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板材用底孔和凸缘的制作设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639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板材用底孔和凸缘的制作设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底孔和凸缘同时制作完成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板材用底孔和凸缘的制作设备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板有时需要在板材内部制作凸缘,现有的装置需要现在板材上加工出一个孔,按制作的凸缘的高度,再加工一个金属长条,施压成与孔大小一致的圆圈,把这个圆圈焊接在孔的边缘上,这么做容易使板材产生形变,加工后需要打磨处理,外观重量差,耗时耗力,成本过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一种金属板材用底孔和凸缘的制作设备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板材用底孔和凸缘的制作设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板材用底孔和凸缘的制作设备装置,包括压紧装置和底孔和凸缘加工装置,所述凸缘加工装置位于压紧装置的正上方,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工作台、下压板、成型块组、支柱和锁紧螺钉,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上表面放置有上压板,且下压板和上压板的中心处开设有相同直径的通孔,所述下压板的通孔中卡接有成型块组,所述下压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柱,且支柱的内侧面与上压板的外侧面紧密贴合,两个所述支柱的内表面上方分别通过锁紧螺钉螺接有压紧片,且压紧片的下表面与上压板的上表面水平;

所述底孔和凸缘加工装置包括旋转轴、连接刀架、剪孔刀杆、垫片、第一内六角螺钉、凹槽、剪断刀片、第二内六角螺钉、凸缘成型模、第二垫片和第三内六角螺钉,所述旋转轴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连接刀架,所述连接刀架的下表面左侧贯穿有剪孔刀杆,且剪孔刀杆的上表面与连接刀架的上表面平行,所述剪孔刀杆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有垫片,所述垫片的横截面直径大于剪孔刀杆的横截面面积,所述垫片和剪孔刀杆的上表面中心处穿插螺接有第一内六角螺钉,所述剪孔刀杆的外表面下方的左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填充有剪断刀片,所述剪断刀片的左侧面和凹槽的右壁上穿插螺接有第二内六角螺钉,所述连接刀架的下表面右侧贯穿有凸缘成型模,且凸缘成型模与旋转轴的距离大于剪孔刀杆与旋转轴的距离,所述凸缘成型模的下端和剪断刀片的下端距离工作台的高度差为H,所述凸缘成型模的上表面与连接刀架的上表面平行,所述凸缘成型模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和凸缘成型模的上表面中心处穿插螺接有第三内六角螺钉。

优选的,所述成型块组包括第一成型块、第二成型块和第三成型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成型块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成型块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三成型块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一种金属板材用底孔和凸缘的制作设备装置,可以安装在具有选装和上下移动的任何设备上,无需专业设备,也不需要专用的模具,只需要移动剪孔刀杆和凸缘成型模的位置,就可以实现多种规格和尺寸的制作,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无需专业人员,普通操作工即可完成,做出的工件无需焊接打磨,表面平整光滑,外形美观,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成型块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紧装置、10工作台、11下压板、12上压板、13成型块组、130第一成型块、1300第一通孔、131第二成型块、1310第二通孔、132第三成型块、1320第三通孔、14支柱、15锁紧螺钉、16压紧片、2底孔和凸缘加工装置、20旋转轴、21连接刀架、22剪孔刀杆、23第一垫片、24第一内六角螺钉、25凹槽、26剪断刀片、27第二内六角螺钉、28凸缘成型模、29第二垫片、30第三内六角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板材用底孔和凸缘的制作设备装置,包括压紧装置1和底孔和凸缘加工装置2,所述凸缘加工装置2位于压紧装置1的正上方,凸缘加工装置2可以在压紧装置1上方上下移动,所述压紧装置1包括工作台10、下压板11、上压板12、成型块组13、支柱14和锁紧螺钉15,所述工作台10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下压板11,所述下压板11的上表面放置有上压板12,且下压板11和上压板12的中心处开设有相同直径的通孔,所述下压板11的通孔中卡接有成型块组13,上压板12用于压紧金属板材,方便底孔和凸缘的制作,所述下压板1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柱14,且支柱14的内侧面与上压板12的外侧面紧密贴合,两个所述支柱14的内表面上方分别通过锁紧螺钉15螺接有压紧片16,且压紧片16的下表面与上压板12的上表面水平,通过调节压紧片16在支柱14表面上的上下位置,来实现对上压块12的压紧,进而压紧上压板12和下压板11之间的金属板材;

所述底孔和凸缘加工装置2包括旋转轴20、连接刀架21、剪孔刀杆22、垫片23、第一内六角螺钉24、凹槽25、剪断刀片26、第二内六角螺钉27、凸缘成型模28、第二垫片29和第三内六角螺钉30,所述旋转轴20的下方固定安装有连接刀架21,刀架21用于固定剪孔刀杆22和凸缘成型模28,所述连接刀架21的下表面左侧贯穿有剪孔刀杆22,且剪孔刀杆22的上表面与连接刀架21的上表面平行,所述剪孔刀杆22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有第一垫片23,所述第一垫片23的横截面直径大于剪孔刀杆22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一垫片23和剪孔刀杆22的上表面中心处穿插螺接有第一内六角螺钉24,第一垫片23用于辅助第一内六角螺钉24对剪孔刀杆22的固定,通过旋紧第一内六角螺钉24,使第一垫片23与连接刀架21的上表面压紧,螺接进下方的剪孔刀杆22,避免了剪孔刀杆22的晃动,所述剪孔刀杆22的外表面下方的左侧开设有凹槽25,所述凹槽25的内部填充有剪断刀片26,所述剪断刀片26的左侧面和凹槽25的右壁上穿插螺接有第二内六角螺钉27,剪孔刀杆22的下方凹槽25中通过第二内六角螺钉固定有剪断刀片26,所述连接刀架21的下表面右侧贯穿有凸缘成型模28,且凸缘成型模28与旋转轴20的距离大于剪孔刀杆22与旋转轴20的距离,保证制作出凸缘,所述凸缘成型模28的下端和剪断刀片26的下端距离工作台10的高度差为H,当旋转轴20向下移动时,剪断刀片26先与金属板材接触,开始剪孔工作,当旋转轴20向下移动时凸缘成型模28与金属板材接触,开始凸缘的制作,实现了底孔和凸缘的同时制作,所述凸缘成型模28的上表面与连接刀架21的上表面平行,所述凸缘成型模28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有第二垫片29,所述第二垫片29和凸缘成型模28的上表面中心处穿插螺接有第三内六角螺钉30,第二垫片29用于辅助第三内六角螺钉30对凸缘成型模28的固定,通过旋紧第三内六角螺钉30,使第二垫片29与连接刀架21的上表面压紧,螺接进下方的凸缘成型模28的上端,避免了凸缘成型模28的晃动。

具体而言,所述成型块组13包括第一成型块130、第二成型块131和第三成型块132。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成型块130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1300,第一通孔1300的直径比第二通孔1310和第三通孔1320的直径小,用于加工小直径的凸缘。

具体而言,所述第二成型块131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1310,第二通孔1310的直径比第一通孔1300的直径大,比第三通孔1320的直径小,用于加工直径适中的凸缘。

具体而言,所述第三成型块132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三通孔1320,第三通孔1320的直径比第一通孔1300和第二通孔1310的直径大,用于加工大直径的凸缘。

工作原理:将下压板11固定在工作台10上,保证下压板11通孔的中心位置于旋转轴20中心同心,将由剪孔刀杆22、剪断刀片26、凸缘成型模28和连接刀架21组成的刀架组合与旋转轴20紧固连接,更换成型块组132中不同的成型块来调节凸缘边缘的直径大小,调整剪孔刀杆22至旋转轴20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剪断刀片26至旋转轴20的中心位置,实现控制开设的底孔的直径,调整凸缘成型模28与旋转轴20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以保证制作出要求的凸缘尺寸,将金属板材放在下压板11上,根据凸缘在板材上的位置,设置定位,再将上压板12放在板材上,通过在支柱14上用锁紧螺钉15固定压紧片16来压紧上压板12,进而使上压板12压紧下方的金属板材,旋转轴20旋转,带动刀架组合旋转,人工将旋转轴20慢慢向下移动,剪断刀片26与金属板材接触,实现中心孔剪断,继续下移,凸缘成型模28与金属板材接触,开始凸缘的制作,完成金属板材凸缘翻边,移动压紧片16,取下上压板12,取出板材,在重复动作,本实用新型可以安装在具有选装和上下移动的任何设备上,无需专业设备,也不需要专用的模具,只需要移动剪孔刀杆22和凸缘成型模28的位置,就可以实现多种规格和尺寸的制作,制作时无需专业人员,普通操作工即可完成,做出的工件无需焊接打磨,表面平整光滑,外形美观,成本较低。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