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板、带、箔版型矫直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2173发布日期:2019-01-05 09:24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板、带、箔版型矫直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板、带、箔版型矫直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铝带材在冷轧加工过程中受轧件原始坯料版型、道次加工率、张力、轧制速度、弯辊、冷却润滑等因素的影响,冷轧铝带材沿板带宽度各个部分产生不同的延伸。设想带材被分割成若干纵条,任何一条上压下量发生变化,均会引起该窄条的纵向延伸发生变化,同时又影响到相邻窄条的变形。因此当压下量分布不均时,各窄条就会相应地发生延伸不均,从而在窄条之间产生内应力。当窄条内应力足够大时,就会引起带材的翘曲,即波浪。常见冷轧带材波浪根据它分布的位置分为“中波”、“二肋波”、“边波”三种情况。中波产生原因是带材中部在纵向延伸多于两边部纵向延伸,受带材内应力的影响,形成中波,其余类推。

冷轧后带材因纵向延伸不同,带材通常会出现多种波浪并存的缺陷,为了消除该缺陷,精整工序通常会采取矫直的措施,来改善来料版型。

传统拉伸弯曲矫直机只适合冷轧后带材版型较好(即来料版型i值≤40i)状态下,可以较容易实现版型矫直,矫直后版型i值≤6i;但对于来料版型i值>40i的情况下,使用该矫直机构则很难达到i值≤6i的版型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铝板、带、箔版型矫直控制装置,该装置够根据不同波形的板材,通过对矫直单元受力部位调整,改变带材局部受力状态,实现对板材矫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板、带、箔版型矫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分设在待矫直板材两侧的矫直单元,所述矫直单元包括水平固定的基座、设置在基座正上方的与基座转动连接的工作辊、分别贴设在工作辊下方两侧与基座转动连接的中间辊以及分别贴设在中间辊下方两侧与基座转动连接的支撑辊组,所述工作辊与中间辊两端位置固定,所述支撑辊组由多个支撑辊单元组成且沿转轴方向等距分布,所述每个支撑辊单元高度均可调节,所述工作辊、中间辊以及支撑辊的转动轴心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辊单元包括一个支撑辊轴、分设在支撑辊轴下方两侧与基座固定连接的两个辊轴支架、套设在支撑辊轴上方且与辊轴支架上方可拆卸连接的辊轴套箍以及被夹设在辊轴支架与支撑辊轴之间的垫片,相邻的两个支撑辊轴公用一个辊轴支架,可通过调整垫片的数量来改变支撑辊轴的顶部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辊外表面以中间的轴截面为对称平面对称绕设有两条螺旋状的向内凹陷的排油沟。

进一步地,当待矫直板材波高为3至5毫米时,垫片厚度为1至1.5毫米;当待矫直板材波高为5至8毫米时,垫片厚度为1.5至2.5毫米。

本发明铝板、带、箔版型矫直控制装置每个支撑辊都可单独调节高度,可根据不同板形的板材,调整每个支撑辊的高度,改变受力位置,达到矫直的目的,该装置操作简单可靠,矫直质量高,减少了劣品铝,提高了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矫直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矫直单元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矫直单元剖视示意图a-a;

图4为本发明支撑辊单元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矫直单元和待矫直板材安装位置示意图。

标号说明:1-矫直单元、11-基座、12-工作辊、13-中间辊、131-排油沟、14-支撑辊组、141-支撑辊单元、1411-支撑辊轴、1412-辊轴支架、1413-辊轴套箍、1414-垫片、2-待矫直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铝板、带、箔版型矫直控制装置,包括多个分设在待矫直板材2两侧的矫直单元1,所述矫直单元包括水平固定的基座11、设置在基座正上方的与基座转动连接的工作辊12、分别贴设在工作辊下方两侧与基座转动连接的中间辊13以及分别贴设在中间辊下方两侧与基座转动连接的支撑辊组14,所述工作辊与中间辊两端位置固定,所述支撑辊组由多个支撑辊单元141组成且沿转轴方向等距分布,所述每个支撑辊单元高度均可调节,所述工作辊、中间辊以及支撑辊的转动轴相互平行,板材穿插设置在多个矫直单元中,根据板材板型调整支撑辊单元的高度,改变贴设在支撑辊上的中间辊以及中间辊上方的工作辊的局部形状,因工作辊压设在板材表面,从而改变局部板材的受力状态,从而完成对不同板材的矫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辊单元包括一个支撑辊轴1411、分设在支撑辊轴下方两侧与基座固定连接的两个辊轴支架1412、套设在支撑辊轴上方且与辊轴支架上方可拆卸连接的辊轴套箍1413以及被夹设在辊轴支架与支撑辊轴之间的垫片1414,相邻的两个支撑辊轴公用一个辊轴支架,可通过调整垫片的数量来改变支撑辊轴的高度,从而改变工作辊的局部形状,改变工作辊上方板材的局部受力,完成矫直。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辊外表面以中间的轴截面为对称平面对称绕设有两条螺旋状的向内凹陷的排油沟131,排油沟能够在矫直过程中,中间轴旋转的情况下,将油污排送至中间轴两端,方便收集,保证了设备的整洁度,改善了工作环境。

进一步地,当待矫直板材波高为3至5毫米时,垫片厚度为1至1.5毫米;当待矫直板材波高为5至8毫米时,垫片厚度为1.5至2.5毫米。

一种上述的的铝板、带、箔版型矫直控制装置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多个矫直单元基座放置在水平面上,将同一支撑辊组上的支撑辊轴顶部调整至同一水平面上,

b:根据待矫直板材的板型,确定受力部位;

c:将矫直单元分设在待矫直板材两侧,基座固定,使板材穿插设置在多个矫直单元中间,且工作辊紧密压设在待矫直板材外表面;

d:根据待矫直板材的受力部位,按需调整支撑辊轴的高度;

e:板材按照设定的方向与速度进给,经过多个矫直单元后完成矫直。

一种实施例,当待矫直板材为中波型板材时,对应调整板材两侧位置的支撑辊轴高度;

一种实施例,当待矫直板材为边波型板材时,对应调整待矫直板材中心线下方两侧各1/4板材宽度的位置处的支撑辊轴的高度;

一种实施例,当待矫直板材为二肋波型板材时,对应调整待矫直板材中心线下方两侧各1/8板材宽度与至两侧边缘1/8板材宽度处的支撑辊的高度。

本发明铝板、带、箔版型矫直控制装置每个支撑辊都可单独调节高度,可根据不同板形的板材,调整每个支撑辊的高度,改变受力位置,达到矫直的目的,该装置操作简单可靠,矫直质量高,减少了劣品铝,提高了生产效益。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板、带、箔版型矫直控制装置,其包括多个分设在待矫直板材两侧的矫直单元,所述矫直单元包括水平固定的基座、设置在基座正上方的与基座转动连接的工作辊、分设在工作辊下方两侧与基座转动连接的中间辊以及分设在中间辊下方两侧与基座转动连接的支撑辊组,所述工作辊与中间辊两端位置固定,所述支撑辊组由多个支撑辊单元组成且沿转轴方向等距分布,所述每个支撑辊单元高度均可调节,所述工作辊、中间辊以及支撑辊的转动轴相互平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铝板、带、箔版型矫直控制装置,该装置够根据不同波形的板材,通过对矫直单元受力部位调整,改变带材局部受力状态,实现对板材矫直。

技术研发人员:魏祥昭;陈国生;刘智强;邱龙涛;严哲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30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