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白车身零件搬运的抓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7048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白车身零件搬运的抓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白车身零件搬运的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焊接生产线的工艺限制,需要抓具只接触零件的一个面,完成零件的取放。这种情况下无法使用夹紧的形式对零件进行抓取,传统的做法使用真空吸盘,利用真空吸盘的吸合力对零件进行抓取,但真空吸盘在使用中有许多弊端,使抓具工作不稳定,传统抓具需要真空吸盘和真空发生器配套使用,整套装置较为复杂,调试繁琐;真空吸盘多为橡胶材质,焊装环境中易老化漏气;零件型面曲率较大时,真空吸盘易漏气;抓具断气后吸盘失去吸力等,在实际生产过程,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白车身零件搬运的抓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白车身零件搬运的抓取装置,包括基础框架,所述的基础框架底部安装有用于抓取白车身零件的气磁铁,所述的气磁铁连接控制其运行的电气模块以及阀岛,所述的电气模块和阀岛安装在基础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础框架呈“工”字形,采用铝合金材质制得。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磁铁设有4个,分别安装于基础框架的四个角。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磁铁配备设有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连接PLC。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础框架设有起定位作用的定位销,所述的定位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于基础框架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磁铁通过气缸驱动,气磁铁产生的吸力大于200N。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磁铁外壳为金属材质,气磁铁与白车身零件接触部分的形状与白车身零件相匹配。

所述的气磁铁通过气缸驱动,带动内部磁极转换,实现磁场叠加或抑制,从而对外表现出“有磁”或“无磁”两种状态。

本实用新型使用气磁铁取代传统的真空吸盘,利用气磁铁提供抓取力,装置移动到抓件位置,气磁铁通气,磁铁内部磁极叠加,磁铁对外显现为有磁状态,磁铁将白车身零件牢牢吸住,每个吸合点可产生超过200N的吸力,吸合力大,对焊接车间环境适应性好,抓取牢靠,抓具突然断气时气磁铁可保持断气前状态,使抓具运行安全稳定。

本实用新型取消真空发生器,结构紧凑,气路逻辑简单,抓具调试便捷;气磁铁外壳为金属材质,耐油、耐焊接飞溅;气磁铁与车件接触部分可NC加工成特制形状,和车件匹配性好,使抓具运行更稳定;气磁铁仅在状态切换时需要耗气,节省能源消耗;通用性强,对于不同车件均适用,仅需要重新布置磁铁位置,便可成为一套全新抓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础框架;2-气磁铁;3-定位销;4-传感器;5-阀岛;6-电气模块;7-白车身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白车身零件搬运的抓取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基础框架1,基础框架1底部安装有用于抓取白车身零件7的气磁铁2,来自magswitch,气磁铁2连接控制其运行的电气模块6以及阀岛5,电气模块6和阀岛5安装在基础框架1上,基础框架1呈“工”字形,采用铝合金材质制得,气磁铁2设有4个,分别安装于基础框架1的四个角,气磁铁2配备设有传感器4,传感器4连接PLC,基础框架1设有起定位作用的定位销3,定位销3设有两个,对称分布于基础框架1两侧,气磁铁2通过气缸驱动,气磁铁2产生的吸力大于200N,气磁铁2外壳为金属材质,气磁铁2与白车身零件7接触部分的形状与白车身零件7相匹配。

具体使用时,装置移动到白车身零件7位置,传感器4得到信号,阀导5给气磁铁2通气,磁铁内部磁极叠加,对外显现为有磁状态,气磁铁2牢牢吸住白车身零件7,完成零部件的抓取。与传统的真空吸盘相比,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使用不受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