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面板支撑线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8450发布日期:2019-01-05 00:0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晶面板支撑线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面板支撑线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在生产的过程中,当需要运输的时候,由于液晶面板易碎,因此都是通过液晶面板支撑线吊住再进行移动,因此,对液晶面板支撑线的承重力要求很高。面板支撑线由拉线和位于拉线一端的拉头,和位于拉线另一端的支撑头组成。使用时需要先将拉线与拉头、支撑头压紧连接。然而,现有压制拉线与拉头、支撑头的模具一般都是在上模和下模上设置由直线形成的卡持空间进行卡持固定,这种压制方式得到的液晶面板支撑线承重力差,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面板支撑线成型模具,通过该液晶面板支撑线成型模具压制的液晶面板支撑线承重力强,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面板支撑线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与下模扣合形成用于压制液晶面板支撑线的卡持空间,所述上模包第一本体部,及设置在第一本体部一面的第一定位凸块,及设置在第一本体部上且与第一定位凸块在同一面的第一定位凹槽,及设置在第一体部上且位于第一定位凸块与第一定位凹槽之间的第一卡持角,及设置在第一体部上且位于第一定位块与第一卡持角之间的第一卡持凹槽;所述下模包括第二本体部,及设置在第二本体部上且与第一定位凸块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及设置在第二本体部上且与第一定位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凸块,及设置在第二本体部上且与第一卡持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持角,及设置在第二本体部上且与第一卡持角相配合的第二卡持凹槽;所述第一卡持角和第二卡持角相互扣合形成卡持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卡持空间的横截图为方形。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和下模的两侧面还设置有用于连接在液压缸

上的安装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卡持角的倾斜边与第一本体部之间的角度为45度,所述第二卡持角的倾斜边与第二本体部之间的角度为45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设置有第一卡持角和第二卡持角,通过第一卡持角和第二卡持角相互扣合形成卡持空间,使得压制出来的液晶面板支撑线承重力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晶面板支撑线成型模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晶面板支撑线成型模具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晶面板支撑线成型模具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液晶面板支撑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液晶面板支撑线成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与下模2扣合形成用于压制液晶面板支撑线的卡持空间3,所述上模1包括第一本体部10,及设置在第一本体部10一面的第一定位凸块11,及设置在第一本体部10上且与第一定位凸块11在同一面的第一定位凹槽12,及设置在第一本体部10上且位于第一定位凸块11与第一定位凹槽12之间的第一卡持角13,及设置在第一本体部10上且位于第一定位凸块11与第一卡持角13之间的第一卡持凹槽14;所述下模2包括第二本体部20,及设置在第二本体部20上且与第一定位凸块11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22,及设置在第二本体部20上且与第一定位凹槽12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凸块21,及设置在第二本体部20上且与第一卡持凹槽14相配合的第二卡持角23,及设置在第二本体部20上且与第一卡持角13相配合的第二卡持凹槽24;通过第一定位凸块11和第二定位凹槽22的配合,第一定位凹槽12和第二定位凸块21的配合,使得上模1和下模2可以准确的开模和合模。

所述第一卡持角13和第二卡持角23相互扣合形成卡持空间3,卡持空间3由大到小慢慢的压制液晶面板支撑线的拉线50和拉头51、支撑头52,使得拉头51和支撑头52紧紧的卡持住拉线50,防止拉线50松脱。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持空间3的横截面为方形,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圆形或其它形状。

所述上模1和下模2的两侧面还设置有用于连接在液压缸上的安装槽4,通过安装槽可以方便的将上模1和下模2固定到液压缸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持角13的倾斜边与第一本体部10之间的角度为45度,所述第二卡持角23的倾斜边与第二本体部20之间的角度为45度。当然也可以设置成其它角度。

工作方法:首先通过液压缸(未图示,采用本领域常见的液压缸即可,在此不再详述)打开上模1和下模2,将液晶面板支撑线的拉线50的一端插入到拉头51的固定孔中(请参阅图4所示),再将拉线50和拉头51的连接处放入到卡持空间3中,再通过液压缸压紧上模1和下模2,从而将拉线50卡持固定到拉头51中。然后再将拉线50的另一端插入支撑头52中,重复上述的卡持步骤,即可完成液晶面板支撑线的压制工作。

为了测试经该液晶面板支撑线成型模具压制出来的液晶面板支撑线的承重力,采用万能拉力测试机对液晶面板支撑线进行测试,实验结果为:当前载荷:28.635N,最大载荷:4168.828N,全程位移:20.329mm,两点位移:20.117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设置有第一卡持角13和第二卡持角23,通过第一卡持角13和第二卡持角23相互扣合形成卡持空间3,使得压制出来的液晶面板支撑线承重力强,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