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柔性焊网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8555阅读: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柔性焊网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自动柔性焊网生产线,包括放线架(1)、自动配筋机(2)、集线架(3)、纵筋放置车(4)、纵筋牵引车(5)、自动焊机(6)、网片牵引车(7)、出料部分(8),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架、自动配筋机(2)、集线架(3)从左向右依次放置并连接,所述纵筋牵引车(5)、自动焊机(6)、网片牵引车(7)、出料部分(8)从右向左依次放置并连接,所述纵筋牵引车(5)与集线架(3)之间通过纵筋放置车(4)连接,所述放线架(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放线架沿左右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所述放线架(1)上缠绕有纵筋,所述纵筋的末端嵌入所述自动配筋机(2)中,所述纵筋依次分布于所述集线架(3)、纵筋放置车(4)、纵筋牵引车(5)、自动焊机(6)处。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全自动柔性焊网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配筋机(2)包括配筋机箱(2a),所述配筋机箱(2a)的后侧设有配筋电控箱(2b),所述配筋机箱(2a)的左侧设有进线导向架(2c),所述配筋机箱(2a)的右侧安装有剪切机构(2d),所述配筋机箱(2a)的右侧还设有出线孔(2e),所述出线孔(2e)位于所述剪切机构(2d)的上方,所述配筋机箱(2a)固定于配筋基座(2f)上。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全自动柔性焊网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线架(3)包括径向截面呈三角形的金属框集线支架(3a),所述集线支架(3a)的前端设有限位梁(3b)、落料拨片(3c),所述限位梁(3b)通过摇臂(3d)、落料气缸(3e)实现启闭,所述落料拨片(3c)通过落料电机(3f)实现落料,所述落料电机(3f)与落料拨片(3c)通过落料杆(3g)连接,

所述限位梁(3b)位于所述落料杆(3g)的上方,所述限位梁(3b)、落料杆(3g)组成一组集线组件,所述集线组件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集线组件沿所述集线支架(3a)前端的三角形金属框坡面呈直线阵列分布,所述限位梁(3b)沿其轴向方向安装多个摇臂(3d),所述落料杆(3g)沿其轴向方向安装有多个拨片(3c),

所述落料拨片(3c)与落料杆(3g)键连接,所述落料电机(3f)通过落料减速机(3h)与所述落料杆(3g)键连接,

所述限位梁(3b)为两个呈“L”形结构的金属梁,两个金属梁分别与摇臂(3d)的两个臂杆连接,所述摇臂(3d)的两个臂杆之间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臂杆与所述集线支架(3a)固定连接,另一个臂杆与所述落料气缸(3e)的缸轴连接,所述落料气缸(3e)的缸体固定于所述集线支架(3a)上。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全自动柔性焊网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焊机(6)包括上焊极块(6a)、下焊极块(6b),所述上焊极块(6a)固定于上焊极座(6c)上,所述下焊极块(6b)固定于下焊极座(6d)上,所述上焊极座(6c)通过焊极导柱(6e)固定于焊机基座(6h)的顶端,所述上焊极块(6a)、下焊极块(6b)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上焊极块(6a)、下焊极块(6b)均沿前后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每个所述上焊极块(6a)上均安装有纵筋限位插板(6f),相邻的两个所述下焊极块(6b)之间安装有网筋限位机构(6g),所述下焊极座(6d)焊机基座(6h)之间通过升降组件(6i)、焊机滑道(6j)滑动连接,所述下焊极座(6d)可以沿所述焊机滑道(6j)在垂直方向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全自动柔性焊网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筋牵引车(5)固定于滑道架(5a)上,所述纵筋牵引车(5)包括抓取部分(5b)、升降部分(5c)、行走部分(5d)。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全自动柔性焊网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片牵引车(7)包括上拉网滑道(7a),所述上拉网滑道(7a)上安装有上拉网车(7c),所述网片牵引车(7)包括下拉网滑道(7b),所述下拉网滑道(7b)上安装有下拉网车(7d),所述上拉网车(7c)、下拉网车(7d)通过牵引箱(7e)分别与所述上拉网滑道(7a)、下拉网滑道(7b)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全自动柔性焊网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导向架(2c)包括导线盒(2c1)、导线板(2c2),所述导线盒(2c1)、导线板(2c2)通过导线架(2c3)固定于所述配筋机箱(2a)的左侧,所述导线盒(2c1)包括两组限位辊(2c4),

所述剪切机构(2d)包括刀架侧板(2d1),所述刀架侧板(2d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刀架侧板(2d1)内设有上下两个刀架限位板(2d2),两个所述刀架限位板(2d2)之间设有固定刀架(2d3)、切割刀架(2d4),两个所述刀架限位板(2d2)之间还贯穿有纵筋,所述固定刀架(2d3)、切割刀架(2d4)分别位于所述纵筋的上下两侧,所述切割刀架(2d4)通过切割电机(2d5)驱动,所述切割电机(2d5)与切割刀架(2d4)之间通切割减速机(2d6)、偏心轴座(2d7)、曲柄(2d8)依次连接实现传动,

所述限位辊(2c4)为轴向方向互相平行的两个滚轮,其中一组限位辊(2c4)的辊轴沿垂直方向放置,另一组限位辊(2c4)的辊轴沿水平方向放置,两组所述限位辊(2c4)均通过螺栓、长螺栓孔与所述导线盒(2c1)固定,并可以沿所述长螺栓孔沿左右方向移动,

所述导线板(2c2)包括滑动导向轮(2c5)、固定导向轮(2c6),所述滑动导向轮(2c5)位于所述固定导向轮(2c6)的上方,所述滑动导向轮(2c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导向轮(2c6)沿左右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所述滑动导向辊通过长螺栓与所述导线板(2c2)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导向轮(2c5)可以沿左右方向滑动,

所述刀架侧板(2d1)与刀架限位板(2d2)之间还设有自润滑板(2d9)。

8.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全自动柔性焊网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极导柱(6e)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焊极导柱(6e)分别位于所述上焊极座(6c)的前后两端,两个所述焊极导柱(6e)之间还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上焊极固定梁(6a1),所述上焊极块(6a)包括压紧气缸(6a2),所述压紧气缸(6a2)沿垂直方向放置,位于上方的所述压紧气缸(6a2)的缸体通过调节座(6a3)与所述上焊极座(6c)滑动连接,所述压紧气缸(6a2)可以沿前后方向滑动,位于下方的所述压紧气缸(6a2)的缸轴通过上电极(6a4)连接有上电极块(6a5),所述上电极(6a4)与上电极块(6a5)通过电极压板(6a6)连接,所述上电极(6a4)的左侧安装有垂直放置的导向柱(6a7)、导向套(6a8),所述上电极(6a4)的右侧通过上导电板(6a9)与所述上焊极固定梁(6a1)连接,

所述纵筋限位插板(6f)包括定位叉(6f1)、定位叉滑座(6f2),所述定位叉(6f1)通过定位螺栓(6f3)与所述上电极(6a4)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叉滑座(6f2)与所述上电极(6a4)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叉滑座(6f2)上设有复位螺栓(6f5)、长螺栓孔(6f4),所述复位螺栓(6f5)位于所述固定螺栓(6f3)的正下方,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所述长螺栓孔(6f4),所述固定螺栓(6f3)与复位螺栓(6f5)之间通过复位弹簧(6f6)连接,所述复位弹簧(6f6)为拉簧,

所述网筋限位机构(6g)、下焊极块(6b)均通过调节底座(6b1)、底座压块(6b2)与所述下焊极座(6d)固定连接,所述网筋限位机构(6g)包括固定挡块(6g1),所述固定挡块(6g1)固定于所述调节底座(6b1)上,所述固定挡块(6g1)的顶端设有活动挡块(6g2),所述固定挡块(6g1)与活动挡块(6g2)之间通过轴销(6g3)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挡块(6g2)的前侧设有限位弹簧(6g4),所述限位弹簧(6g4)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挡块(6g1)上的螺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挡块(6g2)上的螺栓连接,所述限位弹簧(6g4)为拉簧,所述活动挡块(6g2)的末端安装有高强磁铁(6g5),

所述升降组件(6i)包括多个沿前后方向排列的调节支座(6i1),每个所述调节支座(6i1)上均安装有连接支撑板(6i2),多个所述连接支撑板(6i2)之间通过连杆(6i3)连接,所述连杆(6i3)的后端安装有推位气缸(6i4)。

9.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全自动柔性焊网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部分(5b)包括升降梁(5b1),所述升降梁(5b1)的左侧安装有夹持气缸(5b2)、所述夹持气缸(5b2)的底端安装有夹持爪(5b3),所述夹持气缸(5b2)的右侧安装有强磁吸盘(5b4),所述夹持爪(5b3)、夹持气缸(5b2)、强磁吸盘(5b4)构成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升降梁(5b1)的轴向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所述夹持组件的外侧罩有分筋板(5b5),所述分筋板(5b5)的底端呈锯齿形结构,

所述升降部分(5c)包括牵引车主梁(5c1),所述升降梁(5b1)与牵引车主梁(5c1)之间通过升降导向直线导轨(5c2)、升降链条(5c3)连接,所述升降导向直线导轨(5c2)通过氮气弹簧实现缓冲,所述牵引车主梁(5c1)的左侧安装有升降电机(5c4),所述升降电机(5c4)为带有减速机的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5c4)通过升降轴(5c5)与升降链轮(5c6)连接,所述升降链条(5c3)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梁(5b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降链轮(5c6)固定并啮合连接,所述升降链轮(5c6)固定于所述牵引车主梁(5c1)上并与所述升降轴(5c5)键连接,

所述牵引车主梁(5c1)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行走梁(5d1),两个所述行走梁(5d1)之间设有行走轴(5d2),所述行走轴(5d2)通过行走电机(5d3)驱动,所述行走电机(5d3)为带有减速机的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5d3)固定于所述牵引车主梁(5c1)的右侧,所述行走轴(5d2)的两端与所述行走梁(5d1)轴承连接,所述行走轴(5d2)的左右两端还设有牵引齿轮组(5d4),所述牵引齿轮组(5d4)中的多个牵引齿轮均与所述滑道架(5a)上的牵引链条(5a1)啮合连接,所述牵引链条(5a1)依次与所述牵引齿轮组(5d4)中的牵引齿轮的连接处呈“几”字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全自动柔性焊网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网车(7c)的右侧安装有上拉网固定臂(7c1)、上拉网转动臂(7c2),所上拉网固定臂(7c1)与所述上拉网车(7c)固定连接,所述上拉网转动臂(7c2)的右部与所述上拉网固定臂(7c1)转动连接,所述上拉网转动臂(7c2)的左端通过上拉网气缸(7c3)与所述上拉网固定臂(7c1)连接,所述上拉网气缸(7c3)的缸体与所述上拉网固定臂(7c1)固定连接,所述上拉网气缸(7c3)的缸轴与所述上拉网转动臂(7c2)转动连接,

所述下拉网车(7d)包括拉网固定梁(7d1)、拉网滑动梁(7d8),所述拉网固定梁的右端安装有固定拉网钩(7d6),拉网滑动梁(7d8)的右端安装有滑动拉网钩(7d2),所述拉网固定梁(7d1)的左端通过翻转轴承(7d3)与拉网主梁(7d4)转动连接,所述拉网主梁(7d4)的底端安装有翻转气缸(7d5)的缸体,所述翻转气缸(7d5)的缸轴与所述拉网固定梁(7d1)固定连接,所述拉网固定梁(7d1)与拉网滑动梁(7d8)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拉网滑动梁(7d8)通过滑动气缸(7d7)驱动,

所述牵引箱(7e)内设有驱动轴(7e1),所述驱动轴(7e1)通过牵引电机(7e2)驱动,所述牵引电机(7e2)通过传动齿轮组(7e3)与所述驱动轴(7e1)连接,所述驱动轴(7e1)上还安装有固定轴承(7e4),所述上拉网车(7c)、下拉网车(7d)均与所述固定轴承(7e4)、牵引电机(7e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7e1)的两端均设有行走齿轮(7e5)、滑块(7e6),所述行走齿轮(7e5)分别于所述上拉网滑道(7a)、下拉网滑道(7b)上的齿条啮合连接,所述滑块(7e6)分别与所述上拉网滑道(7a)、下拉网滑道(7b)的侧端滑动连接,

所述滑动拉网钩(7d2)、上拉网固定臂(7c1)、上拉网转动臂(7c2)的数量均为多个,并沿前后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