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管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8361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形管校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方形管校正装置,属于方形管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方形管是种方形体的管型,很多种材质的物质都可以形成方管体,大多数方管以钢管为多数,多为结构方管,装饰方管,建筑方管。

方形管由于其较长的形体,在运输过程中极易造成弯曲变形,所以在进行使用之前必须进行矫正,现有技术中,方形管的矫正装置矫正效果差,容易使方形管产生磨损,从而影响方形管的外形,且矫正效工作率低,所以需要一种方形管校正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方形管校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校正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方形管校正装置,包括基座、移动槽、方形管传送组件以及校正组件,所述移动槽开设在基座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方形管传送组件装配在移动槽内部,所述校正组件安装在基座上端面,所述方形管传送组件包括传送带、滚筒一、制冷片、支座、加热片以及滚筒二,所述滚筒一安装在移动槽内部左端,所述滚筒二安装在移动槽内部右端,所述滚筒一通过传送带与滚筒二相连接,所述制冷片固定在后压板前端面左部位置,所述加热片固定在后压板前端面右部位置,所述支座设置在传送带中间位置,所述支座后端固定在移动槽内部后侧端面,所述支座前端固定在移动槽内部后侧端面,所述校正组件包括凹台、电动升降柱一、后压板、上压板、支撑体、电动升降机、前压板以及电动升降柱二,所述凹台设置在移动槽上侧,所述凹台开设在基座上端面,所述电动升降柱一后端固定在凹台内部后侧端面,所述后压板固定在电动升降柱一前端,所述电动升降柱二前端固定在凹台内部前侧端面,所述电动升降柱二后端固定在前压板前端面,所述前压板装配在凹台内部,所述后压板装配在凹台内部,所述支撑体后端设置在凹台后侧,所述支撑体前端设置在凹台前侧,所述支撑体下端固定在基座上端面,所述支撑体设置在基座上侧,所述电动升降机上端固定在支撑体上端面,所述电动升降机下端穿过支撑体下端面连接在上压板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一以及滚筒二均通过转轴装配在移动槽内部,且滚筒一通过转轴与电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一以及滚筒二环形侧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后压板以及前压板下端面均安装有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后端面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加热片以及制冷片均通过电线与蓄电池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压板后端面固定有硬质橡胶板,所述后压板前端面固定有硬质橡胶板,所述上压板下端面固定有硬质橡胶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形管校正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传送带、滚筒一、制冷片、支座、加热片以及滚筒二,该设计便于方形管的移动,提高了方形管的校正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方形管在校正过程中移动速度慢,校正效率低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凹台、电动升降柱一、后压板、上压板、支撑体、电动升降机以及前压板,该设计便于方形管校正工作的进行,提高了方形管校正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方形管校正效果差的问题。

因添加了转轴,该设计便于滚筒一以及滚筒二的安装,因添加了电机,该设计便于传送带的移动,因添加了防滑纹,该设计提高了传送带移动的稳定性,因添加了滚珠,该设计减小了前压板以及后压板与凹台内部下端面之间的摩擦力,因添加了蓄电池,该设计便于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校正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形管校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形管校正装置中方形管传送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形管校正装置中方形管校正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移动槽、3-方形管传送组件、4-校正组件、31-传送带、32-滚筒一、33-制冷片、34-支座、35-加热片、36-滚筒二、41-凹台、42-电动升降柱一、43-后压板、44-上压板、45-支撑体、46-电动升降机、47-前压板、48-电动升降柱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形管校正装置,包括基座1、移动槽2、方形管传送组件3以及校正组件4,移动槽2开设在基座1上端面中间位置,方形管传送组件3装配在移动槽2内部,校正组件4安装在基座1上端面。

方形管传送组件3包括传送带31、滚筒一32、制冷片33、支座34、加热片35以及滚筒二36,滚筒一32安装在移动槽2内部左端,滚筒二36安装在移动槽2内部右端,滚筒一32通过传送带31与滚筒二36相连接,制冷片33固定在后压板43前端面左部位置,加热片35固定在后压板43前端面右部位置,支座34设置在传送带31中间位置,支座34后端固定在移动槽2内部后侧端面,支座34前端固定在移动槽2内部后侧端面,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方形管在校正过程中移动速度慢,校正效率低的问题。

校正组件4包括凹台41、电动升降柱一42、后压板43、上压板44、支撑体45、电动升降机46、前压板47以及电动升降柱二48,凹台41设置在移动槽2上侧,凹台41开设在基座1上端面,电动升降柱一42后端固定在凹台41内部后侧端面,后压板43固定在电动升降柱一42前端,电动升降柱二48前端固定在凹台41内部前侧端面,电动升降柱二48后端固定在前压板47前端面,前压板47装配在凹台41内部,后压板43装配在凹台41内部,支撑体45后端设置在凹台41后侧,支撑体45前端设置在凹台41前侧,支撑体45下端固定在基座1上端面,支撑体45设置在基座1上侧,电动升降机46上端固定在支撑体45上端面,电动升降机46下端穿过支撑体45下端面连接在上压板44上端面,该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方形管校正效果差的问题。

滚筒一32以及滚筒二36均通过转轴装配在移动槽2内部,且滚筒一32通过转轴与电机相连接,滚筒一32以及滚筒二36环形侧面均开设有防滑纹,后压板43以及前压板47下端面均安装有滚珠,基座1后端面安装有蓄电池,加热片35以及制冷片33均通过电线与蓄电池相连接,前压板47后端面固定有硬质橡胶板,后压板43前端面固定有硬质橡胶板,上压板44下端面固定有硬质橡胶板。

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工作人员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方形管放置在传送带31上端面,然后使电机运行,电动工作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滚筒一32转动,滚筒一32转动带动传送带31移动,传送带31移动带动滚筒二36转动,从而带动方形管移动,同时工作人员使加热片35工作,加热片35发热,当方形管移动到加热片35位置时被加热,该设计便于方形管的移动。

当方形管移动到支座34上端面时,工作人员使电动升降柱一42运行,电动升降柱一42工作带动后压板43移动,同时,工作人员使电动升降柱二48以及电动升降机46运行,电动升降柱二48工作带动前压板47移动,电动升降机46工作带动上压板44移动,从而对方形管进行加压校正,完成校正工作后,工作人员使制冷片33运行制冷,当校正完成的方形管移动到制冷片33位置时被冷却,该设计便于方形管的校正。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