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摇摆放螺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6192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摇摆放螺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丝摆放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摇摆放螺丝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学习机、电视、音响已经不再是以往的奢侈品,慢慢的成为了家庭的必须品。在这种背景下,电子产品的各类散热模组的需求也逐年增长。散热模组中的上螺丝工序,需要通过人工从一堆螺丝和另一堆扣环中摸索找出成对的螺丝、扣环,然后将螺丝、扣环组装后对散热模组进行装配作业,之后再次从一堆螺丝和另一堆扣环中摸索找出另一对的螺丝、扣环,套合后再次组装,针对目前现状,急需一种既保证产品品质,又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摆放螺丝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摇摆放螺丝装置,其通过分别排放螺丝、扣环,然后将扣环套装进入对应的螺丝后,将套装好的成对螺丝、扣环整齐排放,使得工人逐个取已经成对的螺丝、扣环对散热模组进行组装,使上螺丝工序变得井然有序,确保了工序的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手摇摆放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扣环摇盘、螺丝摇盘、挡板、底板,所述扣环摇盘包括第一外边框、第一内水平板,所述第一外边框包裹住所述第一内水平板,所述第一内水平板上排布有阵列排布的垂直向贯穿孔,每个所述贯穿孔的下端部为阶梯宽槽,所述阶梯宽槽即为扣环嵌装槽,所述扣环摇盘的外边框上布置有若干第一定位孔,所述挡板为边框结构,所述挡板的外周布置有垂直向第二定位孔,所述挡板的俯视形状和所述扣环摇盘的第一外边框相同,销轴/螺钉贯穿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后将扣环摇盘、挡板组装成整体,此时所述挡板的外露端高于所述第一内水平板的临近端面,所述螺丝摇盘包括第二外框、第二内水平板,所述第二外边框包裹住所述第二内水平板,所述第二外框的上端面上凸于所述第二内水平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外框的上凸空间形成放置螺丝空间,所述第二内水平板上排布有阵列排布的螺丝头定位孔,所述螺丝头定位孔的矩阵排列和所述扣环嵌装槽的矩阵排列相同,所述第二外框的一对边的下端面的外侧设置有内凹定位槽,所述底板包括中心位置的磁片、四周位置的定位外框,所述定位外框对应于所述内凹定位槽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上开有水平贯穿孔,安装状态下的所述定位凸起嵌装于对应侧的内凹定位槽内,销钉贯穿所述水平贯穿孔后紧压对应的所述第二外框。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螺丝摇盘的第二外框对应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定位孔,所述底板的定位外框对应于所述第三定位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四定位孔;

所述扣环摇盘、螺丝摇盘、挡板、底板的俯视状态均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第四定位孔对应布置于矩形结构的四角位置,确保四者可组装形成整体;

所述定位外框的内边上端面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磁片的四周嵌装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所述螺丝头定位孔的上部为自内至外的扩口圆锥台面,确保螺丝的螺丝头可快速进入到螺丝头定位孔内;

所述第一内水平板的上端面低于所述第一外边框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外边框的上端面、第一内水平板的上端面之间的高度差用于放置螺丝的螺纹段,确保整个装置可通用多种长度的螺丝。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将螺丝摇盘、底板组装,通过均匀的手摇方式将螺丝按照矩形阵列排布于对应的螺丝头定位孔内、并通过底板上的磁片吸附固定;将扣环摇盘、挡板组装,通过均匀的手摇方式将扣环按照矩形阵列排布于对应的扣环嵌装槽内,之后将对应矩形阵列的螺丝插装于对应的扣环内,螺丝、扣环组合快速、便捷;其通过分别排放螺丝、扣环,然后将扣环套装进入对应的螺丝后,将套装好的成对螺丝、扣环整齐排放,使得工人逐个取已经成对的螺丝、扣环对散热模组进行组装,使上螺丝工序变得井然有序,确保了工序的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扣环摇盘组合体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丝摇盘组合体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扣环摇盘、挡板未组合状态下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螺丝摇盘、底板未组合状态下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6为螺丝、扣环的组装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扣环摇盘1、第一外边框11、第一内水平板12、贯穿孔13、扣环嵌装槽14,、第一定位孔15;

螺丝摇盘2、第二外框21、第二内水平板22、放置螺丝空间23、螺丝头定位孔24、内凹定位槽25、第三定位孔26、圆锥台面27;

挡板3、第二定位孔31;

底板4、磁片41、四周位置的定位外框42、定位凸起43、销钉44、第四定位孔45、定位凹槽46;

螺丝5、扣环6、螺丝摇盘组合体A、扣环摇盘组合体B。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手摇摆放螺丝装置,见图1~图5:其包括扣环摇盘1、螺丝摇盘2、挡板3、底板4,扣环摇盘1包括第一外边框11、第一内水平板12,第一外边框11包裹住第一内水平板12,第一内水平板12上排布有阵列排布的垂直向贯穿孔13,每个贯穿孔13的下端部为阶梯宽槽,阶梯宽槽即为扣环嵌装槽14,扣环摇盘1的第一外边框11上布置有若干第一定位孔15,挡板3为边框结构,挡板3的外周布置有垂直向第二定位孔31,挡板3的俯视形状和扣环摇盘1的第一外边框11相同,销轴/螺钉贯穿对应位置的第一定位孔15、第二定位孔31后将扣环摇盘1、挡板3组装成整体,此时挡板3的外露端高于第一内水平板12的临近端面,螺丝摇盘2包括第二外框21、第二内水平板22,第二外边框21包裹住第二内水平22板,第二外框21的上端面上凸于第二内水平板22的上端面,第二外框21的上凸空间形成放置螺丝空间23,第二内水平板22上排布有阵列排布的螺丝头定位孔24,螺丝头定位孔24的矩阵排列和扣环嵌装槽14的矩阵排列相同,第二外框21的一对边的下端面的外侧设置有内凹定位槽25,底板4包括中心位置的磁片41、四周位置的定位外框42,定位外框42对应于内凹定位槽25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凸起43,定位凸43起上开有水平贯穿孔,安装状态下的定位凸起43嵌装于对应侧的内凹定位槽25内,销钉44贯穿水平贯穿孔后紧压对应的第二外框21。

螺丝摇盘2的第二外框21对应于第一定位孔15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定位孔26,底板4的定位外框42对应于第三定位孔26的位置处设置有第四定位孔45;

扣环摇盘1、螺丝摇盘2、挡板3、底板4的俯视状态均为矩形结构,第一定位孔15、第二定位孔31、第三定位孔26、第四定位孔45对应布置于矩形结构的四角位置,确保四者可组装形成整体;

定位外框42的内边上端面设置有定位凹槽46,磁片41的四周嵌装于定位凹槽46内;

螺丝头定位孔24的上部为自内至外的扩口圆锥台面27,确保螺丝的螺丝头可快速进入到螺丝头定位孔内;

第一内水平板12的上端面低于第一外边框11的上端面,第一外边框11的上端面、第一内水平板12的上端面之间的高度差用于放置螺丝的螺纹段,确保整个装置可通用多种长度的螺丝。

手摇摆放螺丝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螺丝摇盘2盖在底板4上,并通过销钉44连接紧固,形成螺丝摇盘组合体A,之后在螺丝摇盘2的上部腔体内放入若干螺丝,匀速摇晃螺丝摇盘2,使螺丝的螺丝头摆满螺丝头定位孔,并将多余的螺丝取出,此时底板4内的磁片42通过吸力将螺丝头牢牢吸附住;将挡板3的第二定位孔31和扣环摇盘1的第一定位孔15对位并固定、形成扣环摇盘组合体B,将扣环摇盘组合体B整体翻转,之后在扣环摇盘1的对应上端面放入若干扣环,匀速摇晃扣环摇盘1,待扣环将所有的扣环嵌装槽14占满之后,将多余的扣环倒出;最后将已经就绪的螺丝摇盘组合体A倒扣在扣环摇盘组合体B上,使两个组合体紧紧扣合,整体反转,扣环套装于螺丝的螺纹部分,依次取下扣环摇盘1、挡板3、销钉44、螺丝摇盘2,剩下摆放整齐螺丝、扣环的底板4和对应的磁片42,将摆放整齐螺丝、扣环的底板4交于下一工序,等到底板上的螺丝用完,再周而复始地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手摇装配工艺,不但省去了大量的人力,而且节约了大量时间;

2)通过手摇螺丝摆放,使上螺丝工艺变得井然有序,确保了工序的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