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门齿轮主轴箱齿轮传动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0159发布日期:2018-07-10 23:1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加工中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龙门齿轮主轴箱齿轮传动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立式加工中心中传动轴竖直设置,多采用底部支撑传动轴,使传动轴沿轴线转动,然而,传动轴受自身重力作用,长期转动工作,容易使传动轴发生弯曲变形,影响传动轴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底部支撑传动轴使传动轴易弯曲变形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龙门齿轮主轴箱齿轮传动轴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龙门齿轮主轴箱齿轮传动轴结构,包括箱体、传动轴以及连接组件,所述箱体内壁上侧横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组件设于所述传动轴上端使所述传动轴竖直设于所述连接板上且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沉头孔,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压盖、隔圈和压板,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嵌设于所述沉头孔内,所述第一轴承外圈上端罩设有所述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内圈上端设有所述隔圈,所述隔圈上端设有所述压板,所述压板下端面与所述传动轴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侧壁与所述第一轴承内圈内侧壁固定连接。

箱体用于承载传动轴及其连接组件,连接板用于通过连接组件与传动轴连接,沉头孔用于镶嵌第一轴承,使第一轴承位置固定,第一轴承外圈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一轴承内圈与传动轴侧壁固定连接,使传动轴相对于连接板转动,压盖用于压住第一轴承外圈,防止第一轴承在传动轴转动造成的跳动中发生松脱,增加传动轴转动的稳定性,压板和隔圈用于压住第一轴承内圈,防止第一轴承在传动轴转动造成的跳动中发生松脱,增加传动轴转动的稳定性,隔圈采用橡胶材质,起缓冲作用,压板与传动轴顶端固定连接用于增加传动轴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为了防止传动轴转动时产生离心力造成传动轴下半段发生跳动,所述连接板下方间隔设有多个与箱体一体制造而成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传动轴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传动轴侧壁之间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与第一轴承同轴设置,增加传动轴转动稳定性。

进一步,为了带动传动轴转动,还包括电机和电机轴,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箱体顶端,所述电机输出端穿过所述箱体顶端与设于所述箱体内的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传动轴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龙门齿轮主轴箱齿轮传动轴结构,采用第一轴承吊装传动轴,与传统底部支撑传动轴相比,可以防止传动轴弯曲变形,保证传动轴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箱体,2、传动轴,3、连接板,4、沉头孔,5、第一轴承,6、压盖,7、隔圈,8、压板,9、固定板,10、第二轴承,11、电机,12、电机轴,13、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龙门齿轮主轴箱齿轮传动轴结构,包括箱体1、传动轴2以及连接组件,所述箱体1内壁上侧横设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与所述箱体1一体加工而成,所述连接组件设于所述传动轴2上端使所述传动轴2竖直设于所述连接板3上且与所述连接板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3上设有沉头孔4,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轴承5、压盖6、隔圈7和压板8,所述第一轴承5外圈嵌设于所述沉头孔4内,所述第一轴承5外圈与所述沉头孔4过盈配合,所述第一轴承5外圈上端罩设有所述压盖6,所述压盖6与所述连接板3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5内圈上端设有所述隔圈7,所述隔圈7上端设有所述压板8,所述压板8下端面与所述传动轴2顶端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2侧壁与所述第一轴承5内圈内侧壁过盈配合。

所述连接板3下方间隔设有多个与箱体1一体制造而成的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上设有与所述传动轴2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传动轴2侧壁之间设有第二轴承10,所述第二轴承10外圈外壁面与所述通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轴承10内圈内壁面与所述传动轴2侧壁过盈配合。

还包括电机11和电机轴12,所述电机11设于所述箱体1顶端,所述电机11壳体通过螺栓与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1输出端穿过所述箱体1顶端与设于所述箱体1内的电机轴1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12上设有第一齿轮13,所述传动轴2上设有第二齿轮14,所述第一齿轮13和所述第二齿轮14啮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