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卡座的自动组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6461发布日期:2018-09-01 04:1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卡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卡座的自动组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对于手机零部件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卡座(如图1所示)作为手机零部件之一,其主要由铁壳7、molding件8、胶体9、转轴10和拉杆11五个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其中,铁壳7、转轴10和molding件8采用编带包装上料(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胶体9和拉杆11采用散装由振动盘上料。然而,现有的完全人工组装方式或者半自动组装方式生产效率低,产品合格率不高,导致产品成本高,竞争力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手机卡座的自动组装生产线,解决现有的生产效率低,合格率不高,产品成本高,且安全事故频发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卡座的自动组装生产线,其包括: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一工作台一侧与所述第二工作台一侧相铰接,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设置有Molding件组装装置,所述第二工作台上设置有转轴和胶体组装装置、铁壳上料装置、拉杆组装装置、排出装置和大转盘,所述Molding件组装装置与所述铁壳上料装置相连接,所述铁壳上料装置、转轴和胶体组装装置、拉杆组装装置和排出装置依次与所述大转盘相衔接,所述大转盘上均匀对称地设置有多个工件夹具,所述工件夹具依次与所述铁壳上料装置、转轴和胶体组装装置、拉杆组装装置和排出装置相配合,所述拉杆组装装置和排出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成品检测相机,所述成品检测相机设置在所述大转盘的固定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Molding件组装装置包括Molding件编带上料裁切机构、第一废料裁切机构、第一转移机构和Molding件与铁壳装配机构,所述Molding件编带上料裁切机构与所述第一废料裁切机构相连接,且所述Molding件编带上料裁切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转移机构与所述Molding件与铁壳装配机构配合连接,其中,所述Molding件编带上料裁切机构包括Molding件编带料盘、第一棘爪送料模块、第一气缸、压块、切刀、切刀气缸、弹簧、Molding件夹具和Molding件转动盘,所述Molding件编带料盘通过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台上,且所述Molding件编带料盘上的Molding件编带通过所述第一棘爪送料模块进给至Molding件流道上,所述Molding件流道上方设置有切刀气缸,所述切刀气缸分别与所述压块、切刀相连接,所述压块和切刀的位置分别位于Molding件编带正上方,所述Molding件编带下方设置有Molding件夹具,所述Molding件夹具可移动地设置在滑轨上,所述滑轨垂直设置在所述Molding件转动盘两侧,所述Molding件夹具还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第一气缸相连接,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Molding件转动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Molding件与铁壳装配机构包括铁壳编带料盘、第二棘爪送料模块、第一铁壳流道、第二气缸、第一压杆、第三气缸、推动杆、压紧气缸和拨动杆,所述铁壳编带料盘通过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台上,且所述铁壳编带料盘上的铁壳编带通过所述第二棘爪送料模块进给至所述铁壳流道上,所述第一铁壳流道一侧与转移吸头相配合,另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二气缸、压紧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拨动杆一端相连接,所述拨动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铁壳流道上的铁壳编带中弹片相配合,所述压紧气缸与所述第一压杆相连接,所述第一压杆与Molding件和铁壳压紧配合,所述第三气缸与所述推动杆相连接,所述推动杆与所述第一铁壳流道上的铁壳编带中保护脚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和胶体组装装置包括转轴上料组装机构、胶体上料机构、转轴胶体与铁壳组装机构、小转盘、多个胶体和转轴夹具和第三转移机构,所述转轴上料组装机构、胶体上料机构分别与所述小转盘相衔接,多个所述胶体和转轴夹具对称均匀地设置在所述小转盘边缘上,所述小转盘通过所述第三转移机构与所述大转盘上的所述转轴胶体与铁壳组装机构相衔接,所述转轴胶体与铁壳组装机构包括第二压杆、弹片拨动杆、复合凸轮盘、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拨动杆气缸,所述第二压杆设置在所述第三转移机构的吸头底部,且所述第二压杆与所述大转盘上的工位夹具相配合,所述工位夹具还与所述弹片拨动杆相配合,所述弹片拨动杆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凸轮、第二凸轮与所述拨动杆气缸相连接,所述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复合凸轮盘上,所述复合凸轮盘和拨动杆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大转盘上的固定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料组装机构包括转轴编带盘、第五棘爪送料模块、转轴流道、裁料气缸、转轴裁刀、转移气缸、盘凸轮、第一吸头、第二吸头、转轴换向器、转轴压板和第三废料裁切机构,所述转轴编带盘通过第三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台上,且所述转轴编带盘上的转轴编带通过所述第五棘爪送料模块进给至所述转轴流道上,所述转轴流道上依次设置有转轴压板、裁料气缸、盘凸轮和第三废料裁切机构,所述转轴压板与所述转轴流道上的转轴编带相配合,所述裁料气缸设置在所述转轴压板的位置下方,且所述裁料气缸与所述转轴裁刀相连接,所述转轴裁刀竖直方向移动地与所述转轴流道上的转轴编带裁切配合,所述盘凸轮上设置有转移气缸,所述转移气缸通过所述盘凸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吸头、第二吸头相连接,所述第一吸头依次与所述转轴流道、转轴换向器相配合,所述第二吸头依次与所述转轴换向器、小转盘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铁壳上料装置包括第二转移机构、第三棘爪送料模块、铁壳下料机构、第二废料裁切机构和第四棘爪送料模块,所述第一铁壳流道上的铁壳编带通过所述第三棘爪送料模块进给到所述第二铁壳流道上,所述第三棘爪送料模块、铁壳下料机构、第二转移机构、第四棘爪送料模块和第二废料裁切机构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铁壳流道上,所述第二废料裁切机构与废料收集箱相连接,所述铁壳下料机构通过所述第二转移机构与所述大转盘相衔接,所述铁壳下料机构包括铁壳压块、铁壳切刀和铁壳切刀气缸,所述铁壳切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铁壳流道下方,且所述铁壳切刀气缸与所述铁壳切刀相连接,所述铁壳切刀与所述第二铁壳流道上的铁壳编带中铁壳边缘相配合,所述铁壳压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铁壳流道两侧,且所述铁壳压块与所述铁壳切刀相配合,所述第二铁壳流道上的铁壳编带位于所述铁壳压块和铁壳切刀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组装装置包括拉杆上料机构、第五转移机构、初插装机构和拉杆插紧机构,所述拉杆上料机构通过所述第五转移机构与所述初插装机构相连接,所述初插装机构和拉杆插紧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大转盘上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处,且所述初插装机构和拉杆插紧机构分别与所述大转盘上均匀对称设置的多个工件夹具相配合,所述初插装机构包括拉杆气缸、拉杆推杆、第一拉杆压块和第二拉杆压块,所述第一拉杆压块和第二拉杆压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位处的工件夹具相配合,所述第一拉杆压块固设在所述第二拉杆压块前端,所述第二拉杆压块设置在所述拉杆推杆底部,所述拉杆推杆与所述拉杆气缸的气缸杆相连接,所述拉杆气缸固设在所述第五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插紧机构包括第一插紧气缸、第二插紧气缸、插紧推杆、第一插紧压块、第二插紧压块、插紧推块和插紧推板,所述第二插紧气缸的气缸杆与所述插紧推杆相连接,所述第一插紧压块设置在所述插紧推杆底部,所述第二插紧压块固设在所述第一插紧压块上,且所述第二插紧压块和第一插紧压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工位处的工件夹具相配合,所述第二工位处的工件夹具上方接触有插紧推块,所述插紧推块设置在所述插紧推板上部,所述插紧推板与所述第一插紧气缸的气缸杆相连接,所述第一插紧气缸通过第六支架固设在所述第二工作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排出装置包括凸轮转移机构、第一滑道、连接件、摆动气缸、第二滑道和料盘,所述凸轮转移机构设置在第七支架上,且所述凸轮转移机构一端与所述大转盘相配合,另一端下方设置有料盘和第一滑道,所述料盘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摆动气缸相连接,所述摆动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五支架上,所述料盘与所述第二滑道相连接,所述第二滑道和第一滑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五支架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胶体上料机构和所述拉杆上料机构结构相同,其中,所述胶体上料机构包括送料气缸、送料连杆、胶体送料振动盘、第四转移机构和胶体滑道,所述胶体送料振动盘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台上,且所述胶体送料振动盘通过所述胶体滑道与所述送料连杆上的口槽相连接,所述送料连杆可移动地与所述送料气缸驱动连接,所述送料气缸水平方向设置在第四支架上,所述第四转移机构一端与所述送料连杆的口槽相配合,另一端与所述小转盘上的胶体和转轴夹具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废料裁切机构、第二废料裁切机构和第三废料裁切机构结构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废料裁切机构包括余料裁切刀、余料裁切刀连接杆和余料裁切气缸,所述余料裁切气缸设置在所述Molding件流道上,且所述余料裁切气缸与所述余料裁切刀连接杆一端相连接,所述余料裁切刀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余料裁切刀相连接,所述余料裁切刀与所述余料编带裁切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移机构、第二转移机构、第三转移机构、第四转移机构和第五转移机构结构相同,其中,所述第一转移机构包括转移吸头、转移电机和盘形凸轮,所述转移电机设置在所述盘形凸轮上,所述盘形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台上,所述转移电机穿过所述盘形凸轮与所述转移吸头相连接,所述转移吸头可平面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盘形凸轮上,且所述转移吸头与所述Molding件夹具上的Molding件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棘爪送料模块、第二棘爪送料模块、第三棘爪送料模块、第四棘爪送料模块和第五棘爪送料模块结构相同,其中,所述第一棘爪送料模块包括推动气缸、动棘爪和静棘爪,所述推动气缸与所述动棘爪驱动连接,所述动棘爪与编带物料推进接触配合,所述静棘爪与编带物料反向锁定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大转盘将Molding件组装装置、转轴和胶体组装装置、铁壳上料装置、拉杆组装装置和排出装置组成一条手机卡座生产线,实现了工件在不同工位间的移动和手机卡座自动、快速、高效地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将操作人员从危险、单调、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成品检测相机保证了成品的质量和产品合格率。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拆卸维修方便,工艺流程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卡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卡座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铁壳编带;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编带;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Molding件编带;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Molding件组装装置轴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Molding件组装装置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B——B方向剖视图;

图11为图9中A——A方向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和胶体组装装置轴测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上料组装机构正面轴测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上料组装机构反面轴测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胶体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胶体与铁壳组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铁壳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拉杆组装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排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初插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拉杆插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21,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卡座的自动组装生产线,其包括:第一工作台12和第二工作台13,第一工作台12一侧与第二工作台13一侧相铰接,第一工作台12上设置有Molding件组装装置1,第二工作台13上设置有转轴和胶体组装装置2、铁壳上料装置3、拉杆组装装置4、排出装置5和大转盘14,Molding件组装装置1与铁壳上料装置3相连接,铁壳上料装置3、转轴和胶体组装装置2、拉杆组装装置4和排出装置5依次与大转盘14相衔接,大转盘14上均匀对称地设置有多个工件夹具15,工件夹具15依次与铁壳上料装置3、转轴和胶体组装装置2、拉杆组装装置4和排出装置5相配合,拉杆组装装置4和排出装置5之间还设置有成品检测相机6,成品检测相机6设置在大转盘14的固定盘上。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流程如图2所示,按对应箭头,Molding件8先装入铁壳7,然后胶体9和转轴10先组装成一个整体,再整体与铁壳7组装,拉杆11最后装入铁壳7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大转盘14将Molding件组装装置1、转轴和胶体组装装置2、铁壳上料装置3、拉杆组装装置4和排出装置5组成一条手机卡座生产线,实现了工件在不同工位间的移动和手机卡座连接器自动、快速、高效地组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将操作人员从危险、单调、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成品检测相机6保证了成品的质量和产品合格率。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拆卸维修方便,工艺流程简单。

具体地,Molding件组装装置1包括Molding件编带上料裁切机构16、第一废料裁切机构17、第一转移机构18和Molding件与铁壳装配机构19,Molding件编带上料裁切机构16与第一废料裁切机构17相连接,且Molding件编带上料裁切机构16通过第一转移机构18与Molding件与铁壳装配机构19配合连接,其中,Molding件编带上料裁切机构16包括Molding件编带料盘123、第一棘爪送料模块124、第一气缸104、压块105、切刀106、切刀气缸107、弹簧116、Molding件夹具117和Molding件转动盘118,Molding件编带料盘123通过第一支架20设置在第一工作台12上,且Molding件编带料盘123上的Molding件编带通过第一棘爪送料模块124进给至Molding件流道125上,Molding件流道125上方设置有切刀气缸107,切刀气缸107分别与压块105、切刀106相连接,压块105和切刀106的位置分别位于Molding件编带正上方,Molding件编带下方设置有Molding件夹具117,Molding件夹具117可移动地设置在滑轨130上,滑轨130垂直设置在Molding件转动盘118两侧,Molding件夹具117还通过弹簧116与第一气缸104相连接,第一气缸104设置在Molding件转动盘118上。具体地,第一转移机构18、第二转移机构301、第三转移机构25、第四转移机构223和第五转移机构402结构相同,其中,第一转移机构18包括转移吸头108、转移电机109和盘形凸轮110,转移电机109设置在盘形凸轮110上,盘形凸轮110设置在第一工作台12上,转移电机109穿过盘形凸轮110与转移吸头108相连接,转移吸头108可平面移动地设置在盘形凸轮110上,且转移吸头108与Molding件夹具117上的Molding件相配合。具体地,Molding件与铁壳装配机构19包括铁壳编带料盘126、第二棘爪送料模块127、第一铁壳流道128、第二气缸111、第一压杆112、第三气缸113、推动杆114、压紧气缸115和拨动杆119,铁壳编带料盘126通过第二支架21设置在第一工作台12上,且铁壳编带料盘126上的铁壳编带通过第二棘爪送料模块127进给至铁壳流道128上,第一铁壳流道128一侧与转移吸头108相配合,另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二气缸111、压紧气缸115和第三气缸113,第二气缸111与拨动杆119一端相连接,拨动杆119另一端与第一铁壳流道128上的铁壳编带中弹片相配合,压紧气缸115与第一压杆112相连接,第一压杆112与Molding件和铁壳压紧配合,第三气缸113与推动杆114相连接,推动杆114与第一铁壳流道128上的铁壳编带中保护脚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中,Molding件编带料盘123上的Molding件编带通过第一棘爪送料模块124进给到Molding件流道125上,此时Molding件夹具117在第一气缸104的推动下,向上运动,贴近molding件;切刀气缸107带动压块105和切刀106上下运动,其中压块105负责压紧Molding件编带,切刀106向下完成Molding件切断,同时将molding件压入Molding件夹具117中销钉上;在自由状态Molding件夹具117被弹簧116向下压在低端位置,当进行molding件裁切时,弹簧116在第一气缸104带动下向上运动,从而使其在切刀106的作用放置到Molding件夹具117。完成物料裁切后第一气缸104收回,Molding件夹具117在Molding件转动盘118转动带动下进入下一工位:物料转移,同时另一侧弹簧116进入物料裁切工位;此时,转移吸头108吸起molding件,在转移电机109带动下,通过盘形凸轮110导向,从而将Molding件放入第一铁壳流道128上的铁壳编带中铁壳上。在Molding件放入之前,拨动杆119通过第二气缸111带动将铁壳中的弹片推开,从而避免放入Molding件时与弹片干涉。通过第二棘爪送料模块127将铁壳和Moling件进入压紧气缸115处,由第一压杆112将Molding件和铁壳组装压紧。推动杆114在第三气缸113带动下前后运动,把铁壳上保护脚推开,从而避免下一工位裁切刀工作产生干涉。

具体地,转轴和胶体组装装置2包括转轴上料组装机构22、胶体上料机构23、转轴胶体与铁壳组装机构24、小转盘201、多个胶体和转轴夹具202和第三转移机构25,转轴上料组装机构22、胶体上料机构23分别与小转盘201相衔接,多个胶体和转轴夹具202对称均匀地设置在小转盘201边缘上,小转盘201通过第三转移机构25与大转盘14上的转轴胶体与铁壳组装机构24相衔接,转轴胶体与铁壳组装机构24包括第二压杆217、弹片拨动杆218、复合凸轮盘219、第一凸轮2201、第二凸轮2202和拨动杆气缸221,第二压杆217设置在第三转移机构25的吸头底部,且第二压杆217与大转盘14上的工位夹具15相配合,工位夹具15还与弹片拨动杆218相配合,弹片拨动杆218依次通过第一凸轮2201、第二凸轮2202与拨动杆气缸221相连接,第一凸轮2201、第二凸轮2202分别设置在复合凸轮盘219上,复合凸轮盘219和拨动杆气缸221分别设置在大转盘14上的固定盘上。具体地,转轴上料组装机构22包括转轴编带盘222、第五棘爪送料模块211、转轴流道210、裁料气缸203、转轴裁刀204、转移气缸205、盘凸轮206、第一吸头2071、第二吸头2072、转轴换向器208、转轴压板209和第三废料裁切机构212,转轴编带盘222通过第三支架26设置在第二工作台12上,且转轴编带盘222上的转轴编带通过第五棘爪送料模块211进给至转轴流道210上,转轴流道210上依次设置有转轴压板209、裁料气缸203、盘凸轮206和第三废料裁切机构212,转轴压板209与转轴流道210上的转轴编带相配合,裁料气缸203设置在转轴压板209的位置下方,且裁料气缸203与转轴裁刀204相连接,转轴裁刀204竖直方向移动地与转轴流道210上的转轴编带裁切配合,盘凸轮206上设置有转移气缸205,转移气缸205通过盘凸轮206分别与第一吸头2071、第二吸头2072相连接,第一吸头2071依次与转轴流道210、转轴换向器208相配合,第二吸头2072依次与转轴换向器208、小转盘201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中,转轴由转轴编带盘222供料,通过第五棘爪送料模块211进行步进送料到转轴流道210上,此时,裁料气缸203带动转轴裁刀204并在转轴压板209作用下完成物料裁切;裁切后,转轴通过转移气缸205在盘凸轮206的作用下,使第一吸头2071将转轴转移至转轴换向器208上,通过转轴换向器208完成换向,在转轴从编带滑道向转轴换向器208转移的同时,第二吸头2072将已经被换好方向的转轴放置到小转盘201上的胶体和转轴夹具202内。具体地,胶体上料机构23和拉杆上料机构401结构相同,其中,胶体上料机构23包括送料气缸214、送料连杆215、胶体送料振动盘216、第四转移机构223和胶体滑道224,胶体送料振动盘216设置在第二工作台13上,且胶体送料振动盘216通过胶体滑道224与送料连杆215上的口槽相连接,送料连杆215可移动地与送料气缸214驱动连接,送料气缸214水平方向设置在第四支架27上,第四转移机构223一端与送料连杆215的口槽相配合,另一端与小转盘201上的胶体和转轴夹具202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中,胶体为散料,通过胶体送料振动盘216进行排序上料,通过胶体滑道224进入送料连杆215的口槽内,送料连杆215在送料气缸214带动下前后运动,将胶体送至第四转移机构223的吸头处,然后通过第四转移机构223送至胶体和转轴夹具202上,将胶体和转轴组装成一体。第三转移机构25将组装好的胶体和转轴从胶体和转轴夹具202上转移到铁壳上,此时通过第二压杆217压紧胶体和转轴,从而完成转轴和胶体与铁壳组装。在转轴和胶体与铁壳组装之前,需通过弹片拨动杆218将铁壳上影响转轴和胶体与铁壳组装的弹片拨开。弹片拨动杆218在拨动杆气缸221带动下,通过复合凸轮盘219和第一凸轮2201和第二凸轮2202作用完成合成运动,从而将铁壳上弹片拨开,完成整体组装。被裁切后的转轴编带在第三废料裁切机构212作用下裁切成散料,完成余料回收。

具体地,铁壳上料装置3包括第二转移机构301、第三棘爪送料模块302、铁壳下料机构303、第二废料裁切机构304和第四棘爪送料模块305,第一铁壳流道128上的铁壳编带通过第三棘爪送料模块302进给到第二铁壳流道306上,第三棘爪送料模块302、铁壳下料机构303、第二转移机构301、第四棘爪送料模块305和第二废料裁切机构304依次设置在第二铁壳流道306上,第二废料裁切机构304与废料收集箱相连接,铁壳下料机构303通过第二转移机构301与大转盘14相衔接,铁壳下料机构303包括铁壳压块307、铁壳切刀308和铁壳切刀气缸309,铁壳切刀气缸309设置在第二铁壳流道306下方,且铁壳切刀气缸309与铁壳切刀308相连接,铁壳切刀308与第二铁壳流道306上的铁壳编带中铁壳边缘相配合,铁壳压块307分别设置在第二铁壳流道306两侧,且铁壳压块307与铁壳切刀308相配合,第二铁壳流道306上的铁壳编带位于铁壳压块307和铁壳切刀308之间。本实用新型中,装好molding件的铁壳编带通过第三棘爪送料模块302进给铁壳编带至铁壳下料机构303处,此时铁壳切刀气缸309带动铁壳切刀308上下运动,同时在铁壳压块307的压紧作用下,从铁壳编带中裁切出铁壳工件,再通过第二转移机构301转移至大转盘14的工件夹具15上进行其他工序组装;第二废料裁切机构304将铁壳编带废料裁切成段收集回收。

具体地,拉杆组装装置4包括拉杆上料机构401、第五转移机构402、初插装机构403和拉杆插紧机构404,拉杆上料机构401通过第五转移机构402与初插装机构403相连接,初插装机构403和拉杆插紧机构404分别设置在大转盘14上的第一工位405和第二工位406处,且初插装机构403和拉杆插紧机构404分别与大转盘14上均匀对称设置的多个工件夹具15相配合,初插装机构403包括拉杆气缸407、拉杆推杆408、第一拉杆压块409和第二拉杆压块410,第一拉杆压块409和第二拉杆压块410分别与第一工位405处的工件夹具15相配合,第一拉杆压块409固设在第二拉杆压块410前端,第二拉杆压块410设置在拉杆推杆408底部,拉杆推杆408与拉杆气缸407的气缸杆相连接,拉杆气缸407固设在第五支架28上。具体地,拉杆插紧机构404包括第一插紧气缸411、第二插紧气缸412、插紧推杆413、第一插紧压块414、第二插紧压块415、插紧推块416和插紧推板417,第二插紧气缸412的气缸杆与插紧推杆413相连接,第一插紧压块414设置在插紧推杆413底部,第二插紧压块415固设在第一插紧压块414上,且第二插紧压块415和第一插紧压块414分别与第二工位406处的工件夹具15相配合,第二工位406处的工件夹具15上方接触有插紧推块416,插紧推块416设置在插紧推板417上部,插紧推板417与第一插紧气缸411的气缸杆相连接,第一插紧气缸411通过第六支架29固设在第二工作台13上。本实用新型中,工件组装完转轴和胶体后,有大转盘14转移到拉杆组装装置4工位处;此时,拉杆上料机构401将拉杆由振动盘进料,再通过第五转移机构402转移到大转盘14的工件夹具上铁盘中组装;同时,在第一工位405处的工件夹具15上进行拉杆向主体的初步插装工序,拉杆气缸407通过拉杆推杆408带动第一拉杆压块409和第二拉杆压块410向前运动,将铁壳压紧在第一工位405处的工件夹具15上,同时将拉杆推入工件夹具15上的铁壳中进行初步插装。此时,大转盘14将工件夹具15间歇转动至第二工位406处进行拉杆插紧:第二插紧气缸412通过插紧推杆413带动第一插紧压块414、第二插紧压块415将铁壳压紧在工件夹具15上,第一插紧气缸411通过插紧推板417带动插紧推块416将拉杆完全推入铁壳中,实现最终的插装工序并经大转盘14转移至下一工序。

具体地,排出装置5包括凸轮转移机构501、第一滑道502、连接件503、摆动气缸504、第二滑道505和料盘506,凸轮转移机构501设置在第七支架507上,且凸轮转移机构501一端与大转盘14相配合,另一端下方设置有料盘506和第一滑道502,料盘506通过连接件503与摆动气缸504相连接,摆动气缸504设置在第五支架507上,料盘506与第二滑道505相连接,第二滑道505和第一滑道502分别设置在第五支架507两侧。凸轮转移机构501将组装好的工件从大转盘14转移至料盘506。经大转盘14上成品检测相机(6)检测拉杆、转轴、Molding件组装质量,不合格的工件通过凸轮转移机构501落入第一滑道502,合格的工件转移到506料盘上,然后摆动气缸504通过连接件503带动料盘506转动,使工件落入第二滑道505中,进行后续的检测包装。

具体地,第一废料裁切机构17、第二废料裁切机构304和第三废料裁切机构212结构相同,其中,第一废料裁切机构17包括余料裁切刀120、余料裁切刀连接杆121和余料裁切气缸122,余料裁切气缸122设置在Molding件流道125上,且余料裁切气缸122与余料裁切刀连接杆121一端相连接,余料裁切刀连接杆121另一端与余料裁切刀120相连接,余料裁切刀120与余料编带裁切配合。本实施例中,被剪切后余下编带通过废料裁切机构完成切断然后回收。其中,在第一废料裁切机构17中,余料裁切刀连接杆121为一个杠杆机构,两端分别连接余料裁切刀120和余料裁切气缸122,从而使余料裁切刀120在余料裁切刀连接杆121带动下上下运动,完成对余料的裁切。

具体地,第一棘爪送料模块124、第二棘爪送料模块127、第三棘爪送料模块302、第四棘爪送料模块305和第五棘爪送料模块211结构相同,其中,第一棘爪送料模块124包括推动气缸101、动棘爪102和静棘爪103,推动气缸101与动棘爪102驱动连接,动棘爪102与编带物料推进接触配合,静棘爪103与编带物料反向锁定配合。通过推动气缸101推动动棘爪102反复推进,从而使编带物料沿着流道前进,同时静棘爪103反向锁定完成编带物料间歇性给进运动。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