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于冷辗扩设备的滤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049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专用于冷辗扩设备的滤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滤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专用于冷辗扩设备的滤油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冷辗扩设备,出料口都是利用提升机直接提升后落入料筐,或者用码料机码起来后再人工去放入料筐。因为冷辗扩设备的冷却液是油,所以这样两种出料方式都有很多弊端:

第一,对于冷却油很浪费,轴承产品经过油冷却时会在产品表面以及内沟道粘附和残留一些油,上面两种出料方式都会直接把这些残留的油直接带到外面去,不能回收;

第二,对于生产现场环境的污染,用上面那两种出料方式出料,冷却油会飞溅到出料口附近及料筐外的地上,这样在搬运的过程中就会把地面的油带到其他地方造成生产现场环境的污染;

第三,如果利用码料机码料的方式来出料,等码料机码好后还需要人工去往料筐里面搬运,这样还浪费人力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第四,以上两种出料方式还有混料的风险存在,如果出料时掉在地上就有可能和其他型号产品混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专用于冷辗扩设备的滤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专用于冷辗扩设备的滤油装置,包括短料道、翻转料道、长料道和顶出机构;所述翻转料道为弧形的管道,上部连通短料道,下部连通长料道;所述短料道的高度高于长料道;所述顶出机构设置于长料道一端,且顶出机构的输出端位于翻转料道的下部出口;所述长料道倾斜设置,且长料道的底部安装有收集油管。

所述短料道终端封闭,且短料道终端安装有档杆;所述档杆向内弯折,且呈倒L形设置,档杆顶端高度高于短料道。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油缸、顶杆和顶板;所述顶杆一端连接油缸,另一端穿过长料道的端部并连接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长料道内且位于翻转料道底部;油缸通过顶杆推动顶板翻转料道底部实现往复运动;当顶板被油缸推出时,顶板位于翻转料道出口外侧,顶板露出翻转料道;当顶板被油缸拉回时,顶板位于翻转料道出口里侧,翻转料道遮蔽顶板。

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翻转料道,实现产品的水平翻转,产品上滴落的油都会流到料道底部,通过料道底部收集油管收集后进行二次利用,避免了环境的污染,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短料道1、档杆1a、翻转料道2、长料道3、收集油管3a、顶出机构4、油缸4a、顶杆4b、顶板4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专用于冷辗扩设备的滤油装置,包括短料道1、翻转料道2、长料道3和顶出机构4。

所述翻转料道2为弧形的管道,上部连通短料道1,下部连通长料道3;所述短料道1的高度高于长料道3;所述顶出机构4设置于长料道3一端,且顶出机构4的输出端位于翻转料道2的下部出口;所述长料道3倾斜设置,且长料道3的底部安装有收集油管3a。

当产品从短料道1落入翻转料道2,翻转料道2把竖立的产品翻转为水平方向,然后产品就会水平放置并滑入长料道3中。这样产品沟道中的残油就会滴入长料道3中,因为长料道3带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产品上滴落的油都会流到长料道3底部,通过料道底部收集油管3a收集后进行二次利用。产品则会由长料道3一端的顶出机构4顶出到料筐中。

所述短料道1终端封闭,且短料道1终端安装有档杆1a;所述档杆1a向内弯折,且呈倒L形设置,档杆1a顶端高度高于短料道1。

当产品快速滑落到短料道1终端并碰触短料道1的管壁,产品有弹跳的趋势。档杆1a起到防止产品跳出短料道1终端的作用。

所述顶出机构4包括油缸4a、顶杆4b和顶板4c;所述顶杆4b一端连接油缸4a,另一端穿过长料道3的端部并连接顶板4c;所述顶板4c设置在长料道3内且位于翻转料道2底部;油缸4a通过顶杆4b推动顶板4c在翻转料道2底部实现往复运动;当顶板4c被油缸4a推出时,顶板4c位于翻转料道2出口外侧,顶板4c露出翻转料道2;当顶板4c被油缸4a拉回时,顶板4c位于翻转料道2出口里侧,翻转料道2遮蔽顶板4c。

本实用新型按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不脱离本原理的前提下,本装置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应当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