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器进油管折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1537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涡轮增压器进油管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进油管的管身光滑而且具有多个弯折,当需要对进油管的管端进一步折弯时,管身的定位较为不易,但如果采用过大的装夹力又容易损伤进油管管身,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一个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涡轮增压器进油管折弯装置,能在此类进油管的折弯工序中对进油管进行较好的定位装夹,而且不易损伤管身。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涡轮增压器进油管折弯装置,用于同时具备水平折弯和竖向折弯的蛇形进油管的再次折弯,此蛇形进油管的一端设有定位面,定位面上设定位孔,所述折弯装置包括折弯机构和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包括定位栓、定位栓气缸、第一定位槽和与第一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夹、定位夹气缸;所述折弯机构包括折弯压头和折弯气缸,折弯压头的压管端朝向第一定位槽下方;当折弯装置对进油管进行折弯时,进油管竖向折弯处的竖向管段置于第一定位槽内,定位夹气缸驱动定位夹压置于该竖向管段上,定位栓气缸驱动定位栓插入进油管定位面处的定位孔,折弯气缸驱动折弯压头压向该竖向管段的空置段使其弯曲。

所述装夹机构还包括第二定位槽和第三定位槽,当折弯装置对进油管进行折弯时,所述进油管水平折弯旁的两个水平管段分别置于第二、三定位槽内。

所述第三定位槽设于第三定位槽台上端面,当折弯装置对进油管进行折弯时,进油管的定位面贴合于第三定位槽台的侧面处。

所述折弯机构还包括压头支架,压头支架处设有压头通孔,所述折弯压头穿置于压头通孔处滑移。

所述定位栓气缸旁设有定位栓支架,定位栓支架处设有定位栓通孔,所述定位栓穿置于定位栓通孔内滑移。

本实用新型采用定位夹夹持管段和定位栓插入定位孔的方式对进油管进行组合定位,实现以单点、直线形成三角平面定位的效果,能使进油管的定位更为精确,在折弯工序的折弯力作用下,其定位也不易偏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装夹机构还包括第二定位槽和第三定位槽,当折弯装置对进油管进行折弯时,所述进油管水平折弯旁的两个水平管段分别置于第二、三定位槽内;所述第三定位槽设于第三定位槽台上端面,当折弯装置对进油管进行折弯时,进油管的定位面贴合于第三定位槽台的侧面处;该设计使得进油管被弯折时,管身受力能有较大面积的支承面,减小管身所受压强,使得管身不易被损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折弯机构还包括压头支架,压头支架处设有压头通孔,所述折弯压头穿置于压头通孔处滑移;该设计使得折弯压头在工作时不易偏移,由于进油管形状复杂,折弯压头在工作时的行程较大、承力较重、受力方向也随进油管的弯折度变化而变化,为防止折弯压头在承受较大载荷时跑偏,在折弯压头中段处设压头支架,能有效对折弯压头进行支承,使之在工作时不易跑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1-折弯气缸;2-折弯压头;3-压头支架;4-定位夹;5-定位夹气缸;6-进油管;7-定位栓;8-定位栓支架;9-定位栓气缸;10-第二定位槽;11-第三定位槽;12-进油管的定位孔;13-第一定位槽;14-竖向管段的空置段;15-进油管的定位面;16-第三定位槽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涡轮增压器进油管折弯装置,用于同时具备水平折弯和竖向折弯的蛇形进油管6的再次折弯,此蛇形进油管6的一端设有定位面15,定位面15上设定位孔12,所述折弯装置包括折弯机构和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包括定位栓7、定位栓气缸9、第一定位槽和与第一定位槽13配合的定位夹4、定位夹气缸5;所述折弯机构包括折弯压头2和折弯气缸1,折弯压头2的压管端朝向第一定位槽13下方;当折弯装置对进油管6进行折弯时,进油管6竖向折弯处的竖向管段置于第一定位槽13内,定位夹气缸5驱动定位夹4压置于该竖向管段上,定位栓气缸9驱动定位栓7插入进油管定位面15处的定位孔12,折弯气缸1驱动折弯压头2压向该竖向管段的空置段14使其弯曲。

所述装夹机构还包括第二定位槽10和第三定位槽11,当折弯装置对进油管6进行折弯时,所述进油管6水平折弯旁的两个水平管段分别置于第二、三定位槽10和11内。

所述第三定位槽11设于第三定位槽台16上端面,当折弯装置对进油管6进行折弯时,进油管6的定位面15贴合于第三定位槽台16的侧面处。

所述折弯机构还包括压头支架3,压头支架3处设有压头通孔,所述折弯压头2穿置于压头通孔处滑移。

所述定位栓气缸5旁设有定位栓支架8,定位栓支架8处设有定位栓通孔,所述定位栓穿置于定位栓通孔内滑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