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液压式热模锻下顶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6597发布日期:2018-06-05 19:52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液压式热模锻下顶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锻压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液压式热模锻下顶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热模锻机床普遍使用机械式下顶料机构,采用顶料杆为主要传动构件的顶料机构将锻件从锻压模具内顶出。由于,机械式下顶料机构的顶料杆作为主要的传动构件,承载顶料作用力,故其受力载荷大,顶料杆容易变形影响精度,且没有限位控制装置,不能实现顶料保持功能,进而直接降低下顶料机构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机械式下顶料机构的顶料杆利用其自身长度,起到将锻件顶到设计位置的作用,但其不变的长度和顶料行程,又限制了下顶料机构对不同模具、不同锻件的广泛适用性和实用性。而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实现顶料机构限位控制、顶料保持、顶料行程可调、顶料速度可调、顶料摆杆位置可调等功能是热模锻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的技术难题。发明一种通用的液压式下顶料机构,对实现产品功能多样性、满足柔性化生产线设备的需求,提高热模锻设备通用性和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通用液压式热模锻下顶料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用液压式热模锻下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缸、液压杆、调节胀套、杠杆、顶料摆杆、感应架、接近开关、机械限位块、螺栓和机架;所述液压缸水平安装在机架的左梁上,液压缸的右端通过液压杆上的螺纹与调节胀套固定连接,所述杠杆的下端与调节胀套旋转配合,杠杆的上端与顶料摆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液压杆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杠杆的旋转运动,从而调节顶料摆杆的位置;所述顶料摆杆上安装有感应架,所述感应架的左右两侧相对地安装有两组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位置可调,接近开关控制液压缸的工作;所述机械限位块安装在机架的右梁上,机械限位块位于液压杆的运动路径上。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所述接近开关安装在机架顶座上。

所述液压缸的左侧设有左进油口和左出油口,液压缸的右侧设有右进油口和右出油口;液压缸的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左进油口进油、右出油口出油时,液压杆朝杠杆方向运动,顶料摆杆朝左转动;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左出油口出油、右进油口进油时,液压杆朝液压缸方向运动,顶料摆杆朝右转动。

所述感应架靠近左侧的接近开关且位于预设距离内时,左侧的接近开关发送信号给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控制液压杆朝液压缸方向运动;所述感应架靠近右侧的接近开关且位于预设距离内时,右侧的接近开关发送信号给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控制液压杆朝杠杆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液压缸、杠杆及顶料摆杆组合形成锻件顶料省力机构,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2、通过调整接近开关与感应架的位置,实现顶料行程可调的功能;

3、通过液压系统电气控制实现顶料保持的功能、顶料速度和位置可调的功能;

4、采用可调机械限位块,避免因液压系统故障导致模具损坏,避免顶料摆杆超过极限位置,提高热模锻的可靠性和寿命;

5、顶料的位置、行程、速度均可调,增加机构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液压缸1、液压杆2、调节胀套3、杠杆4、顶料摆杆5、感应架6、接近开关7、机械限位块8、螺栓9、机架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的通用液压式热模锻下顶料机构,包括液压缸1、液压杆2、调节胀套3、杠杆4、顶料摆杆5、感应架6、接近开关7、机械限位块8、螺栓9和机架10。

液压缸1水平安装在机架10的左梁上,液压缸1的左侧设有左进油口和左出油口,右侧设有右进油口和右出油口,电气控制系统控制液压缸1左右两侧的进油和出油。液压缸1的右端通过液压杆2上的螺纹与调节胀套3固定连接,杠杆4的下端与调节胀套3旋转配合,杠杆4的上端与顶料摆杆5通过螺栓9固定连接,液压杆2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杠杆4的旋转运动,通过液压杆2控制杠杆4,实现顶料机构的行程、速度和位置的可调。

顶料摆杆5上安装有感应架6,感应架6的左右两侧相对地安装有两组接近开关7,接近开关7与电气控制系统相连,用于控制液压缸1的工作。接近开关7安装在机架10顶座上,位置可调,两组接近开关7之间形成了顶料行程。

感应架6靠近左侧的接近开关7且位于预设距离内时,左侧的接近开关7发送信号给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左出油口出油、右进油口进油,液压杆2朝液压缸1方向运动,顶料摆杆5顺时针朝右转动。感应架6靠近右侧的接近开关7且位于预设距离内时,右侧的接近开关7发送信号给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左进油口进油、右出油口出油,液压杆2朝杠杆4方向运动,顶料摆杆5逆时针朝左转动。

机械限位块8安装在机架10的右梁上,位于液压杆2的运动路径上,既可避免因液压系统发生故障,导致杠杆4及顶料摆杆5超出极限位置,又可以防止下顶料机构对模具的损坏,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

该下顶料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根据需要的顶料位置,调整液压系统中液压缸1进出口的油量,控制液压杆2的伸出长度,改变杠杆4的运动角度,实现顶料位置的可调;

根据需要的顶料速度,调整液压缸1进出油的切换速度,改变杠杆4运动速度,进而调整顶料摆杆5的回程和速度,实现顶料速度的可调;

根据需要的顶料行程,调整接近开关7位置,控制接近开关7与感应架6的距离,实现顶料摆杆5的行程可调。

通过液压系统的电气控制,保证杠杆4位置不变,进而实现顶料摆杆5的顶料保持功能。由于有机械限位块8的约束作用,当感应架6超出顶料行程时,接近开关7控制液压缸系统,对顶料机构及模具实现双重保护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