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5354发布日期:2018-12-07 23:2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厂中需要经常将模具存放入模具架或从模具架取出模具以供换模使用,但是传统的模具存取是采用电葫芦吊挂装置,此吊挂装置结构简单、不好控制,模具的升降高度较难控制且吊挂过程中模具容易晃动,且有的模具并无吊孔不能直接起吊。模具的存取是通过机械手抓取的,而模具在被机械手抓取前需要摆放在指定的位置,以便机械手能够抓取模具,故急需研发一种模具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形模具的定位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将模具摆放在指定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摆正模具并稳定地将模具提升一定高度便于与机械手高度并齐。

一种模具定位装置,包括主架子,所述主架子两侧为行进轨道,主架子设有一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连接L型提升平台,在升降装置作用下可使提升平台沿行进轨道上下运动,所述主架子顶部设有用于检测提升平台升降高度的第一位置检测器,所述提升平台一面设有两合爪,另一面设有使合爪靠拢、分离的同步合爪机构,所述合爪下方设有侧立放置模具的模具托架,所述同步合爪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旋转盘转动一定角度,所述旋转盘沿其径向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一桥接杆,所述桥接杆连接合爪用以带动合爪相互靠拢或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合爪上设有第一感应开关,当合爪相互靠近时,合爪靠近至一定位置时被第一感应开关检测到,以便控制减慢合爪相互运动的速度,防止速度太快损坏各部件。

进一步的,提升平台还设有一用于检测模具厚度的第二位置检测器。

进一步的,主架子上设有一双对射光电传感器,当提升平台升降运动时,通过对射光电传感器和第一位置检测器可以获取模具的直径,所述不同直径、厚度的模具放置于不同的模具架层架上,通过获取模具直径、厚度后指定提升平台升上至相应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连接丝杆,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提升平台。

进一步的,各所述桥接杆分别通过滑动块连接对应的合爪,各所述滑动块设于提升平台的水平滑槽内使滑动块可沿于水平槽内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平台上下端两侧均设有与行进轨道匹配的行进轮。

进一步的,所述桥接杆呈“U”字形。

工作过程:当将模具放入模具架时,将柱形模具侧立放置于模具托架上,同步合爪机构驱使两合爪相向运动,合爪推动模具运动使模具位于主架子中心,且此时合爪夹紧模具。此时第一位置传感器获取模具的厚度。然后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提升平台上升,上升过程中由通过对射光电传感器和第一位置检测器配合可以获取模具的直径,所述不同直径、厚度的模具放置于不同的模具架层架上。接着提升平台升一定高度应位置使模具高度与机械手高度平齐,机械手刚好能够抓取模具。提升平台提升停止后,合爪分离以松开模具,此时,模具所处高度与模具架的机械手高度平齐,机械手伸出将模具取入走。

当从模具架取模具时,机械手将模具放置于模具托架上,合爪夹紧模具,提升平台下降,合爪分离松开模具,最后由叉车提走。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模具的进仓、出仓均由合爪夹紧模具无晃动,模具上升高度位置准确。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实用新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个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模具定位装置,包括主架子1,所述主架子1两侧为行进轨道2,所述行进轨道2为两根平行竖杆,主架子1顶部设有第二驱动电机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通过减速机4连接丝杆5,所述丝杆5螺纹连接L型提升平台6,所述提升平台6上下端的两侧均设有与行进轨道2匹配的行进轮7,各行进轮7设于两竖杆之间。所述主架子1顶部还设有用于检测提升平台6升降高度的第一位置检测器8。所述提升平台6一面设有两合爪9,另一面设有使合爪9靠拢、分离的同步合爪机构10,所述合爪9下方设有模具托架11,所述模具托架11设于提升平台6上。所述同步合爪机构10为直线往复机构,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0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1驱动旋转盘102正转或反转一定角度,所述旋转盘102沿其径向两端分别铰接一U型桥接杆103,所述桥接杆103与滑动块104铰接,所述滑动块104设于提升平台6的水平滑槽内,滑动块104连接合爪9,当第一驱动电机101驱动旋转盘102转动时,旋转盘102通过桥接杆103带动合爪9相互靠近或分离,实现合爪9夹紧或松开模具。

进一步的,所述合爪9上设有第一感应开关13,当合爪9相互靠近时,合爪9靠近至一定位置时被第一感应开关13检测到,以便控制减慢合爪9相互运动的速度,防止速度太快损坏各部件。

进一步的,提升平台6还设有一用于检测模具厚度的第二位置检测器12。

进一步的,主架子1上设有一双对射光电传感器14,当提升平台6升降运动时,通过对射光电传感器14和第一位置检测器8可以获取模具的直径,所述不同直径、厚度的模具放置于不同的模具架层架上,通过获取模具直径、厚度后指定提升平台6升上至相应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通过减速机4连接丝杆5,所述丝杆5螺纹连接提升平台6。

进一步的,各所述桥接杆103分别通过滑动块104连接对应的合爪9,各所述滑动块104设于提升平台6的水平滑槽内使滑动块104可沿于水平槽105内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平台6上下端两侧均设有与行进轨道2匹配的行进轮7。

进一步的,所述桥接杆103呈“U”字形。

工作过程:当将模具放入模具架时,首先将柱形模具侧立放置于模具托架11上,同步合爪机构10驱使两合爪9相向运动,合爪9推动模具运动使模具位于主架子1中心,且此时合爪9夹紧模具。然后第二驱动电机3带动提升平台6上升,上升过程中由通过对射光电传感器14和第一位置检测器8配合可以获取模具的直径,提升平台6还设有一用于检测模具厚度的第二位置检测器12,所述不同直径、厚度的模具放置于不同的模具架层架上。接着提升平台6升上一定的高度,使模具与机械手高度一致,机械手可以抓取模具。提升平台6提升停止后,合爪9分离以松开模具,此时,模具所处高度与机械手高度平齐,模具架机械手伸出将模具取入模具架,完成取模具操作。

当取出模具时,机械手从模具架取出模具时,提升平台6提升至与模具架高度平齐位置,合爪9打开,机械手将模具放于托模架11上,合爪9夹紧模具,提升平台6下降至限位后由叉车提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