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凸焊用焊接螺钉有无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0920发布日期:2018-06-08 18:5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凸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身凸焊用焊接螺钉有无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身凸焊中焊接螺钉的有无检测通常通过2种方式来进行检测,第一靠人工视觉确认工件螺钉是否放置,人工放置成本低,工作量大,还是存在漏放螺钉跟防错螺钉的状况;第二靠视觉系统检测,成本很高,检测精度较高,时间稍长;接近传感器检测方式,受螺钉尺寸、电极尺寸的限制,不能覆盖多尺寸螺钉,时间长了传感器表面容易粘飞溅,导致误报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凸焊用焊接螺钉有无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身凸焊用焊接螺钉有无检测装置,包括气流量检测计和电极体,所述气流量检测计左端通过气管连接于电极体右端,所述电极体上端中部安装有电极帽,电极帽中放置有焊接螺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极体内部左右两侧安装有绝缘套,电极体内部上下两端安装有绝缘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绝缘套和绝缘垫内部安装有不锈钢定位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一种车身凸焊用焊接螺钉有无检测装置,结构合理,设计新颖,解决自动工位中螺钉的检测问题,实现稳定、长期有效、低成本的检测方式,用这种方式的检测机构可以降低成本,一套SMC的检测机构的采购成本大概是1500元左右,加上气管节流阀接头等等基本可以确认在3000元内;而同样能用在自动工位的视觉系统的检测机构,需要至少40000的成本,包含一套高精度摄像头,一套电脑,一套专职的分析软件,对此系统的的操作人员的技能需要较高,维修成本较高。而普通的人工检测的方式不能用在自动工位,也不稳定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车身凸焊用焊接螺钉有无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车身凸焊用焊接螺钉有无检测装置,包括气流量检测计4和电极体1,所述气流量检测计4左端通过气管3连接于电极体1右端,所述电极体1上端中部安装有电极帽2,电极帽2中放置有焊接螺钉5,所述电极体1内部左右两侧安装有绝缘套,电极体1内部上下两端安装有绝缘垫,所述绝缘套和绝缘垫内部安装有不锈钢定位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采用SMC品牌下PFM系列气流量感应器,结合螺钉凸焊下电极的结构产生一个单通道,通过通道中气流量来判断,在电极体1中放置焊接螺钉5后,通道中的气流量会比无焊接螺钉5的状态下要小,在设置好一定检测范围,可检测判断电极题1中是否放置了焊接螺钉。

实际操作中,只需要在气流量检测计4设定好一个气流量的下限跟上限,在回路中无焊接螺钉5的状态下读取出气流量的数值,在传感器的设定一个稍小于这个读数为上限;在通道中再放置一个焊接螺钉5,读取出气流量检测计4检测出的数值,再在传感器中设定一个稍小于这个读数为下限,这样在有焊接螺钉5跟无焊接螺钉5在通道中时的气流量是不一样的,用这种气流量的大小在判定电极中是否漏装了焊接螺钉5。

在无焊接螺钉状态下,气一直在下电极体1中流动,在有焊接螺钉5的时候,上电极头下压,检测机构会反馈读数给PLC去,一旦在设定的范围内就判定为有焊接螺钉5,可以继续程序下去,反之无焊接螺钉5情况下就会报警通知系统这个地方无焊接螺钉5,需要人工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