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数控万能八爪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0476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脑数控万能八爪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脑数控万能八爪机。



背景技术:

电脑弹簧机在加工弹簧时,通过送线机构控制钢丝的进出,通过转向机构加工弹簧外形。现有的电脑弹簧机送线转线机构,其送线机构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设置在后墙板内的送线大齿轮,连接设置在转向大齿轮上的偏心伞齿轮,使其传递动力至送线箱内配对的伞齿轮上,再由伞齿轮带动送线箱内的送线轮装置控制钢丝的进出;其转向机构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设置在后墙板内的转向大齿轮,送线箱直接固定在转向大齿轮上,因送线箱内配对的偏心伞齿轮设置在转向大齿轮上,每当转向机构运行时,钢丝会跟随出去,为防止此事发生,送线机构通常需与转向机构反方向运行让钢丝往回走,以此抵消便是送线转向补偿。

但是这种电脑弹簧机存在以下缺点:

(1)、送线转向机构内的伞齿轮为偏心配合,传动不平稳,不易控制,精度低;

(2)、送线箱与前后墙板固定是通过中心定位螺丝紧固的方式,调试维修拆装不方便;

(3)、因为送线转向机构内的伞齿轮偏心设置在转向大齿轮上,每当转向机构工作时,送线机构消耗大量功率与补偿中,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电脑弹簧机送线转向机构的伞齿轮偏心传动控制精度低,调试维修拆装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脑数控万能八爪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竖直地设置有前墙板和后墙板,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

校直绕线机构,包括绕线盘,所述绕线盘的顶部设置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进线口用于穿入弹簧丝,所述出线口处设置有校直组件;

送线转向机构,与所述出线口固定连接,包括用于带动弹簧丝沿其周向转动,以此辅助弹簧丝成型的转向机构、作为传输弹簧丝动力源的送线机构和用于传输弹簧丝的送线轮装置;

转芯机构,包括芯棒,所述芯棒由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转芯驱动机构驱动;

刀座机构,包括若干个用于使弹簧丝成型的刀座驱动机构,所述刀座驱动机构圆周均布在所述前墙板上。

电脑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转芯机构和所述刀座机构的计算机、用于向所述计算机输入程序的输入设备和用于向所述计算机反馈弹簧伸出长度信息的反馈装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转向大齿轮和转向电机齿轮,所述转向大齿轮的前表面上固定有转向轴承座,所述转向大齿轮由送线箱后紧固件与送线箱上下卡紧并固定于所述转向轴承座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送线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送线电机齿轮和送线大齿轮,所述送线大齿轮的前表面上固定有第一螺旋伞齿轮,所述送线大齿轮由所述送线箱后紧固件与送线箱后端上下卡紧并固定于所述转向轴承座上,使所述第一螺旋伞齿轮从后墙板送线中心与第二螺旋伞齿轮成互相垂直啮合。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送线轮装置包括四组,每一组所述送线轮装置包括送线输出齿轮轴、伞齿轮轴下轴承座、伞齿轮轴调节块、伞齿轮轴紧固件、伞齿轮轴下轴承、伞齿轮轴调节块上盖、送线轮、送线输出齿轮轴上轴承装置和送线转动齿轮,所述送线输出齿轮轴转动设置在所述送线箱内,所述送线输出齿轮轴、所述伞齿轮轴下轴承座、所述伞齿轮轴调节块、所述伞齿轮轴紧固件、所述伞齿轮轴下轴承和所述伞齿轮轴调节块上盖依次连接设置在送线箱内。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转芯机构包括芯棒和芯棒驱动电机,所述芯棒的中部沿着轴向开有用于穿过弹簧丝的通孔,所述芯棒和所述芯棒驱动电机上分别设有适配的转芯大齿轮和转芯电机齿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刀座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托板座组件、连杆组件和滑块,所述滑块由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托板座组件和所述连杆组件带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与之连接的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托轮,所述托轮的外端面上凸出有环形凸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托板座组件包括设置在前墙板上的托板座,所述托板座的一端开有供所述托轮穿装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托板座的另一端上设有滑动导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杆组件其一端套装固定在所述环形凸台上,另一端连接滑块调节座,所述滑块其后端面的一侧扣合安装在所述滑动导轨上并通过所述滑动导轨滑动设置在所述托板座上,另一侧连接所述滑块调节座。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反馈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送线转向机构归零的感应开关,和检测探针,所述检测探针位于所述芯棒的前方,所述检测探针与加工出的弹簧接触设置,用于将弹簧伸出的长度信息反馈至所述计算机。

本实用新型,弹簧丝进入送线转向机构后由转向大齿轮轴后端中心孔进入,经过导线槽导正,再经过送线轮进入到芯棒,弹簧丝经过送线轮时,通过送线箱侧边送线调节装置压紧弹簧丝于左右两排送线轮侧边槽内,通过伺服电机带动送线箱进行正向或反向选转,由此带动送线箱上被送线轮压紧的弹簧丝进行正向或反向旋转;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中心螺旋伞齿轮传动结构带动送线箱上被送线轮压紧的弹簧丝进行前进或后退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送线转向机构的外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送线转向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送线转向机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送线转向机构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刀座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刀座驱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刀座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脑弹簧机,包括机架50,机架50上竖直地设置有前墙板和后墙板,机架50上依次设置有校直绕线机构60、送线转向机构70、转芯机构80、刀座机构90和电脑控制系统100,在电脑控制系统100的控制下,弹簧丝在送线转向机构70的牵引作用下先进入校直绕线机构60进行校直处理,再通过送线转向机构70,依次通过转芯机构80和刀座机构90,弹簧丝在刀座机构90处在刀座机构90、转芯机构80和送线转向机构70的共同作用下,完成弹簧的成型和切断。

校直绕线机构60包括绕线盘61,绕线盘61呈U形,绕线盘61的顶端的一侧固定设置进线块62另一侧为出线口,出线口固定设置在送线转向机构70上,弹簧丝通过该出线口进入到送线转向机构70中,绕线盘61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校直板63,出线口处设置有若干两两相对的,用于校直弹簧丝的校直轮64,进线块62上设置有进线口,弹簧丝在送线转向机构70 的牵引作用下通过该进线口进入绕线盘61,并在校直板63和校直轮64的作用下进行初步的校直,经过初步校直的弹簧丝进入到送线转向机构70。

如图3至图6送线转向机构70包括:

转向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转向大齿轮13和转向电机齿轮8,转向大齿轮13的前表面上固定有转向轴承座18,转向大齿轮13由送线箱后紧固件 19与送线箱29上下卡紧并固定于转向轴承座18上;

送线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送线电机齿轮7和送线大齿轮12,送线大齿轮12的前表面上固定有第一螺旋伞齿轮21,送线大齿轮12由送线箱后紧固件19与送线箱29后端上下卡紧并固定于转向轴承座18上,使第一螺旋伞齿轮21从后墙板送线中心与第二螺旋伞齿轮42成互相垂直啮合;

送线轮装置,成前后左右四组安装在所述送线箱29内,其中三组包括转动设于送线箱29内的送线输出齿轮轴32,和依次连接的伞齿轮轴下轴承座35,伞齿轮轴调节块36,伞齿轮轴紧固件37,伞齿轮轴下轴承38和伞齿轮轴调节块上盖39,送线轮44和送线输出齿轮轴上轴承装置47及送线转动齿轮30依次套设于送线输出齿轮轴32上,其中后排左边一组送线轮装置,包括转动设于送线箱29内的送线输出齿轮轴32,和依次连接的伞齿轮轴下轴承座35,伞齿轮轴调节块36,伞齿轮轴紧固件37,伞齿轮轴下轴承38和伞齿轮轴调节块上盖39,其内依次套设送线轮44和送线输出齿轮轴上轴承装置47及送线输出上齿轮33于送线输出齿轮轴32上,送线输出上齿轮33的下端固定送线输出下齿轮34,其中前排左右两个送线转动齿轮 30相互啮合,后排左右送线输出下齿轮34和送线转动齿轮30相互啮合,通过送线过桥齿轮31分别啮合于后排左边送线输出下齿轮34和前排左边送线转动齿轮30;

第二螺旋伞齿轮42的下端固定伞齿输出齿轮41,伞齿输出齿轮41通过伞齿轮轴调节装置固定在送线箱29内,后和送线输出上齿轮33啮合。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弹簧丝由转向大齿轮轴6后端中心孔进入,经过设于送线箱29上的导线槽45导正,再经过送线轮44进入到芯棒,弹簧丝经过送线轮44时,通过送线箱29侧边送线调节装置压紧弹簧丝于左右两排送线轮44内,通过转向伺服电机48连接并带动送线箱29进行正向或反向选转,由此带动被压紧的弹簧丝进行正向或反向旋转;通过送线伺服电机1驱动两个螺旋伞齿轮带动被压紧的弹簧丝进行前进或后退移动。

送线调节装置包括送线螺丝调节座,送线调节螺丝,送线螺丝调节头和4个叠片,正旋转送线调节螺丝为压紧弹簧丝,反之为松开弹簧丝。

第一螺旋伞齿轮21和送线大齿轮12通过第一螺旋伞齿轮右轴承20固定在转向轴承座18内。第一螺旋伞齿轮21后端轴上安置转向大齿轮轴承使送线大齿轮12与转向大齿轮13分离互不干扰。

伞齿轮轴调节装置通过伞齿轮轴轴承盖27和伞齿轮轴轴承套装置43 固定第二螺旋伞齿轮42和伞齿输出齿轮41,伞齿轮轴调节装置通过伞齿轮轴下轴承座35连接在送线箱29内,伞齿轮轴调节装置由伞齿轮轴调节块 36固定在伞齿轮轴下轴承座35内,伞齿轮轴调节装置通过伞齿轮轴调节块上盖39使伞齿轮轴轴承固定其内,伞齿轮轴调节装置通过伞齿轮轴下盖37 固定伞齿轮轴40于伞齿轮轴轴承内,伞齿轮轴调节装置通过伞齿轮轴调节块36正旋转或反旋转上下调节固定于伞齿轮轴40上的第二螺旋伞齿轮42 和伞齿输出齿轮41。

送线箱29上连接设有送线箱前紧固件28,送线箱后紧固件19分别固定在前墙板转芯后轴与转向轴承座18上,便于装卸调机及维修。

转向大齿轮轴6后端通过送线大齿轮轴承11固定在送线大齿轮12的后面,转向大齿轮轴6的前端通过第一螺旋伞齿轮左轴承24安置在第一螺旋伞齿轮21内,且转向大齿轮轴6的通过伞齿外盖22和伞齿外盖紧固件 23及垫圈26固定于送线箱29上,由轴承分离互不干扰。

此外转向伺服电机48和送线伺服电机1分别设有电机调节座2、送线电机齿轮7上依次设置电机齿轮轴承5和外卡簧4,转向电机齿轮上设置电机齿轮轴承5,后墙板前盖14的前表面上和后墙板后盖10的后表面上设有红外线座9,送线箱29上设有伞齿轮轴上盖25,伞齿轮轴下盖37和伞齿轮轴调节块上盖39之间连接有伞齿轮轴下轴承38。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配置为:

转向轴承座18上套设轴承15,然后通过套设在转向轴承座18上的后墙板轴承座17和油封圈16固定在后墙板前盖14的前表面上,转向大齿轮轴6上套设轴承15,然后通过套设在转向大齿轮轴6上的后墙板轴承座17 和油封圈16固定在后墙板后盖10的后表面上,转向大齿轮轴6的中间通过送线大齿轮轴承11安置在送线大齿轮12上,转向大齿轮轴6的前端通过第一螺旋伞齿轮左轴承24穿设在第一螺旋伞齿轮21内,然后通过伞齿外盖22和伞齿外盖紧固件23及垫圈26固定于送线箱29上,并由轴承分离互不干扰;

后墙板由后墙板前盖14和后墙板后盖10固定组成,并内置转向大齿轮13、送线大齿轮12以及转向大齿轮轴6,后墙板的前后通过轴承15、油封圈16、后墙板轴承座17固定在后墙板前盖14和后墙板后盖10外表面;

送线箱29通过送线箱前紧固件28,送线箱后紧固件19分别固定在前墙板转芯后轴与转向轴承座18上,使其与前墙转芯机构、后墙转向机构同心,便于装卸调机;

伞齿轮轴40通过键槽位穿装固定于伞齿输出齿轮41上,然后在伞齿输出齿轮41上套装伞齿轮轴轴承套装置43,伞齿轮轴轴承套装置43的顶部通过轴承并用伞齿轮轴轴承盖27固定;伞齿输出齿轮41的顶部上固定套装有第二螺旋伞齿轮42,第二螺旋伞齿轮42与送线轮装置连接传递动力。第二螺旋伞齿轮42通过第一螺旋伞齿轮21传递的工作动力引导到伞齿输出齿轮41上;伞齿轮轴轴承套装置43由伞齿轮轴轴承套内设置轴承,外面用卡簧固定轴承。

伞齿轮轴调节装置,由伞齿轮轴调节块36固定在伞齿轮轴下轴承座35 内,伞齿轮轴调节块上盖39使伞齿轮轴轴承固定其内,伞齿轮轴下盖37 固定伞齿轮轴40于伞齿轮轴轴承内,伞齿轮轴调节块36上下调节固定于伞齿轮轴40上的第二螺旋伞齿轮42;

送线输出齿轮由送线输出上齿轮33与送线输出下齿轮34固定,通过伞齿输出齿轮传递工作动力经过送线输出上齿轮33引导到送线输出下齿轮 34,后由其带动送线转动齿轮30运转工作;

伺服电机,包括转向伺服电机48和送线伺服电机1,分别通过伺服电机垫板3固定在后墙板后盖上,其工作动力通过转向电机齿轮8和送线电机齿轮7分别传递给转向大齿轮13与送线大齿轮12。

转芯机构80包括,转芯机构80包括芯棒和芯棒驱动电机,芯棒的中部沿着轴向开有用于穿过弹簧丝的通孔,芯棒和驱动电机上均设置有传动齿轮,且两传动齿轮相啮合,芯棒驱动电机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带动芯棒转动。芯棒驱动电机通过分别设置在电机轴上和芯棒72上的两齿轮啮合传动的方式带动芯棒转动。

如图2图7和图8所示,刀座机构90呈八爪状,包括8个圆周均布在机架前墙板上的刀座驱动机构。刀座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托板座组件、连杆组件和滑块,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101和与之连接的减速机111,伺服电机101为驱动机构的运动提供原始动力,其固定在减速机111后端的输入轴上,使其通过减速机111转换工作动力,适应不同的驱动力需求。

减速机111通过减速机垫圈112固定在托板座组件的背面后端,减速机垫圈112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减速机11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托轮113,托轮113能够随着输出轴的转动而发生旋转,托轮113的外端面上凸出有环形凸台1131,托轮113沿着圆周方向开有若干个螺纹孔,减速机111的输出端面上相对应的位置开有相同的螺纹孔,托轮113与减速机111之间通过螺钉穿入螺纹孔实现固定连接。

托板座组件包括设置在前墙板上的托板座102,托板座10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蝴蝶调节架125,蝴蝶调节架125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凸起块,凸起块的中部开有贯通的螺纹孔,螺钉穿过螺纹孔进行正旋转或者反旋转来调节托板座102上下运动。

托板座102的一端开有供托轮113穿装的第一安装孔123,连杆组件的一端套装在托轮113的环形凸台1131上。具体的,连杆组件包括相对扣合连接的上连杆106和下连杆161,上连杆106和下连杆161的端面间隔设有两个贯穿的轴承安装孔,每个轴承安装孔内均装有调心轴承162,且其中一个调心轴承162穿装固定在环形凸台131上,当托轮113转动时,连杆组件随着环形凸台1131实现同步圆周转动。每个调心轴承162的外端均设有轴承端盖163,轴承端盖163有效密封调心轴承162,防止尘土或者杂质进入调心轴承162,提高其使用寿命。连杆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滑块调节座108,滑块调节座108与另一个调心轴承162固定连接。

托板座102的另一端上设有滑动导轨,滑块103后端面的一侧扣合安装在滑动导轨上并通过滑动导轨滑动设置在托板座102上,滑块103的另一侧连接滑块调节座108,滑块103上开有与滑块调节座108相适配的安装位,滑块103的侧面穿装有与滑块调节座8配合使用的调节螺杆107,当连杆组件随着托轮113转动时,滑块调节座108受力,带动滑块103通过滑动导轨在托板座102上直线往复运动。

具体的,滑动导轨包括第一滑板104和滑动扣合在第一滑板104上的第二滑板105,托板座102上开有与第一滑板104相匹配的第一卡槽121,第一滑板104卡入第一卡槽121内,且第一滑板104上间隔开有若干个螺纹孔,第一滑板104与托板座102通过螺钉插入螺纹孔内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第一滑板104的厚度大于第一卡槽121的深度,当第一滑板104固定在第一卡槽121内时,第一滑板104凸出第一卡槽121一段距离,第一滑板104的侧面开有卡接凹口141。

第一卡槽121上还开有第二安装孔122,第二安装孔122内安装有托板座定位销123,托板座102前端由托板座定位销123通过螺钉定位并固定在前墙板上,托板座102后端由托板座活动销124通过螺钉使其平行于前墙板上,并通过蝴蝶调节架125上下调节托板座102。

滑块103上开有与第二滑板105相适配的第二卡槽,第二滑板105卡入第二卡槽内,第二滑板105朝向第一滑板104的一侧开有用于卡接第一滑板104的U形槽151,U形槽151的外端凸出有卡入卡接凹口141内的限位凸棱152,由于卡接凹口141与限位凸棱152的设置,第二滑板105能够沿着第一滑板104滑动,而且不会从第一滑板104上掉落。第二滑板105 上间隔开有若干个螺纹孔,第二滑板105与滑块103之间通过螺钉插入螺纹孔内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结合图8、图9和图10,滑块调节座108的侧面开有供调节螺杆107 配合的螺纹孔181,滑块103的侧面开有供调节螺杆107穿装的圆通道131,调节螺杆107依次穿过圆通道131后旋入螺纹孔181内,与之配合。调节螺杆107螺杆头前端穿装有第一推力球轴承174,在第一推力球轴承174 前设有波形垫圈172,第一推力球轴承174和波形垫圈172安装在圆通道 131内,在圆通道131中心开有可供调节螺杆107穿过的孔位。调节螺杆 107的螺杆头后端穿装有第二推力球轴承171并由滑块调节盖板173通过螺钉固定在滑块103后面,使调节螺杆107相对位置固定并通过波形垫圈72 留有微量间隙,同时通过调节螺杆107正旋转或反旋转配合滑块调节座108 中间螺纹孔使滑块103前进或后退能轻松省力,当滑块103调节到适当的行程位置时,通过滑块上盖133紧固在滑块调节座108上。

调节螺杆107的外端固定有滑块调节盖板173,滑块调节盖板173与滑块103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且滑块调节盖板173内固定有第二推力球轴承171使得调节螺杆107相对固定于圆通道131内。这种结构当滑块103 需要调节前进或后退行程时,会通过调节螺杆107推动滑块103,进而实现调节有效行程的效果。

滑块103的前端面上还安装有滑块前盖134,滑块前盖134用于从前端底面封住滑块前端,防止灰尘杂质或弹簧掉入滑块103内。

本实用新型,滑块103的前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刀座135,刀座135 上设有若干个刀具定位槽,用于安装不同的刀具,可以实现不同的方向加工或者切断弹簧钢丝,结构简单,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驱动机构启动,减速机111带动托轮113旋转,托轮113通过环形凸台1131带动连杆组件沿着圆周的方向循环运动,连杆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滑块调节座108并带动滑块调节座108沿着水平方向运动,由于滑块调节座 108与滑块103固定,同步带动滑块103沿着滑动导轨在托板座102上往复运动。当滑块103需要调节前进或后退行程时,通过调节螺杆107正旋转或反旋转使滑块103前进或后退,当滑块103调节到适当的行程位置时,通过滑块上盖133紧固在滑块调节座108上,从而使得滑块103上刀具位置固定,对弹簧实现切割运动。

如图1和图2所示,电脑控制系统100包括,包括反馈装置、输入设备、计算机和控制元件,通过输入设备向计算机输入程序,计算机通过控制元件,控制转芯机构80和刀座机构90工作,反馈装置用于将实际工作情况反馈给计算机进实时调节。反馈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50上用于检测送线转向归零的感应开关,和检测探针,检测探针位于芯棒的前方,检测探针通过与加工出的弹簧伸出端接触的方式传递长度反馈信号至计算机,进行反馈调节。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