制送带辊运转的送带电机,所述机架在靠近送带辊的位置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的感应位置朝向钢带表面,所述感应器与接带电机、送带电机电性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设有对向安装的上油缸和下油缸,所述上油缸的输出方向为竖直方向,上油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上连接板,上缝合模安装在上连接板底端,下油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下连接板,下缝合模安装在下连接板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接板与上缝合模之间均布有若干上缓冲弹簧,下连接板与下缝合模之间均布有若干下缓冲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接板上设有朝向下方的上限位柱,下连接板上对应上限位柱的位置设有下限位柱,在上限位柱与下限位柱抵接时,上缓冲弹簧与下缓冲弹簧均未达到极限载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带辊的前方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接有升降部件,所述升降部件连接在机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部件包括连接导向板的升降丝杠以及驱动升降丝杠升降的手摇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在竖向对向运动的上缝合模与下缝合模对两条分开的钢带进行缝合,由于缝合凸台与缝合凹槽均呈M*N矩形阵列布置,且M与N均为大于3的整数,即两块钢板具有M*N个咬合的连接位置,从而两块钢板连接非常稳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缝合装置的前视图;

图2是缝合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缝合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上缝合模的示意图;

图5是下缝合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的钢带缝合装置,具有在前方的接带辊1以及后方的送带辊2。接带辊1将钢带从前方的输送装置运送后,通过平移输送的方式将钢带输送至于送带辊2,之后继续输送至后方的设备设施中。由于前一卷钢带的末端需要与后一卷钢带的前端缝合,因此在接带辊1与送带辊2之间设有缝合部件。所述的缝合部件包括在竖向可对向运动以及背向分开的上缝合模3和下缝合模4,两个缝合模的对向运动实现钢带缝合,两个缝合模的背向分开实现钢带的继续传输。

具体的,参考图4和图5,上缝合模3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向下突出的缝合凸台31,缝合凸台31在水平方向上呈4*10矩形阵列布置,当然也不一定是4*10的矩形阵列,也可以是M*N的矩形阵列,只要M与N均为大于3的整数即可,与此同时,下缝合模4相对于每个缝合凸台31的位置设有与缝合凸台31凹凸配合的缝合凹槽41。在缝合时,上缝合模3与下缝合模4对压,缝合凸台31将叠在一起的两块钢带处于同一竖直位置的对应部分压入相应的缝合凹槽41中,从而两块钢带咬合在一起。由于两块钢带具有4*10个咬合的连接位置,从而两块钢带连接非常稳固。

继续参考图1至图3,进一步,所述的接带辊1、送带辊2、上缝合模3和下缝合模4均安装在机架6上。机架6上安装有并未图示的接带电机和送带电机。接带电机连接并控制接带辊1运转,送带电机连接和控制送带辊2运转的,机架6在靠近送带辊2的位置设有感应器5,感应器5的感应位置朝向钢带表面,感应器5与接带电机、送带电机电性相连。感应器5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其作用在于感应钢带,比如说,前一卷钢带到达对应感应器5的位置时,控制送带电机停止,后一卷钢带到达相应感应器5的位置时,控制接带电机停止,那么钢带停止的位置即是需要缝合的位置。

进一步,上缝合模3以及下缝合模4可以这样驱动。机架6上设有对向安装的上油缸7和下油缸8,上油缸7的输出方向为竖直向下,上油缸7的输出端连接有上连接板9,上缝合模3安装在上连接板9底端,下油缸8的输出方向为竖直向上,其输出端连接有下连接板10,下缝合模4安装在下连接板10顶端。

进一步,上连接板9与上缝合模3之间均布有若干上缓冲弹簧11,下连接板10与下缝合模4之间均布有若干下缓冲弹簧12。上缓冲弹簧11以及下缓冲弹簧12分别用于保护上缝合模3以及下缝合模4,防止刚性冲击。

进一步,上连接板9上设有朝向下方的上限位柱13,下连接板10上对应上限位柱13的位置设有下限位柱14,在上限位柱13与下限位柱14抵接时,上缓冲弹簧11与下缓冲弹簧12均未达到极限载荷,因此上缓冲弹簧11与下缓冲弹簧12不易损坏。

进一步,接带辊1的前方设有导向板15,导向板15接有升降部件16,升降部件16连接在机架6上。升降部件16可以带动导向板15在竖直方向上升降,从而调整钢带进入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位置需求。

进一步,所述升降部件16包括连接导向板15的升降丝杠以及驱动升降丝杠升降的手摇轮17,丝杠驱动的方式可以保证传动的精确。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