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压机快速加热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8504发布日期:2019-01-05 00:0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热压机快速加热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热压机快速加热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热压成型所用的油加热冷却系统,是有加热板、导热油炉、冷却水等组成,存在结构不合理、升温降温速率低、温度过冲大、不符合实际使用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温度波动小、能够实现快速升温和快速降温的新型油加热冷却系统。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热压机快速加热冷却系统,包括加热板、流量调节阀、电动阀门组、热油输送泵、冷油输送泵、热油储存罐、油加热器、热循环油泵、冷循环油泵、油冷却器、冷油储存罐、温度传感器一、温度传感器二、温度控制仪一、温度控制仪二、上位机,电动阀门组包括热油输出阀、热油回油阀、冷油输出阀、冷油回油阀;所述加热板一端设有流量调节阀,将热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热油回油阀、冷油回油阀;所述热油储存罐的底部连接油加热器和热循环油泵,热油储存罐的上部分别连接热油输送泵和热油输出阀,热油储存罐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一,温度传感器一连接温度控制仪一,温度控制仪一连接上位机;所述冷油储存罐的底部连接冷循环油泵和油冷却器,冷油储存罐的上部分别连接冷油输送泵和冷油输出阀,冷油储存罐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二,温度传感器二连接温度控制仪二,温度控制仪二连接上位机;所述热油输出阀和冷油输出阀分别连接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所述加热板、热油回油阀、热油储存罐、热油输送泵、热油输出阀形成单独循环。

进一步,所述加热板、冷油回油阀、冷油储存罐、冷油输送泵、冷油输出阀形成单独循环。

进一步,所述热油储存罐、油加热器、热循环油泵形成单独循环。

进一步,所述冷油储存罐、油冷却器、冷循环油泵形成单独循环。

本实用新型所述中所述加热板是热压机加热冷却部件,根据工艺要求需要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流量调节阀控制每块加热板的导热油流速。所述热油储存罐内的导热油先由热循环油泵输送到油加热器加热,温度传感器一将热油储存罐内导热油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温度控制仪一,温度控制仪一根据温度设定值控制油加热器工作,使热油储存罐内的导热油的温度保持在高温设定值。所述冷油储存罐内的导热油由冷循环油泵输送到油冷却器冷却,温度传感器二将冷油储存罐内导热油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温度控制仪二,温度控制仪二根据温度设定值控制油冷却器工作,使冷油储存罐内的导热油的温度保持在低温设定值。当加热板需要加热时,热油输送泵工作,热油输出阀和热油回油阀打开,高温导热油为所述加热板快速加热;当所述加热板需要冷却时,冷油输送泵工作,冷油输出阀和冷油回油阀打开,低温导热油为所述加热板快速冷却。所述温度控制仪一、温度控制仪二有数据线和上位机相连,并形成通讯;在上位机设定温度值并通讯给温度控制仪一、温度控制仪二,流量调节阀分别控制各个导热油流道的导热油流量,提高了温度控制精度,减少了热均匀误差,实现快速升温和快速降温冷却,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整体设计合理,温度控制精度高,温度波动小,能够实现快速升温加热和快速降温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热压机快速加热冷却系统,包括加热板1、流量调节阀2、电动阀门组、热油输送泵3、冷油输送泵4、热油储存罐5、油加热器6、热循环油泵7、冷循环油泵8、油冷却器9、冷油储存罐10、温度传感器一11、温度传感器二12、温度控制仪一13、温度控制仪二14、上位机15,电动阀门组包括热油输出阀16、热油回油阀17、冷油输出阀18、冷油回油阀19;所述加热板1一端设有流量调节阀2,将热板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热油回油阀3、冷油回油阀4;所述热油储存罐5的底部连接油加热器6和热循环油泵7,热油储存罐5的上部分别连接热油输送泵3和热油输出阀16,热油储存罐5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一11,温度传感器一11连接温度控制仪一13,温度控制仪一13连接上位机15;所述冷油储存罐10的底部连接油冷却器9和冷循环油泵8,冷油储存罐10的上部分别连接冷油输送泵4和冷油输出阀18,冷油储存罐10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二12,温度传感器二12连接温度控制仪二14,温度控制仪二14连接上位机15;所述热油输出阀18和冷油输出阀19分别连接流量调节阀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