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副翼边框及扰流板的搅拌摩擦焊接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3420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机副翼边框及扰流板的搅拌摩擦焊接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飞机副翼边框及扰流板的搅拌摩擦焊接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搅拌摩擦焊是一种新型固相连接技术,焊缝成形性好,无传统焊接过程中产生的裂纹及气孔等缺陷,使搅拌摩擦焊技术成为自激光焊接问世以来最引人注目的焊接方法,它的出现使用权铝合金等有色金属的连接技术发生重大变革。航天器低温容器焊接、大型轻合金结构件焊接、航空器蒙皮焊接、铝挤压件的接、船体和加强件的焊接、高速列车铝制焊接等方面,搅拌摩擦焊已显现较大的技术优势。

搅拌摩擦焊是实现焊接的固态焊接方法,是在恒定或递增压力以及扭矩的作用下,利用焊接接触端面之间的相对运动在摩擦面及其附近区域产生摩擦热和塑形变形热,使其附近区域温度上升到接近但一般低于熔点的温度区间,材料的变形抗力降低、塑性提高、界面的氧化膜破碎,在顶锻压力的作用下,伴随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及流动,通过界面的分子扩散和再结晶而实现焊接的固态焊接方法。

在飞机副翼边框和扰流板的焊接上,通过摩擦焊的焊接方式属于新兴的焊接工艺,现有的夹持装置不能够与摩擦焊机配合焊接,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飞机副翼边框及扰流板的搅拌摩擦焊接夹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副翼边框及扰流板的搅拌摩擦焊接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飞机副翼边框和扰流板的焊接上,通过摩擦焊的焊接方式属于新兴的焊接工艺,现有的夹持装置不能够与摩擦焊机配合焊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机副翼边框及扰流板的搅拌摩擦焊接夹持装置,包括左伺服滑台和右伺服滑台,所述左伺服滑台位于右伺服滑台的左侧,所述左伺服滑台和右伺服滑台的滑块顶部均通过螺钉连接有轴承座,且两侧的轴承座上通过轴承分别连接有左定位轴和右定位轴,所述左定位轴和右定位轴结构相同,所述左定位轴外壁的左端通过定位销连接有左手轮,所述右定位轴外壁的右端通过定位销连接有右手轮,所述左定位轴和右定位轴的相视端部均设置有模胎,所述左定位轴和右定位轴之间连接有飞机副翼蒙皮,所述飞机副翼蒙皮的两端与两组模胎的尺寸相匹配,且飞机副翼蒙皮的两端分别套在模胎的外部,所述左定位轴和右定位轴与飞机副翼蒙皮的连接处嵌入有垫块,所述飞机副翼蒙皮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卡接有压模一和压模二,所述压模一和压模二的顶部均卡接有压块,且压块通过螺钉与飞机副翼蒙皮连接,所述飞机副翼蒙皮的底部设置有台模一,所述台模一的后侧连接有台模二,所述台模一和台模二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道,且台模一和台模二的底部均与滑道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模一和压模二上均匀开设有焊孔。

优选的,所述飞机副翼蒙皮上夹持有夹紧机构,且飞机副翼蒙皮通过夹紧机构与台模一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飞机副翼边框及扰流板的焊接夹持装置,定位准确、结构简单、拆装工件便捷、方便使用,使搅拌摩擦焊技术在飞机副翼内部焊接领域得以应用,焊接精度高,调整步骤简单,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定位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座、2左伺服滑台、3右伺服滑台、4左手轮、5左定位轴、6右定位轴、7右手轮、8台模一、9台模二、10压模二、11压模一、12飞机副翼蒙皮、13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飞机副翼边框及扰流板的搅拌摩擦焊接夹持装置,包括左伺服滑台2和右伺服滑台3,左伺服滑台2位于右伺服滑台3的左侧,左伺服滑台2和右伺服滑台3的滑块顶部均通过螺钉连接有轴承座,且两侧的轴承座上通过轴承分别连接有左定位轴5和右定位轴6,左定位轴5和右定位轴6结构相同,左定位轴5外壁的左端通过定位销连接有左手轮4,右定位轴6外壁的右端通过定位销连接有右手轮7,左定位轴5和右定位轴6的相视端部均设置有模胎,左定位轴5和右定位轴6之间连接有飞机副翼蒙皮12,飞机副翼蒙皮12的两端与两组模胎的尺寸相匹配,且飞机副翼蒙皮12的两端分别套在模胎的外部,左定位轴5和右定位轴6与飞机副翼蒙皮的连接处嵌入有垫块,飞机副翼蒙皮12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卡接有压模一11和压模二10,压模一11和压模二10的顶部均卡接有压块,且压块通过螺钉与飞机副翼蒙皮12连接,飞机副翼蒙皮的底部设置有台模一8,台模一8的后侧连接有台模二9,台模一8和台模二9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座1,支撑座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道13,且台模一8和台模二9的底部均与滑道13活动连接。

其中,压模一11和压模二10上均匀开设有焊孔,飞机副翼蒙皮12上夹持有夹紧机构,且飞机副翼蒙皮12通过夹紧机构与台模一8连接。

工作原理:将支撑座1和左伺服滑台2、右伺服滑台3固定到搅拌摩擦焊装置的工作平台上,在左定位轴5和右定位轴6的推板上套上需要与飞机副翼蒙皮12焊接的模胎,将飞机副翼蒙皮12放置在台模一8上与相对应的定位槽配合,通过左伺服滑台2和右伺服滑台3带动左定位轴5和右定位轴6向飞机副翼蒙皮12的方向夹持,使得带有模胎的两组推板分别推入飞机副翼蒙皮12内腔的左右两侧,从而将飞机副翼蒙皮12固定,之后再飞机副翼蒙皮12内腔左右两端嵌入垫块,避免焊接过程中造成焊接处被压扁,在需要焊接处压上压模一11和压模二10,并在压模一11和压模二10上卡接压块,此处压块与飞机副翼蒙皮12的上表面形状相匹配,将压块通过螺钉与飞机副翼蒙皮12连接,将飞机副翼蒙皮12通过夹钳与台模一8连接,压模一11和压模二10上的焊孔作为焊接点,之后通过摩擦焊机进行焊接,焊接结束后,将压块上的螺钉取下,取下压块、压模一11、压模二10,同向转动左手轮4和右手轮7,从而左手轮4和右手轮7带动模胎转动,模胎带动飞机副翼蒙皮12翻转,将台模一8、台模二9向前推,在滑道13的作用下台模一8、台模二9向前移,从而使得台模二9位于飞机副翼蒙皮12的正下方,在飞机副翼蒙皮12的另一面重复上述定位步骤再次焊接,飞机副翼蒙皮12上表面的压块和下表面的压块分别与飞机副翼蒙皮12上下表面的形状相匹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