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2581发布日期:2019-01-29 17:4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密封圈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镜头组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圈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相机镜头或者摄像镜头的组装过程中,一般镜头为圆柱形,在之前的生产过程中,圆柱侧面上会形成环形缝隙,为了防止后续生产或者使用过程中,水汽通过环形缝隙进入镜头内,从而污染摄像芯片,因此需要将该环形缝隙进行密封。

现有的密封技术,即在环形缝隙上套设密封圈,密封圈也叫o型圈,为环形,是由橡胶材料制成,具有弹性,目前由于相机镜头或者摄像镜头尺寸逐渐减小,一般套设密封圈由人工完成,但人工操作有严重的不精确性,密封圈自身的弹性和可变形能力较大,人工操作很难保证能将合模缝与环形缝隙完全相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得密封圈能够精确地套设在镜头上,克服了人工操作产生的误差的密封圈组装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密封圈组装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输料机构、移料机械手、组装台面以及密封圈上料机构,所述组装台面设置在输料机构与密封圈上料机构之间,所述移料机械手设置在所述组装台面一侧。

优选的,所述输料机构包括输送带以及载盘,所述载盘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所述载盘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置物腔;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输送带驱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料机构还包括顶料组件,所述顶料组件包括设置在输送带两侧的挡料板、顶料气缸以及顶板,所述顶料气缸通过气缸架与机架连接,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顶料气缸活塞杆杆端,所述顶板与所述载盘底部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移料机械手包括多轴机械臂以及移料抓手,所述移料抓手设设置在所述多轴机械臂上,所述移料抓手上设置有移料气缸,所述移料气缸活塞杆杆端设置有移料吸盘。

优选的,所述组装台面包括工作台、推料部件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多个组装单元,所述组装单元包括组装板,所述组装板中心设置有装配板,所述组装板上开设有两条滑槽,所述滑槽上滑设有用于密封圈撑大的撑杆,所述撑杆与拉伸气缸驱动连接,所述拉伸气缸带动所述撑杆往复运动;所述推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底部,所述推料部件与所述组装板连接,所述推料组件带动所述组装板上下运动。

优选的,所述推料部件包括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与工作台底部连接,所述推料气缸活塞杆杆端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四角处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设在所述工作台与所述组装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上料机构包括x轴移动模组、z轴移动模组以及取料抓手,所述z轴移动模组滑设在x轴移动模组上,所述取料抓手设置在所述z轴移动模组的滑块上。

优选的,所述取料抓手包括取料架,所述取料架上设置有多组取件夹爪,所述取件夹爪包括第一爪和第二爪,所述第一爪一端和第二爪一端上均设置有用于抓取密封圈的取件钩;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与所述取件夹爪驱动连接,所述动力部件带动所述取件夹爪开合取件。

优选的,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分别设置在取料架两侧,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一拉杆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第二拉杆连接,所述第一拉杆穿设过第二爪与第一爪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穿设过第一爪与第二爪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移密封圈上料机构将密封圈运送至组装台面上,移料机械手将镜头元件移料至组装台面上,组装台面将密封圈料套设在镜头元件上,使得密封圈能够精确地套设在镜头上,克服了人工操作产生的误差,提高了镜头生产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密封圈组装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组装台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密封圈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机架;2、输料机构;21、输送带;22、载盘;3、多轴机械臂;31、移料抓手;4、密封圈上料机构;41、x轴移动模组;42、z轴移动模组;43、取料架;44、第一气缸;45、第一拉杆;46、第一爪;461、第二爪;47、取件钩;48、第二气缸;49、第二拉杆;5、组装台面;51、工作台;52、组装板;53、装配板;54、撑杆;55、拉伸气缸;56、推料气缸;57、推板;58、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密封圈组装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输料机构2、移料机械手、组装台面5以及密封圈上料机构4,所述组装台面5设置在输料机构2与密封圈上料机构4之间,所述移料机械手设置在所述组装台面5一侧。

所述输料机构2包括输送带21以及载盘22,所述载盘22设置在所述输送带21上,所述载盘2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置物腔;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输送带21驱动连接。

所述输料机构2还包括顶料组件,所述顶料组件包括设置在输送带21两侧的挡料板、顶料气缸以及顶板,所述顶料气缸通过气缸架与机架1连接,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顶料气缸活塞杆杆端,所述顶板与所述载盘22底部相匹配。

所述移料机械手包括多轴机械臂3以及移料抓手31,所述移料抓手31设设置在所述多轴机械臂3上,所述移料抓手31上设置有移料气缸,所述移料气缸活塞杆杆端设置有移料吸盘。

所述组装台面5包括工作台51、推料部件以及设置在工作台51上的多个组装单元,所述组装单元包括组装板52,所述组装板52中心设置有装配板53,所述组装板52上开设有两条滑槽,所述滑槽上滑设有用于密封圈撑大的撑杆54,所述撑杆54与拉伸气缸55驱动连接,所述拉伸气缸55带动所述撑杆54往复运动;所述推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51底部,所述推料部件与所述组装板52连接,所述推料组件带动所述组装板52上下运动。

所述推料部件包括推料气缸56,所述推料气缸56与工作台51底部连接,所述推料气缸56活塞杆杆端设置有推板57,所述推板57四角处设置有推杆58,所述推杆58穿设在所述工作台51与所述组装板52连接。

两组撑杆54初始位置是相互贴合的状态,密封圈上料机构4将密封圈输送至两组撑杆54上,撑杆54在拉伸气缸55的带动下将两组撑杆54向相反方向运动,撑杆54将密封圈撑大,撑大的密封圈略大于用于放置待装癖镜头元件的装配板53。

所述密封圈上料机构4包括x轴移动模组41、z轴移动模组42以及取料抓手,所述z轴移动模组42滑设在x轴移动模组41上,所述取料抓手设置在所述z轴移动模组42的滑块上。

所述取料抓手包括取料架43,所述取料架43上设置有多组取件夹爪,所述取件夹爪包括第一爪46和第二爪461,所述第一爪46一端和第二爪461一端上均设置有用于抓取密封圈的取件钩47;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与所述取件夹爪驱动连接,所述动力部件带动所述取件夹爪开合取件。

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第一气缸44和第二气缸48,所述第一气缸44与第二气缸48分别设置在取料架43两侧,所述第一气缸44与第一拉杆45连接,所述第二气缸48与第二拉杆49连接,所述第一拉杆45穿设过第二爪461与第一爪46连接,所述第二拉杆49穿设过第一爪46与第二爪461连接。

第一爪46和第二爪461上的取件钩47初始状态为重叠状态,第一爪46和第二爪461在z轴移动模组42的带动下穿设在密封圈上,第一气缸44和第二气缸48分别带动第一拉杆45和第二拉杆49运动,使得第一爪46和第二爪461分开,以此将密封圈夹持在取件夹爪上,完成密封圈的取件,x轴移动模组41将第一爪46和第二爪461上的密封圈移送至撑杆54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