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的刮粉刀切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9167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密的刮粉刀切边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刮粉刀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精密的刮粉刀切边模具。



背景技术:

打印机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打印机在打印或复印过程中,碳粉先在硒鼓上形成图像,再转印到纸张上,这个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碳粉留在硒鼓上,需要及时清除,否则会转印到下一张纸上;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刮粉刀在每次转印完成后对硒鼓进行碳粉刮除清理,然而,如果刮粉刀的刀边缘精密度不够时,残留的碳粉会在下一张纸上形成黑线,严重影响打印质量,因此,刮粉刀的精密度对打印机的打印质量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刮粉刀的长度与硒鼓匹配,因此较长,以往的生产办法是以一长冲头将刮粉刀直接冲切成型,但这种生产方式有如下缺陷,首先,刮粉刀冲切头的长度较长,为了保证其精密度,加工难度大,导致加工成本很高;其次,较长的冲切头在冲压工程中,尤其中心部位容易产生微量形变,从而影响到冲切精度以及冲头使用寿命;最后,一旦冲切头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整个冲切头,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密的刮粉刀切边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精密的刮粉刀切边模具为一组连续的切边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包括有第一冲头、第二冲头和第三冲头;所述第一冲头和所述第二冲头设置于第一冲压工位,所述第一冲头和所述第二冲头呈一条水平线且垂直于料带的运动方向设置在所述上模座的两侧;所述第三冲头设置于第二冲压工位,所述第三冲头平行于所述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且设置于所述上模座的中间部位,且第三冲头的长度大于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之间的间距;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模座的冲头上相对应的凹模。具体运作方式为:用于制作刮粉刀的金属原材料,在机械的带动下往前移动时,先经过前两个冲头的冲压后,金属材料出现两条冲断整齐的长条;再经过后一个冲头的冲压后,金属材料之前被冲压出的两个长条中间剩余部分会继续被冲压掉。且第二冲压工位的冲头的长度比第一冲压工位的两个冲头之间的间距大;用以保证残留的金属材料被第二冲压工位的冲头充分冲压完全,最后被冲压出的刮粉刀片在两次冲头的冲压下保证刀片的边缘被冲压得比较整齐、比较精准,最终使生产出来的刮粉刀达到精密的要求。

进一步,所述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的冲头的位置可切换。

进一步,所述上模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导柱,所述下模座该设置有与所述导柱相对应的导套。

进一步,所述上模座上还设置有脱料板,所述脱料板活动连接在上模座上的垫板上,所述的脱料板内部还设置有用于起缓冲作用的弹簧。

进一步,所述凹模呈由上到下逐渐变大的锥形孔,用以方便冲压孔后的刮粉刀的切边废料的排出。

相比现有的刮粉刀切边模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精密的刮粉刀切边模具采用分段式的冲头,相比以往单个的长冲头,能极大地节约冲头的加工成本;这种分段式的冲头由于单个长度较短,可避免冲压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形变,可确保冲压出来的刮粉刀片的边缘线条更为整齐、精密,冲头使用寿命延长;当某一段冲头有损坏时,只需更换该段冲头,其他两段冲头可继续使用,极大地节约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该精密的刮粉刀切边模具图;

图2为下模具的结构图;

图3为模具切边料带的工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切边模具为一组连续的切边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1、第一冲头5、第二冲头10、第三冲头6、导柱4、脱料板3、垫板2,还包括下模座8、导套7、第一凹模51、第二凹模101和第三凹模61。

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分段式冲头,分段式冲头包括第一冲头5、第二冲头10和第三冲头6。所述第一冲头5和所述第二冲头10为第一冲压工位,所述第一冲头5和第二冲头10呈一条水平线、垂直于料带的运动方向设置在所述上模座1的两侧。所述第三冲头6为第二冲压工位,所述第三冲头6平行于所述第一冲头5和第二冲头10设置所述上模座1的中间部位,且第三冲头6的长度比第一冲头5和第二冲头10之间的间距大。参考图3所示,具体为用于制作刮粉刀的金属料带9,在机械的带动下往前移动时,先经过前第一冲头5和第二冲头10的冲压后,金属料带9出现两条被冲断得比较整齐的长条;再经过后第三冲头6的冲压后,金属料带9之前被冲压出的两个长条中间剩余部分会继续被冲压掉。所述上模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导柱4,所述的下模座8该设置有与所述导柱4相对应的导套7,第一冲头5、第二冲头10和第三冲头6在冲压金属料带9的过程中,导柱4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通过导柱4和导套7引导上模与下模以正确的位置对合。所述上模座1上还设置有脱料板3,所述脱料板3活动连接在上模座1上的垫板2上,所述的脱料板3内部还设置有用于起缓冲作用的弹簧;当第一冲头5、第二冲头10和第三冲头6向下冲压金属料带9时,脱料板3刚好与金属料带9接触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对金属材料带9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脱料板3迅速压在金属料带9上而造成金属料带9发生过多不必要的形变,从而影响最终制作出的刮粉刀规格达不到预定的精密要求。且中间部位的第三冲头6的长度比两侧的第一冲头5和第二冲头10之间的间距大;用以保证残留的金属料带9被后一个冲头6充分冲压掉,最后可以保证被冲压出的刮粉刀片在两次冲头的冲压下保证刀片的边缘被冲压得比较整齐、比较精准,最终使生产出来的刮粉刀达到精密的要求。所述的下模座8设置有与所述上模座1的第一冲头5、第二冲头10和第三冲头6上相对应的第一凹模51、第二凹模101和第三凹模61。凹模为上小下大的锥子形状,用以方便冲压孔后的刮粉刀的切边废料的排出。刮粉刀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复印质量和印刷机硒鼓的使用寿命.判断刮板的质量主要是从它的材质、硬度、平滑度这三个方面来决定,一张好的清洁刮粉刀的材质硬度适中;平滑没有变形,则该精密的刮粉刀片与感光鼓线性接触,清洁感光鼓表面尚未完全转印的碳粉。金属板经过这样严谨的精密的刮粉刀切边模具连续冲压后,最终切边好的刮粉刀会十分精密,精密的刮粉刀会更有利地配合在打印机上清除残留在硒鼓上的碳粉。

当然,第一冲压工位上的冲头可以设置成三个在同一直线上,第二冲压工位在所述的第一冲压工位的冲头的间隙处设置平行且长度大于第一冲压工位的冲头的两两之间的距离。以此类推的方案均是可行的。

除此之外,第一冲压工位和第二冲压工位的冲头的位置可切换,亦即可以先冲压中间部分,再冲压两端部分。

该精密的刮粉刀切边模具采用分段式的冲头,相比以往单个的长冲头,能极大地节约冲头的加工成本;这种分段式的冲头由于单个长度较短,可避免冲压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形变,可确保冲压出来的刮粉刀片的边缘线条更为整齐、精密,冲头使用寿命延长;当某一段冲头有损坏时,只需更换该段冲头,其他两段冲头可继续使用,极大地节约了维护成本。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